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就是皮影

时间:2025-01-13 06:46:3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在崔永平先生去世一年多之后,他的妻子王淑琴才又开始接待来访的客人。

“他好像有预感似的,(临终前)把有关皮影的东西都给整理好了,资料、影人儿、影箱,还包括他自己的日记本,从1960年工作时的日记一直到去年5月。他走的时候一句话都没跟我说。他是个特别不喜欢表达的人。”说起丈夫的离世,王淑琴有些哽咽。

“那你现在的担子就更重了,是不是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我问。

“崔先生刚走的时候,每天早晨醒来看到满屋子的皮影,心里挺难受的。慢慢地我就想:我得坦然接受。(崔先生有病时),我伺候他整整20年。我得笑对自己的人生,笑对皮影艺术。并且,我知道他非常信任我,他相信我能扛得起来。”

只有热爱才能干好这个事情

崔永平生于1945年,王淑琴小他两岁,生于1947年。

他们是建国后最早被招进北京宣武皮影木偶剧团的那批学员。该剧团是北京西路皮影的传承者。明末清初,一群兰州艺人将西北皮影艺术带入京城,后吸收京剧、昆曲及大鼓等艺术中的元素,才形成独具京味的西路皮影。

崔永平进团是在1960年,一年后王淑琴也进团学习。同一批还招了其他九名学员,都是孩子。因为说唱、表演、乐器都要学,条件又艰苦,所以学员们都不愿干,陆续走掉了。王淑琴说¢:“我们俩从心里喜欢皮影。崔先生小时候就很聪明,学得快;我在女孩子里也是冒尖儿的,唱啊表演啊都很优秀。我们不觉得辛苦,整天说说笑笑的。”因为朝夕相处且有共同爱好,两人后来成为恋人并结婚,相扶相携数十年。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67年剧团被解散,演职人员被分配到北京ป几家工厂当工人。崔永平到轧钢厂去炼钢,每天的活儿就是在火烫的巨大钢炉前挥舞铁锹,而王淑琴到某机床厂当了车工,整天就是看机床、看图纸。看不懂,但也只能硬看。这样一直到了1979年,皮影艺术才重新得到重视,他们也就被找了回去。这一回去,年龄已近中年,成了中流砥柱。在这段皮影艺术废后待兴的日子里,这批艺人满怀激情、干劲冲天,剧团很快得以恢复,并更名为北京皮影剧团,崔永平还做了剧团团长,承担皮影制作、编剧、导演和管理剧团的庞杂工作。而剧团里的女主角之一就是已成为崔永平妻子的王淑琴。

王淑琴说,自上世纪80年代初皮影戏恢复演出之后,在剧团成员的推动下,很快迎来了辉煌期,一直到2000年左右,皮影才又成为边缘艺术。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淑琴的眼睛里又闪烁出光芒,语调也变得轻快:“当时大家都围着皮影转,出人出戏,送戏下乡。排练儿童剧,比如《狼和山羊》《老鼠娶亲》,到幼儿园为孩子们演出;排练简单的成语剧,ฆ比如《惊弓之鸟》《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到小学去演出;也到中学大学还有部队、民众中间去演出。所到之处,皮影戏都受到欢迎。”

那时的生活说来挺艰苦的。王淑琴回忆,当时他们一个演出班子七八个人,男同志蹬板车,女同志一人一辆自行车,但骑少推多,很多时候还要帮忙推板车。板车上放着配电盘、影箱,影箱里满满都是皮影戏道具,这些加起来差不多有八九百斤重。一般在一个地方要演出六场,55分钟一场。白天也演,选间大屋子,用厚窗帘遮窗,来制造黑暗的环境。演员们也不觉得辛苦,说说笑笑就完了。“那时候什么杂念都没有,脑子里空空虚虚的,除了皮影戏没别的。也出了很多精品戏,比如《孟姜女》《水漫金山》《哪吒脑海》《三打白骨精》《鹤与龟》等。而现在,艺人们杂念太多,这也是(皮影艺术)不振的一个原因。”

这些皮影艺人们之所以创作精力旺盛,若分析起来,早期的话,大概是因为文革刚结束,皮影艺人们终于得到了空前的艺术自由,而民众也热盼着看到一些不一样的演出,因此他们身心当然会充满力量,趁着还年轻,好好干一场。而能坚持数十年不改初衷的,只基于一种简单的信念:对皮影艺术的热爱。大抵做任何事情,没有热爱,很难坚持下来。

忧心于皮影艺术的传承

面对夫妇俩所收藏的数万件皮影艺术品,不能不让人心✈中产生忧虑:皮影毕竟只有在舞台上表演才是活的,挂在墙壁上、摆在玻璃柜里让人来参观,那就死了。

王淑琴说她深知这一点,所以这几十年一直坚持国内国外不断演出,不遗余力推广皮影戏。然而总体情况并不乐观,皮影戏在国外比国内受欢迎的程度要高得多。比如他们夫妇俩曾数次前往德国演出,他们发现一个国土面积仅约相当于中国27分之一的德国,竟有300多家大大小小的皮影博物馆,而作为皮影艺术之根的中国,目前只有6家专业皮影博物馆。

皮影艺术在欧洲大受欢迎,在德国尤其家喻户晓,他们特别喜欢皮影戏,各类皮影剧团也很多。夫妇俩在德国每一场演出结束后,德国观众只有在这老两口说句德语或唱句德语歌才让他们下台,并且掌声仿佛要把两人淹没掉。然而在中国,数量有限的皮影剧团大都不景气,人才良莠不齐、青黄不接,又容易“自甘堕落”,更☤多的只是在抱怨这么好的艺术为何受到如此冷淡,而他们却不去学习老戏、排练新戏,不去研究观众为什么不喜欢。

老两口在中国也曾收过学生,但大多嫌苦嫌累、不耐寂寞,一个个全跑掉了,就连最后剩下的一个坚持学了八年的男孩子和一个学了七年的女孩子也分别因为回家结婚而放弃了。还曾有一些商人慕名而来,说要帮助推广皮影文化,一开始老两口还挺高兴,但时间一长就发现这些商人并非真心。因为这样的经历,王淑琴总结,推广皮影,还得靠自己,虽然力量不免微小,但也只能靠自己,只能靠一些打心眼里热爱皮影艺术的人。

王淑琴家中客厅桌子上摆着一张大尺寸的全家福照片。据她介绍,她的家庭成员组成了一个小“联合国”:儿子是美国籍,儿媳是日本人,家住纽约曼哈顿;女儿是加拿大籍,女婿是德国人,家住温哥华;现在还有一个孙子、一个外孙和一个外孙女。让她感到欣慰的是,儿女都很喜欢皮影,他们的家成为两老口对外输出中国皮影戏的中转站,并且,在儿女的帮助下,还分别在美、加建了小型皮影博物馆;这三个小孩子呢,见了皮影,眼睛都是滚瓜溜圆的,耍起皮影来更是爱不释手。

几年前曾有一份北京的报纸报道老两口要带着他们数十年苦心收藏的皮影移民美国,后来被证实为捕风捉影。我也当面求证这一问题,王淑琴说,当时他们去美国探亲兼演出,某记者不知从哪儿听到消息说他们不回来了,“我的态度还是要立足于本国本土。皮影的根在中国。”

那么关于皮影戏在当今和未来中国的传承呢?北京西路皮影戏是不是有消亡的可能?王淑琴说有这个可能,但她也已尽力了,她说:“是皮影艺术把我培养起来的,我的人生就是皮影。我都快70岁了。我们对得起祖先,(我们这一代)把皮影戏传承下来了。”至于未来,还真不好说。若从传承的角度讲,或许我们应该期待有真正热爱皮影艺术的人来继续做推动工作,研究这门艺术在当今社会该如何在保持传统的同时也能与时俱进。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