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内蒙古机遇

时间:2024-12-26 02:39:5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围绕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全球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发掘区域内市场潜力,提升经贸技术合作水平,创造需求和就业。在基础设施、物流、农畜产品、文化旅游和能矿产业合作、新兴产业投资等领域对内蒙古蕴含着大量的机会。未来以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以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建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特别是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两个经济走廊将形成“西出北上”两翼核心圈层,贯穿了欧亚大陆东边连接亚太经济圈,西边进入欧洲经济圈,通过共商共建共享打造的欧亚非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将聚焦人类的福祉。

内蒙古在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中,特别是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具有明显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内蒙古横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内与8省区毗邻,外与蒙古国、俄罗斯两国有4221公里的边境线接壤,现有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16个,其中陆路口岸13个,航空口岸3个。满洲里口岸目前是我国环渤海地区通往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和欧洲最便捷、最经济、最重要的陆海联运大通道。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是我国通往蒙古国的唯一铁路口岸和沟通欧亚大陆的重要国际通道。满洲里、二连浩特、策克、甘其毛都、珠嗯嘎达布其、满都拉和黑山头等口岸已成为我国进出口能源资源重要通道和与俄蒙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其次是传统和文化优势。中俄、¿中蒙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内蒙古不仅有联接内地与蒙古、俄罗斯的古丝路、古茶路、古盐路的历史古道,也有与两国之间在经贸往来、地区合作、文化交流等方面的密切认同。再次是经济结构互补。经济互补性及契合度是深化合作的基础,中俄、中蒙存在产业结构、市场结构的差异性和经济技术的互补性,经济相互依存度及相互关联度较高,双边经济融合度较高,也有进一步深化的潜力,目前,中俄陆路货物运输量的65%,中蒙陆路货物运输量的95%都经过我区口岸。

内蒙古作为资源富集区、水系源头区、生态屏障区、特色文化区,从经济发展、生态安全和向北开放等角度看,产业定位和功能定位十分重要,一直肩负着我国向北开放的桥梁和窗口的使命,具备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愿景与行动的多项功能。内蒙古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明确定位,要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打造祖国北部边疆亮丽风景线,在积极推动国家新型清洁能源输出基地建设和“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落地的同时,在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内蒙古在国家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分工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一带一路”为全面更好地发挥联接俄蒙优势卐提供了机遇

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不是我国自拉自唱的独奏戏,也不是一直被外界误导的中国海外投资是非市场主导、资源攫取、单方获益、过剩产能转移等,而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合奏大舞台,是需要国与国之间战略对接和耦合的务实行动,是“从市场机制的角度出发,由商业驱动,推动产业协调和培育,实现合作双方的互利互赢”,也是通过“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更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通融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的愿景与行动。由此,世界经济新的增长中心将形成于“一带一路”,作为我国重要经济腹地的中西部地区也将伴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迈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和民生福祉的发展进程,在这个过程中,内蒙古可以凭借联接俄蒙的优势,培育发现一批新兴战略性产业,建立发展一套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高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等配套支撑体系。

“一带一路”为全面构建经贸合作区打造对外开放升级版提供了机遇

近年来,我国与俄、蒙之间以资源产品为主的边境地区贸易合作呈现出发展势头好、增长快和潜力大等特点。但也存在一些困难亟待解决,其中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畅问题尤为突出,口岸通关功能和法律依据亟待完善对接。需要把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规划,加快推进我国与俄、蒙毗邻地区跨境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互通互联建设步伐,进一步增强我国对俄、蒙毗邻区域“亲诚惠容”的影响,并按照“依次推进,先易后难,多方参与,主动让利”的原则,推进中俄、中蒙贸易投资便利化制度安排和边境自贸区建设。以满洲里、二连浩特和策克、甘其毛都这4个口岸为基础,共同商建跨境自由贸易区或跨境经济合作区。

“一带一路”为加快建设连接欧亚经贸大通道提供了机遇

中蒙俄经济走廊是“一带一路”西出北上的重要一翼,区域内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的上升期,后发优势强劲,但迫切需要解决交通、电力、信息等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难题。内蒙古恰好处于“一带一路”向北和向西开放推进的国际经贸走廊连接点上,从这个独❧特的区位角度看,建设内蒙古连接欧亚经贸过境大通道十分必要。一是依托满洲里口岸,共建内联东北(黑吉辽、蒙东)经济区、大连港、锦州港,外接俄罗斯欧亚大铁路至欧洲腹地,打造满洲里跨境自贸区和呼伦贝尔中俄蒙合作先导区;二是依托二连浩特口岸,共建内联京津冀经济区、天津港、秦皇岛港,外接蒙古国乌兰巴托铁路,延伸与俄罗斯欧亚大铁路连接至欧洲腹地,推进呼包鄂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以呼包鄂为核心的沿黄河沿交通线经济带,进一 Ü步深化创新与俄罗斯、蒙古国开放合作机制;三是依托京包、包兰、兰西和临策―哈密铁路,共建向西经新疆至中亚的经贸大通道、连通中国、中亚、西亚的经济走廊,推动呼包鄂榆城市群开发开放;四是依托甘其毛都口岸,共建向北连接蒙古国新计划的铁路、联通蒙古国南部集聚区,向南连接西安、广西、广东,贯穿长江经济带,延伸到海上丝绸之路;五是依托珠恩嘎达布其口岸和二连浩特口岸,共建二连浩特经锡林浩特至锦州港大通道,连接锦州港、营口港及环渤海经济区,外接蒙古国东南部集聚区,直通俄罗斯欧亚大铁路,打造锡(林郭勒)赤(峰)朝(阳)锦(州)中蒙俄国际陆海经济走廊和合作示范区。 “一带一路”为产业和服务贸易提速升级提供了机遇

围绕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壁垒,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一是大力发展能电产业合作,加快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推动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二是促进农牧业产业合作、水资源合作、生态保护、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蒙医药、新材料等新兴行业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三是加快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建设,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四是加强自由贸易区建设和通关条件改善方面的合作,通过这些合作推动产业和贸易双提速,让产业与贸易双引擎拉动内蒙古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一带一路”为构建多层次的政府间关联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提供了机遇

虽然内蒙古与蒙古国交流具有天时地利人和方面的有利因素,但也有一些制约因素,例如以省区与国家进行沟通协调身份不对等等,需要探讨由国家授权省区领事代办权,进行政策沟通和协调,在政策、机制等方面,构建多层次的关联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推动实现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海关合作等“通关”便利机制,推动检疫检验证书国际互联网核查,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一是创新合作机制,吸引能够在投资地大规模带动就业、增加税收、改进公共和服务设施的投资项目,构建改革开放的新格局。二是从中蒙俄三方的相关利益各方角度,用“同理心”去倾听、判断和研究,根据相关国国情差异来推动发展、深化合作。要以市场机制为原则,形成合力,同时,♂通过管用好用的政策推进创造良好的经商环境。三是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等合作重点,以务实的行动来推进经贸、技术、人文等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

“一带一路”为改善民生福祉提供良好的机遇

国家大力“支持民族地区以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契机,在口岸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方面给予扶持,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重点向基层特别是农牧区倾斜,结合‘十三五’规划制定,继续编制并实施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少数民族事业规划。加大支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力度,把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内蒙古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加快融入和实施共建“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以扶贫攻坚为重点,以教育、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着力点,把发展落实到解决区域性共同发展问题、增进民生福祉、促进民族团结上,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繁荣发展。一是多措并举扩大就业,支持发展农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鼓励发展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促进农牧民就业和稳定持续增收。二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现代农牧业、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等优势特色产业,努力提升民族品牌培育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三是继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建设交通、水利、信息、能源、科技、环保、防灾减灾等项目。四是集中力量扶贫攻坚,坚持国家民族和区域相统筹原则,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内生增长的“造血”能力。

“一带一路”为智库联盟合作与拓展公共外交提供了机遇

智库肩负着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使命,具有行使公共外交功能,提升国家软实力的责任,也是发挥智库应有的“文明互鉴、思想交流、政策沟通”的引领作用。目前,这些应有的作用和功能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通过智库联盟促进精英合作,凝聚共识、达成共识、扩大交流、务实合作,有效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一是通过智库之间人员交往和接触,宣传解读我国相关政策法律,充分了解彼此的政策意图和深层次问题,进而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供决策参考。二是通过开展跨国议题的政策研究、国际合作、国际会议和论坛等活动,利用各种传播媒介与方式,与国外智库精英和公众进行进一步对话与沟通,使国外公众深入认识和理解中国,获取国外公众的正面观感。三是通过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在不同场合,与国外智库和公众进行广泛接触实现充分对接,包括文化对接、贸易对接、规则对接以及情感对接,增强本国文化的吸引力和政治影响,寻求国际社会特别是民间社会对中国立场、中国声音和中国价值的理解和支持。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