音色—来自灵魂深处
音色—来自灵魂深处
自17世纪大提琴家多曼尼科·加布里埃利(DomenicoGabrielli)创作了第一首大提琴独奏曲以来,已有不少作曲家专门为大提琴创作乐曲,后来在英国、奥地利与法国等地也相继出现了意大利风格的大提琴协奏曲及其他乐曲,使这一乐器的性能与技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其中最常演奏的有巴赫的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博凯里尼协奏曲、六首奏鸣曲。海顿的D大调与C大调协奏曲、勃拉姆斯为小提琴与大提琴谱写的a小调协奏曲、舒曼的协奏曲、德沃夏克的协奏曲、柴可夫斯基的《罗可可主题变奏曲》、圣·桑的协奏曲等等。而我最为欣赏的则是英格兰浪漫派作曲家爱德华·威廉·艾尔加爵士最为 深入人心的作品埃尔加e小调大提琴协奏曲。
一九六五年,当一位出生在英国音乐家庭的女大提琴家与巴毕罗里(SirJohn—Barbirolli)指挥伦敦交响管弦乐团,演出英国作曲家艾尔加(E.Elgar)的大提琴协奏曲时,杰奎琳·杜普蕾的名字成为英国20世纪卓越的音乐家之一,此次演出的录音也奠定了杜普蕾在演奏舞台上的地位,杜普蕾的演奏在管弦乐的衬托下,全身投入,充满朝气,同时又不失女性的细腻,也不是完全没有节制的放纵自己的情感演出。从她手指尖的传递出来的琴音,让人完完全全地被她的热情与音乐诠释所感染,杜普蕾诠释艾尔加的e小调协奏曲至今仍无人能出其右。而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却有着盛年早逝的一生。一九四五年她出生在英国一个充满音乐的家,当她四岁时,听到收音机里大提琴的声音,就要求要那样的乐器。从此展开了她与大提琴之间的不解之缘,五岁时,她开始在HerbertWalenn’s伦敦学校学琴。一九五六年,十一岁时,赢得theSuggiaAward,成为全英国最受瞩目的演奏家。当年的评审还包括了巴比罗里爵士(SirJohnBarbirolli)。一九六七年,她在耶路撒冷和阿根廷籍钢琴家巴伦博伊姆(DanielBอarenboim)结婚(巴伦博伊姆在一九七五年时,担任OrchestreofParis的指挥)。杜普蕾和巴伦博伊姆共谱恋曲,为古典乐坛留下佳话。杜普营和她的先生巴伦博伊姆也多次合作过艾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一九七0年,由巴伦波伊姆指挥费城交响乐团演出的录音。是他们合作灌录的许多唱片中最常被人聆听与谈论的。杜普蕾在此次演奏中发挥了她自由的本性,捉住所有的机会充分展现她的个人魅力,可惜到了一九七0年她的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sclerosis)迫使她不得不中断演出活止演出。并完成她最后的录音作品:萧邦与法朗克大提琴奏鸣曲。一九七三年,廿八岁时,在伦敦最后一次公开登台,在祖宾·梅塔的指挥下。演奏的曲目就是与她渊缘最深的艾尔加大提琴协奏曲。从此因病告别音乐舞台。在她短暂而辉煌的音乐生涯中。她总共录制了十五张唱片。于1987年10月19日逝世,享年四十二岁。 第一乐章:是a小调的中板,平静、悠长的曲调。仿佛是秋雾和落叶,随后大提琴进一个踌躇的、沉思性的主题,以慢板的速度首先拉奏出具威严气质的宣叙调。∞竖笛与巴松管随而衔接。速度在此时转变为中板,并由中提琴带出略带孤寂哀伤情绪的第一主题。大提琴随之在竖笛、法国号的伴奏下深情地反复这个主题。其后的第二主题为轻快而流动的E大调,似冲破阴霾的一道阳光,最后大提琴在拨弦中结束。
第二乐章:较为活泼,是G大调,谐谑曲风格。作为与第一乐章的衔接。运用大提琴16分音符作动机以变奏的方式再现了宣叙调的序曲主题,延续着第一乐章既悲凉又高贵的情绪,似乎在表现人生中欢乐和昂扬进取的时光。独奏大提琴展示了高难度的演奏技巧。第三乐章:则是降B大调的慢板乐章,是一首深刻动人的悲歌,为一段在弦乐、竖笛、法国号伴奏下的大提琴乐章。在这长仅有六十个小节的优美民谣风乐曲中,大提琴奏出的低沉、伤感、略带呜咽的旋律,无限伤痛恋恋不舍的主题仿佛看到作曲家徘徊与妻子的病榻前暗自垂泪。仿佛在诉说着人生的悲凉与无奈。反省着对生与死的观念。
第四乐章:一个总结性的并富有变化的乐章,同时也是第一乐章狂想曲思的衍生,当乐队活泼地奏出第一主题时。转为中板,坚强有力,富有激情的烘托着庄严肃穆的旋律유,独奏大提琴以宣叙调形式厚重地奏出由第一主题所变化的乐段,随而活力十足的第一主题再起。略微发展后,出现迥然异趣甜美☑的G大调第二主题。有西西里舞曲的优雅曲风。在此独奏大提琴将华丽技巧做充分发挥,随着速度的减慢,感伤性半音阶的出现。回复第三乐章的浪漫气氛,在终乐章的回旋曲里。埃尔加在世界大战前的豪气依稀可见。但稍纵即逝,最后全℃曲在急板中以艾尔加特有的高贵不屈的英雄主义情怀中结束。这是一首献给妻子的安魂曲和自己的“天鹅之歌”。杜普雷的出色演奏使这首乐曲成为人们心中的千古绝唱。当代大提琴家麦斯基在谈到杜普雷演绎的琴声时说,“(音色)不是从乐器中来的,也不是从脑海里来的,而是来自灵魂的深处。”有人甚至直言,“没有杜普雷,艾尔加的这首作品就不会如此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