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波普时期的中西交汇与碰撞
展览:后波普:当东方遇上西方
地点:伦敦萨奇美术馆
下流的麦当劳,汤姆・萨克斯
Nusty’s MacDonald’s, Tom Sachs
这个粗工滥制的麦当劳摊档是现场观众最感兴趣的作品之一。它五彩缤纷,却仿佛散发着油腻的薯条和汉堡味。肮脏破旧的员工服、劣质的现成食材、隐蔽处标签写着“去你的”等,一系列调皮的细节无一不在嘲弄麦当劳乃至整个食品行业的弊病。门背上的“操作细则” 更是尽显荒诞:一罐腌黄瓜放置在前显得莫名其妙;幼稚的手写体甚至带有涂改 ;紧急情况的处理手法竟是手枪使用教程!作者直白地抨击企业利润至上的经营态度,同时亦不留情面地讽刺低品位、不择食的消费者,他们的自我放纵正是孕育当下快餐文化的温床。
即使你从未听过“波普艺术”,也一定不会对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的梦露头像感到陌生。“波普”音译自英文单词“popular”的简写“pop”,意为流行。波普艺术兴于上ฉ世纪60年代的美国,作品主要取材于大众消费品,是一项挑战传统艺术的革新运动。而何为“后波普”?伦敦萨奇美术馆展览《后波普:当东方遇上西方》通过展示来自中国、前苏联及美国等超过100位艺术家的作品,探讨波普运动在过去五十年间对东西方艺术的影响。
作为非精英艺术的呈现,这无疑是一场能让大部分观众乐在其中的展览。艾未未那使用大理石制作的满布污迹的《白色沙发》也许晦涩难懂,杰夫・昆斯(Jeff Koons)的名作《平衡》也许索然无趣,但那恶搞某护肤品牌的《我很满意我的头发》和保罗・麦卡☿锡(Paul McCarthy)的《意大利面条男》依然可能逗得观众扑哧一笑。本次展出的250件作品按“栖息场所”、“意识形态与宗教”、“性与身体”等不同主题划分,作品的主体事物普遍平易近人、内容诙谐幽默,观众总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大大缩小一般受众与艺术品之间的鸿沟。
相较西方艺术家着重于提炼日常用品、戏虐消费主义,中国艺术家则开拓出截然不同的道路:以政治宣传、英雄人物为主要题材,使用滑稽风趣的手法,重现我们熟知的社会主义政治符号。比如中国观众习以为常的荣誉证书,则被王子卫从现实中抽离放大,呈现在油画布上。这幅1.3平方米的空白证书模板似乎在 ☻质疑颁发各类证书的意义,讽刺人们盲目追求证书的现象,暗示精神世界的空洞。
这些带有浓厚中国元素的作品赢得英国媒体的广泛好评。《每日邮报》评论道,与中国艺术相比,西方作品变得平淡乏味。然而,好评底下却是薄弱的根基:不少西方评论家及观众对中国历史了解有限,他们对带有毛泽东、“文革”等元素的作品进行解读时,仍然停留在“趣味性”的层面。西方社会对中国艺术品缺乏多元化的审美标准,导致近年来大部分在伦敦展出的中国艺术品或多或少刻有“中国”的烙印。如何超越显然易见的东方元素,呈现之外那些被忽视的亮点,将是中国艺术家在西方道路上走得更远时面临的重大挑战。
大批判:贝纳通,
大批判:Swatch + 大批判:Pop
由巨型镜塔投影出梦想与实践的距离,而建筑设计师在这种距离的测量上又是确凿的,没有一张图纸不是经过缜密计算和推演得出的,区别于其他凭空捏造的想象;但在梦想与实践之间,它同样被划进了乌托邦――无时无刻不在生活中出现,又遥不可及的词汇。在“乌托邦出柜”中,黄孙权继续沿用置换和现成品概念,通过收集、分类、组合和研究,拼贴出了一组体现建筑师心血而又永远无法实现的“距离”图纸。
算盘,谢尔盖・叔托夫,2001
Abacus, Sergey Shutov,2001
当走近这个诡异的作品时,一股不舒适感袭面而来。ฟ这个作品曾代表俄罗斯参展49届威尼斯双年展,它由十几个双膝下跪身披黑袍的人形组成,它们有节奏地作出鞠躬动作,向空白跪拜,同时发出微弱模糊的低语,充满宗教意味。装置取名《算盘》,寓意人类因信仰差异而划分族群的现象:无论一个宗教如何包容,与另一宗教信念如何相近,信徒仍然无法避免像算盘上的珠子一样被划分成不同组别,群体成员独有的语言行为模式亦由此衍生。装置并未指名道姓,它可能是僧侣、伊斯兰教徒、甚至绝地武士,但它无疑是一记当头棒喝。创作者通过此作品,表达对宗教间和平共处、教卐徒回归信仰本质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