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浅谈数学课堂上的新思维

时间:2024-11-10 09:17:01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为创造性而教已成为教育界流行的口号。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衡量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后援团,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抓好双基的同时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

一、创造性的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导

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教师必须有创新精神,如果一位教师只会照本宣科、墨守成规、按部就班地去教,那就谈不上创新了。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十分丰富,有深有浅、生动形象、逻辑性强,教者不能拘泥于引入、新授、练习、小结、作业五部曲,可以借鉴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对教材总课时进行分配后,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教学方法,灵活地运用研究法,♋实验法,谈、议、讲、练教学法,单元循环教学法,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等ท,适时地、创造性地变换教学手段和教法。例如讲解行程问题的应用题时,可以在室内设计一些小小的追逐游戏,边游戏边学习 ;讲解有理数的运算、整式的运算时,可以把《正大综艺》节目引入课堂,如是真是假、猜猜看、快速抢答;在讲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设计多媒体课件,让圆动起来,有的单元章节甚至可以让学生自己想法去学。

二、构建民主平等,互动和谐,主动参与的教学气氛

课堂教学存在着严重的失误,学生缺乏学习空间,缺乏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主要表现为 :教师的言行高于一切,对学生要求苛刻,课堂气氛呆板沉闷,缺乏活跃的课堂气氛,更谈不上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开发。现代心理✪学研究证明,学生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和轻松的心态,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实现无意识的高度统一,最终释放学习的巨大潜能。那么,怎样让学生获取一个愉快的、和谐的学习环境?又如何在平时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勇于质疑、发挥想象能力、敢于挑战自我?

1.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老师和学生之间不是简单的供求关系,老师不只是对学生发号施令的工具,二者是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制约的平等、民主、和谐的交往个体。

2. 课堂上有效互动,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

教师一方面要注重创设具有思索性、探究性或能引起学生认知冲动的情境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另一方面,师生对话应是双向的,要把课堂上的单独提问变成全体动员,让学生畅所欲言、相互讨论,让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碰出灵感火花,并通过平等交流,提高学生的协作交流及会话等各方面的交际能力。

3. 学生和老师共同参与,确立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教师主动参与并指导学生的活动,为每个学生的发展创造适宜的机会和合理的选择机会,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指引正确的方向,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则是通过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外界作用的过程中,能动地建构自身的知识结构框架和获取知识的体系,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培养自信心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

学生的好奇心、自信心与创造性正相关,好奇心是寻求科学创造的巨大推动力,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设疑,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讲勾股定理时,教师可以出示自己设计的问题。建筑施工的放线,在没有直角三角板和量角器时,要使拉出的框线每个角成直角,为什么?讲全等相似三角形时,可设疑如何测量烟囱或塔高。

从实质上讲,创造性活动是求异思维,异常的思维行为不会被人们理解,于是许多创造的火花就会过早被熄灭。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于对学生的思考和答案下定论。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和提出问题时,应该分台阶,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及时肯♋定一题多解、有创新的答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就感。在课堂学习和课外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内在的素质和外在的特征,并给予积极的肯定,及时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从而完善自我,奠定自信心的基石,擦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开创性的思维,开创性思维是指在创新意识的启发下,把头脑中已存储的信息进行重组,产生具有创新意识的新感知,或新发现的一种求异思维形式。

敢于质疑问难、善于思索是探求知识的开端,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对善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给予鼓励,并提供发言的机会,启发学生质疑问难。

目前,教育创新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主旋律,在教育战线上的教师,应把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作为自己的职责,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断探索研究,不断开拓奋进。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