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斯·韦伯货币理论述评
摘要:马克斯・韦伯在《经济与社会》一书中阐述了包含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的货币概念。在经济层面,货币是最完善的经济计算手段,是经济行为合理化的技术性工具,货币经济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因素。在社会层面,货币是人与人在市场上进行斗争的武器,是一种被统治集团垄断的政治经济制度,其不可避免地要服务于特定集团的利益。韦伯的货币概念实现了对传统货币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但却存在着历史唯心主义的缺陷,没有看到货币背后的经济本质,模糊了社会现实中的阶级存在,忽视了生产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货币;经济维度;社会维度
马克斯・韦伯(1864―1920)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学术史上一位影响深远的思想家。他一生著作等身,涉猎广泛,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以及哲学等无所不包,可以说是社会科学领域的通才。英国学者安东尼・吉登斯称之为与马克思、涂尔干比肩的伟大思想家。韦伯的合理化和现代化思想开启了韦伯式分析的先河,在其所涉及的经济、历史、法律、宗教等社会学科中,韦伯皆有所建树。韦伯不会拘泥于某一学科,而是善于对各个学科进行综合研究。近年来,国内对韦伯的研究向纵深发展,涉及理性化、现代化、官僚化、宗教、价值中立等各个层面,韦伯观察社会问题独特且综合的视角给予了人们丰富的灵感和启示。在其代表作《经济与社会》中,韦伯以其合理化概念为线索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在理论和逻辑上一以贯之地提出了包含经济和社会两个维度的货币理论,拓展了货币概念的内涵。然而,目前国内对于韦伯货币理论的系统整理和研究还是一个空白。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货币已经成为了现代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事实上,正如阿玛蒂亚・森指出,世界上不存在纯粹的经济。任何经济活动都不是纯而又纯的经济,都会掺杂着各种其他社会因素,货币作为经济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亦是如此。货币所承载的不单单是经济,还有错综复杂的社会因素。对于货币的研究不能单纯地采用经济视角,要结合社会、哲学、伦理、政治等各个因素。只有多角度剖析货币概念,才能全面深刻地把握货币的本质,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在这条道路上,韦伯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对韦伯货币理论的梳理是十分必要的。
一、韦伯对货币经济维度的分析
韦伯认为,理性主义的发展会催生出现代化国家,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也就是西方社会的合理化。这一历史进程可以概括为:世界观的合理化(新教伦理)导致文化的合理化(资本主义精神)进而引起社会的合理化(科层制)。可见,合理化概念是韦伯思想的核心,是韦伯理论的精髓,是韦伯体系的一条主线。正如卢格斯・勃鲁巴克指出,“最近的研究证明,在马克斯・韦伯的著作中,一个十分一致的论题就是合理性的观念,特别是作为当代西方文明特征的‘特殊的和独特的合理主义’的观念”。在韦伯看来,这种合理主义和合理化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当代资本主义,这是我们当代生活中最具决定性的力量。在《经济与社会》第二章中,韦伯以其合理化概念为起点,去剖析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行为和经济制度,把握了合理经济行为的主要特点,并指出“从一种纯技术的观点看,货币乃是最完善的经济计算手段,就是说,它在形式上是为经济活动导向的最理性手段”。
韦伯首先提出了市场合理性概念,“这里所说的合理性是这样一种力量:它推动有意在市场上买卖货物的阶层以市场行情为取向从事经济活动”。这里的市场合理性概念就是指市场的参与者自由竞争,市场交易只取决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接下来,韦伯提出了经济行动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前者将被用来指在技术上可能的,并被实际应用的量化或者核算的程度;后者则是指按照某种终极价值观的标准,通过以经济为取向的社会行动向既定人员群体供应货物的程度,不管这些标准的性质ร是什么。韦伯认为,如果经济体内的购买、售卖、投资、消费等经济活动能够用数字形式进行表述的话,那么经济活动系统就是形式理性的,而货币的使用恰恰能够实现这一点。
为了证明货币是最“完善的”经济计算手段,也是在形式上引导经济活动的最理性手段,韦伯在书中阐述了货币计算的五个结果:一是根据市场行情,对生产的目的和手段进行估价;二是以账面形式比较不同行动的利润;三是以货币形式比较某一时期内货物和资产的变动;四是对收支进行事先预估和事后核实;五是根据以上的结果安排消费,利用核算期内可用的货币,根据边际效用原则获取必需的效用。从以上货币的使用结果可以看出,货币充当计算工具之后经济活动的可计算性大大增强了,为经济参与者进行理性决策提供了依据,从而进一步扩大了理性经济行为的覆盖范围。货币是一种神奇的数量单位,一把可以随意伸缩的尺子,能够衡量近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和经济行为。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经济行为都可以在市场上进行量化。
接着,韦伯对货币经济和自然经济进行了比较。用货币进行核算的经济即为货币经济。在货币经济内,经济行动典型的以体现在用货币计算的市场行情为取向。自然经济指的是不使用货币的经济,主要是存在于物物交换的社会。随后,韦伯分析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即实物计算的难题。物物交换在一定范围内只有同质的货物才能够进行量的比较,才能明确地用去主观化的数字进行比较。而面对不同种类的生产资料,它们的不同使用方法,以及最终产品的不同质量进行比较,实物计算就捉襟见肘了。相反,货币计算可以很好地解决实物计算所不能解决的问题。现如今,根据不同种类原材料☏的用途以及处理这些原材料的不同方式来比较不同种类的生产过程,采用的办法是根据货币成本去计算相比较而言的盈利。在这一点上是实物计算所无法比拟的。通过比较,韦伯进一步论证了货币计算以及由此衍生出的货币经济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最后,韦伯阐释了货币经济形式合理性的实质条件:相对自治的经济单元之间的市场斗争,即自由的市场竞争。韦伯指出,市场的自由不存在非理性的人为干预,既不存在强加于人的、经济上的无理性的垄웃断,也不存在自发的、经济上理性的(即以市场为取向)的垄断。只有在自由的市场条件下,货币的形式理性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进而导致社会经济行为的全面理性化。 货币不仅是合理化的计算工具,货币以及货币经济还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因素。韦伯指出,市场和建立在市场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构成了以纯粹的自我利益互为取向的行动类型。可以看出,商品经济和货币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体开始关注于自身需求和利益得失,作为交换媒介的货币使得个体可以在比较中进行权衡取舍,可以在与他人的交换活动中逐渐形成基于自身需求与利益得失的个体意识。这种渐渐强烈的个体意识与共同体时代那种模糊的个体意识、那种坚固的共同意识是不相容的。此外,货币的存在给予了个体可以理性地衡量自身利益得失的手段,拓展了其对自身利益的衡量范围。同时,也统一了不同个体对自身经济行动的衡量标准,使得其对自身利益的权衡更加理性客观,利益比较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反过来,对自身需求和利益清醒客观的评估强化了个体对自身利益的重视和追求,加剧了个体从共同体中的分化。在这一点上,韦伯受到了西美尔的影响。西美尔认为,货币推动了越来越复杂的专业化劳动分工的形成,促使了社会分化与整合。韦伯提出,“货币经济的发展在共同体的内在解体上起着主导作用。一方面,货币经济给以个人单独的收益和消费在客观上的可计算性;另一方面,由于货币作为中介的间接交换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有可能给予他们自由地满足个人的需求”。
二、韦伯对ฉ货币社会维度的分析
韦伯货币概念的背后不单单是合理化的经济因素,更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不同个体之间的利益纷争。“货币并不是一种善意的不确定的有用效益的指令,人们可以不在原则上排除价格的打上人与人斗争烙印的性质就能随意改造这种指令,而首先是斗争手段和斗争价格,但是,仅仅是以对利益斗争机会采用量的估计表达形式的计算手段”。在韦伯看来,资本主义社会到处充斥着利益冲突,也随之充满了竞争,而竞争或者说斗争的主战场就是市场。在市场上,人们存在着利益冲突和矛盾,并且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进行着对抗,进行着排挤。在这个激烈的竞争过程中,只有作为媒介的货币才能成为连接人与人的纽带,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市场斗争的武器。人们讨价还价,最终形成的市场价格是利益冲突和妥协的产物,也是权力较量的结果。这种竞争是资本主义向前发展的基本因素之一,也是资本主义社会活力的源泉之一。个人与个人在以货币为武器的市场上相互斗争,硝烟散尽之后,个人的需求和利益得到了满足与实现。
货币另外一个社会因素的体现是其作为一种政治经济制度而带来的利益分配的不平等。韦伯认为,货币之所以成为货币,是因为存在一种货币制度。而在现代社会中,这种货币制度必然被统治集团所垄断。“现代国家对货币业已独占两种垄断:通过章程,完全独占对货币制度的垄断;几乎毫无例外地独占对货币制造发行的垄断”。货币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和附属物,其政治角色必将超越其技术角色并占据主导地位。货币制度必须首先服从于权力,然后才能服从于市场。由此,货币制度便自然而然地向统治集团和特定利益群体倾斜了。异曲同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在其1999年获奖后发表的经济学演讲中曾表示:“货币因素在许多政治事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国际货币体系的动荡不安触发了20世纪政坛中的无数次风云变幻。”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韦伯列举了通货膨胀的例子。他指出,可以大规模廉价的生产纸币让私人利益在暗地里涌流,没有人会在乎货币的恰当数量和类型,在乎的只有纯粹的个人利益。他强调“通货膨胀始终是一个增强某些利益集团购买力的特殊途径”。利益集团不会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也不会理性地把币值稳定和汇率稳定放Ⓐ在首位,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借助通货膨胀来维持扩大自己的购买力,尽管这种增发的货币在财政上已经毫无必要。利益集团通过政治和货币管理机构内部对货币政策产生压力和影响,进而改变货币政策的轨迹。对于国家而言,通胀有着巨大的财政诱惑力,随着名义货币收入的增长,国家收入会大幅度提高。最后,韦伯指出,虽然金属本位货币的运行带有机械的特性,但在市场经济中能够达到高度的形式合理性,因为它使得经济行动完全以市场优势为取向。
三、对韦伯货币理论的评价
马克斯・韦伯以其合理性概念为内核,从经济和社会两个角度对货币的本质进行了剖析,构建了韦伯式的货币理论,具有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创新意义。然而,其以合理化为线索推导出的货币概念陷入了唯心史观的困境。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更替最根本的决定性力量是社会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会产生相应的生产方式,进而引起生产关系的相应改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不是相反。是特定的物质经济基础产生了特定的思想意识形态,即宗教、文学、艺术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货币经济是社会向前发展的催化剂,加速了社会的进步,但绝不是社会发展更替的主导因素,只有生产力才是推动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力量。
韦伯将新教的合理化世界观作为起点,推导这种合理化的意识形态对社会现实的改造过程。合理化的理念在社会中一旦形成,就会开始影响社会的各个方面,迫使社会各个方面向合理化发展。社会的合理化需要明确的目标和有效地计算手段,进而可以对社会行为的结果,对个体利益得失进行量化比较,以达到最大限度的形式合理性。于是,货币作为最合理的计算手段应运而生。可以看出,韦伯的货币观是颠倒的,是唯心主义的。事实上,货币是在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自发产生的,是价值形式逐步发展的结果,是商品内在矛盾运动的必然产物,而不单单是合理化理念推动而成的。虽然韦伯的货币观在货币的诞生上有着唯心主义缺陷,但在现象层面,货币的确如韦伯所讲,有利于经济行为的量化比较和人们的选择取舍,使得各种经济行为具有形式理性,对市场拓展和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在韦伯的语境里是符合合理化原则的。当今中国的市场机制还不完善,价格引导机制不强。需要尽可能地发挥货币这“最完善的经济计算手段和最理性的经济导向手段”的作用,创造出货币发挥其自身潜能的平台,即统一竞争、开放有序的市场,同时发挥好政府的监督作用,让货币经济的形式理性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来。 韦伯将货币看作是人和人在市场上相互斗争的武器,这是对现象的生动描述但没有深入到本质层面。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由于商品拜物教的存在,以及由此引出的货币拜物教的存在,是货币统治人而不是人对货币的支配。把货币完全定义为服从于人指挥的武器是一种概念上的想象,否认了资本对人的奴役,否认了人的异化。另外,把市场上的斗争归结为原子式的平等的个人的竞争是不符合现实的。个人在市场上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其背后所占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背后所属阶级的斗争。个人不可能完全独立于自己的阶级而存在,他们只不过是阶级的一分子。韦伯将每个人视作市场上公平战斗的战士,是一种模糊现实社会中阶级存在的说法,有其局限性。但是,韦伯把市场竞争看作是拿着货币武器的斗争,是在现象层面对市场经济特征的有价值的提炼和概括,刻画了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利益矛盾的冲突和解决矛盾的方式。
韦伯的国家货币理论具有一定的现代启示意义。现代社会中,信用货币已经基本上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货币形态。充当政策工具的信用货币不可避免地要服务于特定集团的利益。利益集团不断地促使政府通过操纵货币数量去满足某个地方或某个群体的要求。同时,为了政治和财政目的,当代政府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出任何数量的信用货币,致使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此起彼伏,海量信用货币极易催生出各种金融泡沫,成为时刻悬在实体经济头上的一把达摩克里斯之剑。正如哈耶克所说:“那种一直遭到相当正确的指责的市场秩序的主要缺陷,即其容易导致周期性的萧条和失业,其实主要是政府长期以来垄断货币发行所致。”韦伯的国家货币理论对于当代政府的经济调控具有启示意义。要适度地运用赤字财政和货币政策,避免出现过度的通货膨胀。要健全货币制度,避免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
马克斯・韦伯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社会科学史上的巨匠。其对包含经济和社会双重维度的货币概念的整理和剖析可以深化对货币本质的理解,为货币理论进行跨学科研究和整合提供了素材和灵感。可见,韦伯是一座博大精深的人类思想宝库,还需要不断地挖掘下去。
参考文献
[1] 安东尼・吉登斯著,郭忠华、潘华凌译: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2] 郑晓松:韦伯的合理化理论的逻辑进路[J].贵州社会科学,2006(1).
[3] 卢格斯・勃鲁巴克:合理性的限度:论马克斯・韦伯的社会和伦理思想[M].伦敦,1984.
[4] 马克斯・韦伯著,阎克文译:经济与社会[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0.
[5] 赵文力:论西美尔货币哲学的四个维度[J].天津社会科学,2009(3).
[6] 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 哈耶克著,姚中秋译:货币的非国家化[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