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探析
【摘 要】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所以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势在必行。文章以大学生群体为对象,先阐述了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内容,然后从责任教育的内容、方法、教师队伍以及责任教育其他主体家庭和社会四个维度分析了大学生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试图提出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方法策略,帮助大学生树立强烈的责任感,并能在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以保证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责任教育
一、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内容体系
大学生的责任教育就是以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标准,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大学生的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使大学生能承担起自己应负的责任。根据责任客体的不同,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内容可具体划分为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和对自然负责。
(一)对自己负责。对自己负责是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最基本内容。首先,珍爱生命是大学生最基本的责任。马克思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生命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所以要教育大学生热爱生命,珍视生命,尊重生命,培养大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我们的生命来源于父母,每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的关爱和支持,鼓励大学生积极实现生命的价值意义,回馈父母和社会。其次,重视个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大学生在学校的首要任务和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学习,除了学习,大学生还要发展健全的人格。一方面要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抗挫折能力,另一方面要用责任的标准反思自己的行为,自觉承担起家庭、社会和国家赋予自身的责任。
(二)对家庭负责。一个家庭的和睦离不开每个家庭成员对家庭的强烈责任感。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关于家庭责任最大的贡献就是孝德,古人常说“百善孝为先”,“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等。父母抚育子女长大成人,大学生在得到父母关爱的同时要进行反哺,即孝敬父母,要承担起每个人对家庭应尽的最基本的道德义务。大学生首先要尊重父母,敬爱父母,对父母要存感恩之心。大学生一般远离父母,要经常与父母保持沟通交流,问候父母的ถ身体状况,有事要及时与父母商量,尊重父母的意见,共同寻找最佳的解决办法。在家的时候,大学生要主动帮助父母承担家务,关心长辈和兄弟姐妹。
(三)对他人负责。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都是在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实现的,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决定了每个人要他人对己负责的前提就是要先对他人负责。对他人负责就是要尊重他人,关心和帮助他人。大学生在学校要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平等地对待每个人。大学生要怀有恻隐之心,对于老弱病残要主动伸出援助之手。
(四)对社会负责。马克思❦强调人的本质是一切关系的总和,个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发展也离不开个人。个人要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最大价值,首先就是要对社会负责,即奉献社会。社会的良性发展依赖于有序的社会秩序,所以每个人都要遵守维护社会正常运行的道德和法律规范,培养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社会的发展是所有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个人要利用社会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价值统一起来。大学生是即将迈入社会的群体,要及早定位自己的社会角色,锻炼自己的职业素养,以回馈社会。
(五)对国家负责。我们都是国家的公民,对国家负责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对国家负责首先在情感上大学生要热爱祖国,忠诚于祖国,树立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大学生要了解我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和国家发展现状,增强对国家的认同感,拥护社会主义。同时也要认识到国家的稳步发展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激励大学生认真学习,服务社会。还要主动了解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新闻动态,关注国家的发展命运。
(六)对自然负责。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人的生存和发展不能脱离自然,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尊重自然规律,把实现人的需求和自然发展统一起来。大学生要树立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观念,节约资源,践行低碳环保的理念。
二、大学生责任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责任教育的内容政治化,缺乏系统性和持续性。首先我国高校责任教育内容的政治色彩较浓厚,主要是国家政策文件的传声筒,忽略了现实环境和学生自身成长的实际,难以满足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需求。其次学校自身没有系统的责任教育内容,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零散性。现阶段两课内容没有全方位系统介绍大学生对自身、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对自然所具有的责任。再次责任教育缺乏实效性和持续性。责任教育一般只简单穿插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关于大学生责任缺失的讲述也只限于课本,没有贯穿到大学四年的学习之中,导致责任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甚微。
(二)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方法单一,缺乏实效性。首先,灌输式教育为主,忽视学生主体性。目前责任教育仍然只是一味地以正面说教为主,缺少多样化的方法。责任只有得到认同才能外化为行动,而老师经常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只期望学生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忽视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主学习能力,容易引起学生的抵触心理。其次责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脱节。老师一般只注重在课堂上讲解理论知识,有时可能受到现实人力、物力、财力的影响,很少安排实践活动,使大学生很难对责任产生共鸣和认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责任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师对责任教育的重视不够。首先,不少教师过多注重科研成果,将个人考核评比摆在首位,不重视课堂教学,仍然沿用旧的课件和单一的教学方法。而且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还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人数虽在增长但还是不能满足总体需求。另外,责任教育不只是思政老师的主要任务,也需要专业课老师的参与配合。专业课老师和思政老师交流很少,很大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四)学校未与家庭和社会形成合力。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和人格塑造起着重要作用。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仍是一味地只抓学习,其他都不重视。家长经常过于保护孩子而承担了孩子自己的责任,导致孩子习惯于接受而不能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甚至不能回馈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一直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和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学校很少联合大众传媒、社区、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进行责任教育。因此,学校和家庭、社会的交流合作少,也影响了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成效。
三、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的策略
(一)完善责任教育课程的设置,开展多学科渗透教学。首先,编制专门的责任教育课程,强化责任教育的地位。国家需要组织专家学者编写责任教育的专门教材,并把内容整合加以系统化。注意责任教育内容要结合世界和我国发展的现状及时更新内容,还要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同时辅之以典型案例做分析。学校要开展责任教育、修身、人格修养、价值观教育等多样化课程,从不同角度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其次,开展多学科渗透教学。在大学生的各自专业课程学习中有意识地渗透相关责任教育,使学生感知责任教育的现实价值,保证责任教育的持续性。比如针对某些特殊专业的学生例如可能危害人身体健康安全的专业,要加强生命安全责任方面的内容。最后,利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重新认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者的关系,主动承担起自己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二)注重实践活动,多种教育手段并用。责任教育活动的最终落脚点是责任行为的养成,所以责任教育活动要与实践对接。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以责任教育为主题的讲座,利用校园广播、展板、标语等宣传大学生的责任,塑造良好的责任氛围。学校还能开展一系列责任实践小活动,比如结合特殊假日对学生开展责任教育,例如母亲节和父亲节教育学生感恩于父母等等,还能借鉴美国的社区服务活动体验责任。还要建立专门的责任教育网络平台,展示榜样人物,鼓励大学生勇于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另外,要注重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选择,通过学校社团、学生会等展开践行责任的课外活动,使大学生有机会扮演各种责任角色,在实践中体会自己的责任。最后,在教学方式上,采取课堂讨论法、榜样示范法和角色扮演法多种教学方式展开责任教育教学活动。
(三)发展教师队伍,推动责任教育活动优化发展。首先培养思政老师的责任心,并将它列为教师考核评比的项目。要求思政老师要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动关心学生的各方面发展。最终由学生对老师的工作进行匿名评价,考核与职位晋升挂钩,以此激励老师重视课堂教学。其次,提高老师的专业素养,更新教学方法。组织全校老师进行责任教育的深造学习,一方面丰富思政老师的责任理论体系,另一方面帮助专业课老师更好地把握专业课内容与责任教育的契合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责任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关注学生的兴趣特点,因材施教,使责任教育能落到实处。再次,壮大思政老师的队伍。学校聘用前要对新老师进行道德责任全方位考核,招收真正负责任的老师。
(四ช)发挥家庭和社会力量,与学校责任教育相配合。家庭是人的第一学习场所,其实责任教育的起点是家庭。首先,家长要转变观念,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家长不仅要孩子接受良好的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道德责任素质。家长要主动关心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变化,帮助孩子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ล值观。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其次,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进行责任教育。家长要与孩子进行朋友式的平等交流,让孩©子自主判断自己的行为有无过失,必要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最后,家长要培养孩子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感。要培养孩子学会生存技能,及时为未来做准备。家长给孩子做好榜样,孝敬父母,关爱亲人,同时把孝列为家规,从严要求孩子对家庭负责。
社会是责任教育体验的最佳平台。首先,社会组织要为大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大量的参与社会生活,以尽自己最大的责任,这不仅保证了集体的效用,而且也是谋求个人幸福,掌握日常管理社会与控制事物的权力,走向自己决定自己命运之道的先决条件。”比如组织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支教活动、参观纪念馆等,让大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会理论知识。其次,通过电视、广播等传媒手段的宣传标语、宣传片、宣传小讲堂等多样化的形式引导大学生的责任行为。再次,建立关于责任的赏罚制度。成立一个关注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机构,监督大学生在社会上的行为表现,营造良好的社会责任氛围。
(五)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增强自己的责任感。首先,掌握责任教育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大学生要先主动学好责任的相关知识和其他道德常识,在现实生活中具备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能够分辨自己和别人行为的对错,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其次,善于反省。道德是需要人慢慢加强自我修养来完善的。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就要善于反省自己,肯定自己好的地方,不断纠正自己的行为偏差,做到对自己负责,对自己之外的他者也负责。再次,从小事培养自己的责任行为。对大学生来讲,在学习上要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在宿舍要打理好自己的小天地,保持卫生整洁。在班里要和同学和谐相处,积极参加社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