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差异比较研究
农村大学生与城市大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存在差异。但目前尚没有相关文献报道城乡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差异的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本文从此三个方面予以阐述,旨在使大家对城乡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差异有个全面了解。
1 综合素质差异的表现形式
何为综合素质,卫荣凡认为21世纪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它应当包括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创新素质等,是他们的有机统一。
(一)视野的开阔度
由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导致城乡的资源分配不均,城市学生从小就能享受丰富的资源,见识各种各样的场面,假期期间,城市学生家长会带着孩子去各地游玩,无形中开阔了孩子的视野,丰富了孩子的阅历,而农村学生却长期生活在各种资源匮乏的农村,鲜有各式各样的活动,学习资源也非常的缺乏。同时受家庭条件及农村落后观念的制约,农村学生家长还没有带孩子出去游玩、开阔孩子视野、增长孩子见识的意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乡学生视野方面的差异也就越来越大。
(二) 对校园文娱活动的参与度
大学生可以自主利用的时间较多,面对这些多余的课外时间,一向只注重学习、习惯了在老师家长安排好的时间里做事情的农村大学生很难适应。而城市大学生却不同,他们大部分从小就接受钢琴、古筝、书法绘画等培训,在进入大学之前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些特长优势使他们在多余的课外时间里积极踊跃的去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长此以往,在大学这个更能锻炼与培养人才的地方,受益最多的依旧是城市大学生,这就使得城乡大学生的差距越来越大。
(三)对大学生活的适应度
有能力考上大学的农村大学生都是村里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带着家人、亲人及村里人的种种嘱托和期盼满怀信心和憧憬地来到大学,却发现多元的大学生活与以前的生活完全不同,他们由"天之骄子"沦落到"平民百姓",巨大的落差使他们难以适应,与城市学生在某些活动竞争中不存在优势,所带来的屡次失败与挫折也使他们充满了挫败感与自卑感。
2 形成差别的原因
造成城乡在校大学生差异的因素除了与城乡在校大学生自身有关外,还与外部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一)自身因素影响
内因决定外因,城乡在校大学生间的差异与他们自身有很大的关系。
造成城乡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差异的自身原因主要是学生的性格决定的,农村学生比较内向,不易于接受及尝试新事物,安于现状,不喜欢抛头露面及展示自己。而城市学生易于接受及敢于尝试新事物,热情活泼,积极展示自己。
(二)外部因素影响
对城乡大学生差异影响较大的外部环境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和家庭因素。
(1)社会因素
教育制度的不够完善及农村经济相对发展落后,使农村学生享受不到与城市学生相同的学习及各方面的资源,正是资源的分配不均,才使城乡学生出现了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笔者调查了10所城乡幼儿园,8所城乡小学,14所城乡中学,发现城乡学校在教育硬件设施、教育师资力量、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质量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就拿城乡幼儿园来说,农村幼儿园不仅存在数量少,基础设施简陋,大部分老师没有经过专业训练,非幼师出身,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可想而知。在教育模式方面,农村幼儿园比较保守,也不会注重培养学生兴趣与爱好。幼儿园、小学与初中是学生综合素质基本定型的阶段,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平衡,导致城乡学生的综合素质存在巨大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是城乡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差异的根源。
(2)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启蒙老师,父母的各方面的表现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的行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重视程度也决定着孩子未来。据笔者调查得知,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要远远落后于城市学生,而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学生家长自身的因素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上。
①农村的家庭教育
与城市学生的家长相比,农村学生家长由于受生活压ฌ力所迫,没有稳定收入的他们为了生计不得不外出打工,他们没有时间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只能把孩子留给文化水平更不高的爷爷奶奶,隔代教育本身也存在严重的缺陷。其次由于农村学生家庭世代为农,父母自身的文化水平不高,致使他们没有能力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再者由于长期生活在单一闭塞的农村,信息不通,即使父母有时间与能力去教育孩子,这种教育也仅仅限于学习上,而不是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②城市的家庭教育
城市大学生的家长整体素质较高,再加上有稳定收入的他们有能力和时间去培养教育自己的孩子。城市大学生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重视教育的城市学生家长们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注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如请家教、报补习班、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在农村孩子还在家里帮父母干农活的时候,城市孩子琴棋书画都已经样样精通了,并且城市这一大✪背景也可以为城市学生的教育提供平台。
3 解决对策与方法
关于解决城乡大学生差异的对策与方法,一方面可以从外部环境入手去缩小差距,另ห一方面可以通过城乡学生自身的改变去缩小差距。
(一)外部环境入手
外部环境包括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和家庭方面。社会要落实相关政策,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经济 シ二元结构,实现城乡资源的合理分配;学校方面要多关注农村大学生的动态,可以通过讲座或其他学生易于接受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可以稍微倾向农村大学生,对于他们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及时的疏导,同时对于心理问题较严重的农村大学生,进行追踪治疗;从家长方面来说,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沟通,多与老师交流,时刻了解孩子的心理起伏,并且家长也可以通过再教育提高自身文化水平。
(二)自身入手
面对与城市大学生的差异,农村学生可以通过在大学期间完善自己来弥补先天的不足,比如可以通过辅ฬ导班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多参加学校举办的各类活动,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多与城市大学生沟通,向他们请教成功经验,出现心理波动时可以通过向别人诉说来缓解。
通过学生自身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城乡大学生间的差距会逐渐缩小,不仅有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也有利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升,从而为国家输送各方面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