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苦难相伴 与梦想同行
认识蔡金华是从阅读《昂首名流・蔡金华小传》开始的。洋洋洒洒三十多万字的传记,我几乎是一口气把它读完的。全书共分二十八个章节,详实细腻而酣畅淋漓地记录了蔡金华四十多年的成长史、奋斗史和成功史,读罢令人掩卷沉思,欲罢不能。
其实,我刚从部队转业,到现在仍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蔡金华与我同年出生,仅大我二个月,虽然我的人生没有他那么饱经苦难,命途多舛,却也在部队这个大熔炉里摸爬滚打了二十余载,但与蔡金华相比,真是自愧อ弗如,不可同日而语也。我想不仅是他众多耀眼的头衔给他头顶笼罩上的那层粲然亮丽的光环,更重要的是这些实至名归的头衔后那艰难曲折黾勉奋斗的人生足迹,那历经岁月磨砺洗礼积淀而成的人生智慧,那对文学一往深情始终坚守如一的人生น初心,既令人肃然起敬,更催人慷慨前行。
艰难竭蹶 玉汝于成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苦难是人间的一所大学,它让意志坚强者孜孜以求,破茧成蝶;它使意志薄弱者痛不欲生,作茧自缚。很显然,蔡金华正属于前者。本来说,童年对于人的一生来讲是充满欢乐温馨、天真烂漫的美好岁月,可于蔡金华来说,面对的却只能是过早降临的人生磨砺。年仅五岁的他,就开始牵着双目失明的母亲担水、挖野菜、洗衣煮饭,而像他一样大的同龄的孩子或许此刻正依偎在父母的怀里撒娇耍赖呢。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视贫穷,被贫穷所俘虏,做了贫穷的奴隶。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是童年的蔡金华经常面临的窘境。饿了只能以洋芋、包谷粑粑充饥,没裤子穿母亲就把自己的裤子裁开,给他做裤子和缝书包,上课要长途跋涉很远的山路,晚上读书只能用昏暗的煤油灯,闲暇时还要做挑水、砍柴、拣煤炭等繁重的农活。就是在这样艰难困苦的环境中蔡金华始终没有放弃过学业,没有停下过奋进的脚步。苦难给予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不在苦难中爆发,就在苦难中灭亡。正所谓,苦心人天不负,蔡金华的辛苦付出终于换来了如期的回报,他成了蔡家台子有史以来的壮元高中生,1990年,蔡金华如愿考上了大学成了蔡家台子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理科大学生。没有钱上学,家里就卖猪仔、卖鸡、卖鸡蛋,没有行李家里就七拼八凑,哥哥蔡金辉甚至为了供他上大学,主动放弃了自己的学业,过早地踏上了打工赚钱的人生艰苦历程。820元钱的大学学费却是东挪西借,一分一厘凑齐的。这笔钱中有100元的,50元的,10元的,5元的,2元的,1元的,5角的,甚至还有2角和1角的,足足装了一小书包。正是这份艰难曲折与坎坷磨难为蔡金华今后的成长成才立起了不倒的精神支柱和打下了坚实的人生基础。
苦难不仅带给人以奋发前进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它给人带来的是一种生存发展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带给人的是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力,一种不甘平庸、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除了奋斗,别无选择!”这句话反复在传记中出现,成了主人公战胜自我、一飞冲天的坚贞信念,这也正是这本传记的灵魂所在。也正因为这样,才造就了今天聚众多头衔于一身蜚声云岭、事业如日中天的蔡金华。而反观二十一世纪特别是当下一些90后、00后的年轻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吃不了一点苦,受不了一点累,耐不住一点寂寞,忍不住一点孤独,认为什么所得都是理所当然的,他们往往把成功建立在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基础之上,一旦遭受点小小的挫折便垂头丧气,一蹶不振。他们身上缺少的正是蔡金华身上所体现出的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和不甘平庸、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也正是我们需要汲取的人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梦想花开 粲然转身
爱迪生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蔡金华的成功正基于此。在家贫如洗、朝不保夕的艰难困苦生活中,蔡金华始终没有丢弃过心中的梦想,那个瑰丽的文学梦一直让他魂牵梦萦,每每有机会他便如饥似渴的浸淫在文学那片浩瀚的海洋之中,从中汲取甘之如饴的充足养分。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到他心仪的各种体裁的诗歌,他无不一一涉猎,始终笔耕不辍,大学期间发表了诗歌处女作《脚和鞋》,之后,在他的带领下成立了冶苑文学社。然而,光有诗歌和远方还不行,人还得有衣食住行的现实物质生活。大一开始他就开始勤工俭学,帮人看护果园,有时还拣过破烂,把别人扔掉的塑料瓶、啤酒瓶、废报纸卖了换几元钱,以解生活的燃眉之急。就在蔡金华奋力追寻梦想的时候,不幸却突入其来,给他以无情地打击与磨折。1991年2月4日,蔡金华的母亲因病逝世,蔡金华由于参加考试未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欲其所不能。或许正是人生中这一个个的磨难,一次次的打击,使得蔡金华炼就了一颗ฉ永不服输、坚强而勇敢的心。在大学期间,他的组诗在《珠江源》发表,出版了诗集《蓝色梦境》,1999年诗选集《情感地带》获全国第6届少数民族文学骏马奖,诗作相继在全国各大媒体报刊刊发,十▲年磨一剑,蔡金华终于迎来了他文学之花尽情绚丽绽放的动人春天。
每一次美丽绽放的背后,必然包含着无数个肝肠寸断的不眠之夜,凝聚着多少苦心孤诣的心血和汗水;每一本成功的诗集背后,必然蕴含着诗人无数动人心魄的心路历程,折射出多少旷日持久的努力与付出。作为和蔡金华同龄的人,我也曾像许多心怀满腔赤诚的年轻人对文学有着一份痴迷与狂热,但却没有蔡金华✔的这份坚守与付出,执著与坚定,往往总是半途而废,在坚硬的现实生活面前,不得不放弃心中的梦想,而另起炉灶。在文学日渐式微的今天,还能持之以恒坚守在文学这块高地上的人确实已为数不多,特别在当下物质利益至上、拜金主义风靡的大氛围下,还能奋不顾身潜心于诗歌创作研究的更是寥如晨星,屈指可数。所以,我们更为蔡金华坚守梦想的高贵品质和人格操守而扼腕称赞和击节叫好。正如诗人艾青所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机遇从来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蔡金华大学毕业后进入了国企,这与他的文学梦想背道而驰,但他没有操之过急,而是先冷静下来,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并潜心研究当前传媒发展的形势和走向,在时机成熟后才毅然选择离职。他进入了报社干起了媒体人的行当,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和卧薪尝胆的摸索与积累,他成功实现了他人生的漂亮转身,由一个著名文人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成功的策划人,创办的《时代名流》“四刊一网”,在云南政经杂志圈中声名鹊起。他之所以能完成在别人看来有如登天之难的任务,这其中一以贯之秉承着的正是他那种永无止境、不甘平庸、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我们从以下掷地有声而不乏睿智的语言中便可略见一斑。“站在今天,战在未来”“创新思维是创业成功的翅膀”“短暂的失败是巨大的财富”“站在今天,智赢未来”等等,不一而足。当下,蔡金华正引领着他声势逐渐壮大的创业团队昂首阔步行进在时代名流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伟大征途中。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事业必将迎来一个更加璀璨而辉煌的明天!
在对蔡金华充满坎坷磨难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成功人生感叹钦佩之余,我忽然想起了王国维大师在谈治学时讲过的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或许这正是对蔡金华坎坷人生的最成功诠释与最完美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