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眼界·心界·境界
一、缘由
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两种情况:有时很想听听一些教师的常态课,不料却遭到了✉委婉地拒绝,理由是“他们”还没有准备好。于是只好等到“他们”准备好后,听听他们的一些所谓“公开课”。有时也曾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教师的教学技能、公开课相当出色,但教学成绩却没有明显突出,突击去听他们的常态课,结果要么就是不尽如人意,要么就是老生常谈,老方法老套路,没有明显进步。
上述两种现象不禁引发我们的思考:
(1)常态听课,我们到底在忌讳什么?
(2)公开课,我们到底准备了什么?
(3)以“课堂高效”的标准看,公开课与常态课各自的效能何在?
(4)常态课与公开课的距离到底有多远?能否实现对接?
老师的这种状态并不是♡新课改想要的状态,也是相对低效的状态,是一种需要改变的状态。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走出常态课低效的魔咒,向其反方向找出路?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课堂的“提质”。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着力借助“实录”这种手段,在自我关照、同伴互助、磨合提升的过程中实现常态课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常态课的公开化、高效化。
二、概念的内涵
常态课:教师每天完成教学任务的课堂呈现,与公开课相对而言的一种课堂形式,它是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实现“教与学”的主要环节,是产生课堂效能的必经之路。
实录:这里特指“常态录像”,是一种将课堂教学进行全程的复制、分析、判断,以期通过自我研究、合作研究,达到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外在激励手段;课堂整个聚焦可借助课堂跟踪、录音、录像等教学媒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目的的课堂观察,然后进行描述、整理、分析、总结,以此改善教师的施教,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实录”策略的操作实施
本课题的“实录”教学,想探寻一条较好的促使常态课提质的外在激励手段。“实录”教学的优越性在于,不同于往日“听课、评课”的纯外在激励,当“实录”呈现时,教师会变“听评”的自然排斥为“自省”的自然认同。意义在于将之前没有明确目标的散漫式教研合作“后移”,将课堂效果(实录)“前移”,从而促使教师心灵的解放,达成自然而然的“自我关照”和“同伴互助”,实现相对的高效教研、高效课堂。具体流程图如下:
■
(一)媒介:敲开历史与社会常态课大门
常态课之所以不能大胆示人的原因正在于常态课的一般效率不高,而且不好意思示人。如何敲开常态课的大门呢?
媒介一:一台摄像机。
我校实施“随堂听课”制度。一开始要求由学校分管行政汇同教研组和学科组开展听课活动,做到以随堂听课为载体,对所任教的教师的备课、作业、课堂和教师的专业进行检查、交流。但一段时间下来,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学校试着用摄像机听课,即由摄像教师负责每周一次到各教研组内实录一堂课,每两周各教研组围绕录像课堂开展一次集体教研活动,整个操作的过程以“学科教研”的名义,一方面可以减轻上课教师的心理负担;另一方面也可省去学科组去听课、反复调课的麻烦。至于“随堂听课”的对象则为教研组内所有成员,由教研组长负责联系摄像“实录”,提前不告知上课教师本人。
媒介二:两个小组。
学科组:学科组是一个小集体,学科组的运行方向是集众人之智慧,相互协作,共同研究最优化的授课方案,达到教师的智力及物质资源的共享。过一段时间后,还要对录像课的教师进行跟踪调研,对比其前后课堂教学的表现,观察他们原来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有了明显改善,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对开展常态课堂教学研究进行跟踪调研,通过听课、评课、集体教研活动,了解课堂教学是否有了改进,课堂效益是否真正提高了。
教研组:学校专门成立不同学科的骨干组成教研组。利用课堂摄录,结合课堂观评,开展诊断分析和专题研讨,提出改进的具体方案,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眼界:直问历史与社会常态课病症
对录像课的分析是需要一定眼界的。在大多数听课、评课活动中教师碍于脸面总是做好好先生。面对录像课,需要做的只是“治病”。先对课堂进行整体评价,从整体上认识、分析研究一堂课的结构、目标、内容、教学方式、课堂管理和评价,对存在的缺点和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第一步:上课教师本人――问题、反思。
录像课应该是一个很好的自我反思的载体,它可拿出来不断研究、发现、解决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所谓“当局者迷”,上课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课知之甚少,当把自己置于一个观众的位置后,转过身来看自己,可能更容易看清自己,也更容易听进评课者的合理建议,既弥补“当众说好话”的不足,也可避免对所有“问题”一概全盘接受。反思主要针对课堂录像,在教学内容确定、教学设计、教学机智等方面进行,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新的教学设计,然后再反思、评析,从而引导教师开展自我剖析,在剖析和反思中实现自我提高、自我超越。
附1:
■■
■
第二步:学科组――学习、建议。
把实录课放在学科组的QQ群里,老师可以找时间去观看,这是一个主动学习、模仿的步骤。如赏识他人的活动设计,或赏识他人的语音语调,或组织教学等等,有时也可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的需要去了解他人是如何解决相同问题的。这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分析、反思、改进的思维程序。
附2:
■■
■
■
这也是一个学习、模仿的步骤。如赏识他人的活动设计,或赏识他人的语音语调,或组织教学等等,有时也可能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的需要去了解他人是如何解决相同问题的。这是一种有目的的学习、分析、反思、改进的思维程序。
第三步:教研组――观摩、共性。 教研组的骨干教师对教师的实录课堂进行筛选,对有特色的实录课,供教师观摩学习。当然也可以寻找一些共性问题,开展诊断分析和专题研讨提出改进的具体方案,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心界:追求历史与社会常态课本真
实录课堂的最终目的不是批评、抱怨,而是发现、整改、提高。虽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解读的结果永远只能是“哈姆雷特”,而不能是“哈利波特”。实录课堂的追求应是在教师自省基础上的课堂本真和本真基础上的课堂高效。如何促自省呢?――教研合作。合作的欲望是敞开心灵之门之后不愿做井底之蛙的唯一出路。教研的内容应注重“三本”。
1.生本
在落实学生主体地位上下工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上下工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工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工夫。
教研组利用找学生座谈的方式尽可能收集一些关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然后在教研组内达成文档共享。如①老师喜欢一问到底,我们不敢举手,怕回答问题;②老师说话太快,我们没有时间思考;③老师的表达£有点深,我们听不懂;④我们想问,但老师表情太严肃,不敢问;⑤老师不板书,不知道怎么记笔记等等。这些问题往往是我们老师容易忽视的,我们往往注重自己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以及学生内心的一些感受。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去看实录课,就能捕捉学生课堂上真实的情况。
2.文本
以“书本”和“标准”这个本为出发点,而不是花里胡哨的这个材料,那个资料的堆砌,一定要体现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文本特征。
学科组教研后达成了一个共识,简单地说我们的历史课堂上一定要追寻以下几个特征:①具体性:历史上出现的事件、人物、现象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具体的,都是有血有肉的,不能太简单化、抽象化;②因果性:历史上发生的事情看似偶然,实则都有其发展的原因,有其必然性,学习历史就要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求得对历史更深刻的理解;③综合性:历史学科的内容极其丰富,与政治、军事、科技、文学艺术等都有着联系,历史学习不仅学习前人的传统、经验,还要思考、质疑、反思、借鉴等。这也是我们在教学设计上对教材处理上所要关注的重点。
3.师本
课堂是一个教师个人综合素质的反映,因此,教研合作应以教师发展为本,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论坛、读书会等,将教研合作体打造成学习共同体,塑造有思想、有文化、有感情、有艺术的教师群体,让自己的课堂充满灵动、充满情趣、充满智慧。为师者,孜孜以求的不正是这种境界吗?
如教研组在观看实录课后,要求收集一些问题填写:
■
在教研活动时,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筛选整合,然后对有共性的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如“课堂出现冷场”的诊断、“课堂小组讨论的有效性”的研究,在下阶段的教研时是重点解决的问题。
(四)境界:实现历史与社会常态课提质
近一年的实践里,我们越来越清晰地体会到,提质历史与社会常态课的起点在实录,重点在研究,终点在学生。为此,我们不懈追求三大研究:
1.研究教学内容――教什么
(1)联系单元及小目标题
教师应明确上课不是草率的临场发挥,也不是事件的复述或知识条目的堆砌,而是在系统研究教材的单元及小目标题本身所要表达的主线,以及在主线下所发展的一些事件的前因后果等教学内容的确定。
★以9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为例:
该课要清晰地理清(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三目之间的主线: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使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爱国知识分子等积极参与爱国运动;五四爱国运动由青年学生发动,无产阶级在这次运动中登上了历史舞台,取得一系列胜利后,鼓舞了士气,各地组建共产党早期组织,于是不久中国共产党诞生了!新文化运动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五四爱国运动为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阶级基础。
(2)联系学科特征
历史上一个事件的发生不是偶然的,有其发生的前因后果,教材可能没有过多地阐述,但在课堂上教师虽不需要面面俱到,但也需要交代清楚。
★仍以9年级第二单元第四课《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为例:
在讲授时特别要交代清楚为什么会有一场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是在哪个领域的运动?这场运动有着怎样的影响?这场运动与后来的五四运动有着怎样的关系?同样,五四运动的内容不仅仅是在哪一年发生了什么事过程如何?更重要的是要交代清楚为什么会爆发一场五四运动,而这场运动为后来的历史发展又有什么影响?
2.研究教学设计――怎么教
教学设计是在教学内容确定后的课堂呈现方式。它的主要目的是组织教学,突破重难点,让学生在不自觉中学到知识。好的教学设计有助于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教师只有对教学设计不断研究才能持续提高自己上课的灵敏度。
(1)纵向设计教学内容
历史事件往往从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三个方面去阐述,这里所说的纵向设计是以一课时为教学内容,以时间轴为主线对教材进行分析处理,突破重难点。
★以9年级第三单元第二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扩大》为例:
【忆一忆】一战交战的双方有哪些?一战中又以哪一方战败?具体有哪些国家?
【猜一猜】一战中战败的国家会如何发展?社会矛盾如何?
【看一看】图文资料“英法绥靖政策”“慕尼黑阴谋”。 英法这种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来安抚侵略者的政策,称为什么政策?它有什么样的影响?
【析一析】结合上述,你认为二战爆发的原因有哪些?
【看一看】播放二战记录片《天启》第一集片段。
【读一读】阅读教材第84~86页请同学简单概述二战全面爆发的过程。
【析一析】分析法国为什么那么快沦陷的原因以及莫斯科保卫战能取得胜利的原因。
(2)横向设计教学内容
这里说的横向设计指要理出不是同一目之间历史事件的关系。要建立在时序发展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较为清晰的历史时空意识,从而理解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逐步学会从历史发展的视角认识人类社会的演进。
★以9年级第三单元《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例:
再比如这单元的会议比较多,把这些会议放在一起比较,更能加深学生对这一单元历史的了解。
■
3.研究学生――为谁而教
(1)调查梳理
要了解自己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兴趣点、困难点和认知冲突点,翻阅前课的反思记录。听听、看看、问问和想想:学生现在认知水平在哪里?他们和文本、和老师的教学、和群体学习会有哪些距离?本课适合他们的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是什么?在完成教学目标时,在文本学习和训练中,他们的困难是什么?该准备哪些台阶帮助他们走上来?怎样设置和布置多层作业,学生才会喜欢和有效?重要的训练都该自己做一做,踏踏路,踩踩点。预设越充分,课堂的意外就越能成为生成的契机。
(2)关注兴趣
高效的上课需要寻找和文本基调一致的兴趣点,需要寻找和学生心智水平相吻合的调动学习兴趣的方式,营造学生感兴趣的课堂教学气氛,采用符合学生心理的手段和方法有趣味地去教学。
★教师A对自己所教的3个班的学生情况了解。
901ฒ班是个安静的班级,喜欢接受型学习,喜欢做笔记,喜欢自己阅读书本,小组讨论不热烈。因此学习成绩也是两极分化严重,优秀生多但不及格人数也多。
教学特色:增加一些感性材料,增加一些讨论,并且座位也以小组为单位就座,评价也以小组考核为基准。
902是个活跃的班级,大多数同学喜欢回答问题,课堂上一般不会出现冷场,一个问题抛出,很多同学抢着回答,课堂氛围和谐,以致于平均分多次居年级第一,但优分段人数少且偏低。
教学特色:板书完整,多层次、深层次挖掘知识点,课堂评价回答准确才可以加考核分。
903是个多元化班级,女生一般不活跃,但学习努力,成绩优秀,而男生对感兴趣的题材,课堂气氛活跃,思路敏捷,喜欢多媒体上课,喜欢争论,喜欢挖掘,班级成绩也时好时差。
教学特色:增加一些历史材料,增加小组讨论,问题设计要有层次,课堂评价以个人为基准。
四、“实录”策略带来的成效及反思
本课题的研究始于2014学年第一学期,为此我们做了大量的设想和工作。
(一)收获
1.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技能
现在,我们的教师能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批改作业转移到课前准备上来,把课后补救转变成为课前预防。随着备课、上课的打磨,我校青年教师成长的势头持续渐旺,中青年教师也能再次拔高,特别是⚥教师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2.丰蕴了常态课堂教学实效
研究促使教师在教育观念层面发生改变,还引发他们课堂教学中行为方式的变革,实录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激发教师“想要前进的心”。这将一步一步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提质还得从课堂下手。
3.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
通过上课过程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的转变,尤其是教师上课过程中关注了学生的预习点、兴趣点、生长点,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投入地进入学习,不仅习得了知识,也获得了学习的方法,增长了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思考
1.要科学组织研究过程
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以解决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许多教师共性的问题等到有效解决,这是今后我们所要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研究还需要更加科学地规划、部署和系统。
2.要充分开发学生潜能
如何牢牢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持续学习是一个高层次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这也是今后我们教研组研究的方向。
3.要合理评价教师表现
既要寻求教师的共性问题,又要关注教师的个性差异,对教师的合理评价有待我们做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2]文.有效教学及其实施策略.人民教育,2009(5).
[3]王金战,隋永双.英才是怎么造就的.重庆出版社,2006-11.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