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认识
【摘 要】本文根据党的十七大“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的精神,阐述了对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性、现状和途径的认识。
【关键词】解放 发展 文化生产力
一、文化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1.文化生产力决定社会个体价值观
在社会发展中,个体价值观是极为重要的要素。对此赛缪尔̶☿6;亨廷顿有着以下精彩的描述:加纳和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水平何其相似,它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致相等,30年后,韩国成了一个工业巨人,经济名列世界第14位,而加纳却没有发生这样的变化,它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韩国的1/14。发展快慢相差如此悬殊,能作何解释呢?无疑,这当中有多种要素,然而在我看来,文化应是一重要因素。韩国人珍视节价、投资、勤奋、教育、组织和纪律。❣加纳人的价值观则有所不同。简而言之,文化在起作用。文化通过对个体价值观的影响形成强大的社会主流价值观,从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在个体的塑造上,文化的力量强大而稳定,人力资源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文化事实上也是社会生产力的一部分。
2.文化生产力决定社会主体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
在东西方的不同文化中,思维的模式♀有着明显的区别,西方的思维基点在于个人主义,注重个体的权利。东方思维强调集体主义,注重个体的责任和义务。不同的思维方式对经济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在近代的经济发展史上,日本和德国等具有东方的集体主义思维强调个体责任和义务的国家迅速崛起,而盲目学习西方无视自身文化基础的拉美却陷入了一个长时间的经济发展停滞期。在这方面,马克斯•韦伯的看法是对的:“如果我们能从经济发展史中学到什么,那就是文化会使局面几乎完全不一样”。西方学者在对中国和印度的比较中,也发现文化对经济的不同作用,中国的儒学文化着眼于集体和国家,认为人的个体价值体现于对自己的责任的履行,包括对家庭、集体、国家的责任,力求在现世中取得成就。而印度教文化由于其自身的信仰而着眼于来世的幸福,对现世重点在于修福,对现世的境遇的改变的欲望并不强烈。这两种文化性格决定了经济发展的内驱力的强弱。✫
3.文化生产力决定生产力发展的速度
文化生产力的重要要素——科学技术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另一要素——教育则决定了社会人力资源的水平。文化价值决定了社会对生产力发展的重视程度。在当今世界各国,有一个普遍的结论:社会生产力水平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基于对此的认识,各国纷纷加大对科教的投入,增强科技创新,力求在经济竞争上占得先机。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技术,既影响着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影响着文化自身的各方面,甚至影响了社会的思维方式。信息化时代与帆船时代的人类思维是极不相同的。
4.文化生产力决定社会的和谐程度
文化是社会个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方式。文化通过道德、规范、法律等体现了文化自身的理念,同时也确保了社会的组织形式,决定了社会的和谐程度。东方儒学文明强调中和,注重社会个体的集体层面要素的体现;西方基督教文明强调友爱和忏悔。这些对社会的和谐都起着至为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个体对幸福的体悟和自身的存在方式的选择。文化在社会个体利益的冲突中起着规范调节作用,扮演着润滑剂的角色。
二、我国文化生产力的发展现状
1.国民的文化生产力意识还有待于增强 ข
人们的文化生产力意识还比较淡薄,重物轻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还程度不同地存在。把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科教兴国作为第一任务的观念还不巩固。物质资源的开发远远超过人才资源的开发。
2.科技竞争力还不能适应综合国力发展的需要
从科技创新能力上看,我们现在基本上还属于技术引进国和技术模仿国,还算不上技术创新国。我国的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国家发展的需求,文化生产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偏低。
3.教育、科技投入不足,文化生产能力增长乏力
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和劳动力培训相关的投资,已占其GDP的25%;美国企业在职培训的投资从1991年占职工工资总额的0.5%增加到目前的20%。而在我国,不少省份 要求对教育的投入不低于GDP的5%,但不少地方不但未达标,反而出现较为普遍的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公开承诺,在不少地方至今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