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上好一节公开课
作为语文老师,每天浸润于语言文字与作业之中,阅读,批改,讲读,沉思,似乎也并无什么艰难险阻。但大多数老师独独害怕公开课,这令他们烦恼紧张不已。
我以为,公开教学不是炼狱,也不是劳役,而是很简单的读书生活,可以轻松自如。放下心态,自有“谈笑教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悠闲,完全可以步入美好的界境。以下是笔者的经历和体验,与大家共勉。
一、让每个学生真正地开口
一次下乡里去上示范课,课已经定好,《孙中山破陋习》(苏教版三年级),乡里的老师可能是为了支持我的公开教学工作,也怕自己的学生太丢份儿,让学生们在课前把课文读得非常流利。孩子们只会唱读,拖腔累调,缺乏自己独特的感受与理解。到了课堂,孩子们一开口读书,我就发现了问题。于是,原来课上预设的教学方案,不得不作调整。我要让孩子们在不长的时间里,学会一些真正地读书的技巧或能力。
因为课文比较读熟了,但孩子们读书依靠的是一种经验,声音响亮,集体唱读式的,颇有点原生态朗诵的感觉。如何打破这样的读书方式,我不急不躁,咱有的是招儿。先读通,读正确,这是起码的要求。一个女孩子站起来,可惜声音很小。我笑着说,咦,你的音量怎么这么小,开关在哪儿,我来打开。孩子们都会心地笑了,这个小姑娘又调整了一下,声音大了些。老师的幽默给孩子们以轻松愉悦,课就好上了。
我想有公开讲话经验的人都能明白,声音洪亮,其实蕴藏着另一种含义,洪亮往往需要自信。这个孩子第二次阅读不仅声音逐渐响亮,而且培养了一种叫自信的东西。第二个孩子在读书中,属于那种慌张型的,易错,但他的表现力与把握度很好,这是很可贵的。这就需要做到,耐心,再耐心些,让孩子们逐渐学会朗读,学会全神贯注地读书。
☂后面,我又采用了角色模拟的方式,指导孩子们学习在表演中朗读。孙中山是怎么对妈妈说的,你能读出他的内心的痛苦、着急吗?老师演饰妈妈,不失时机地把那种无奈的语气与语调通过朗读,读给孩子们听,让他们学会读出人物的内心与身份等。
生:“你为啥要姐姐受这份罪呢?姐姐缠了脚,还能下田干活吗?”
师:(叹了口气说):“孩子,我也知道缠小脚不好,可这是祖宗传下来的呀!女孩子不缠小脚会被人家笑话的。”
生:“既然知道缠小脚不好,就不该去做。别人笑话怕什么!”
ツ 师:(无奈地)“你年纪小,还不懂得这些事。”(师模拟着妈妈推人的动作,含着眼泪把孙中山推出了房门……)
最后再通过角色互换,让学生当妈妈,老师当小孙中山。这样的朗读指导,扎实而有效。教学有招儿,自然难不倒。课堂自然得到老师们的肯定,原来教学的真功夫在这儿,让每个孩子真正地开口,自信地读书。
二、读是语文老师的硬招儿
一个年轻的实习老师,抱着求教的态度来向我请教。他请教的方式似乎比较简单,请我帮他弄出一份合适的语文课教案来,然后去试教。毕竟,我算是有经验的老教师了,好歹在课堂上摸爬滚打了不少年。
于是,我就先问他,想教哪一课,上第几课时,哪个年级的等。他翻了一篇课文,我一看,很熟悉,课题叫《赵州桥》。一篇我教了好多遍的课文,不带教案就可以去教。
❥ 我让他先把课文读一遍给我听一听,结果我发现,他读书的水平真的很糟,离一个老师的要求太远。但我实在不忍心打击他的信心,只好采用了一个折衷的办法,请他听我把课文读一遍。结果,他听了我的朗读,开始打退堂鼓了,居然决定去上数学课了,很遗憾,我不知道他的数学课上得如何,但这事给了我一个启发:要想上好课,朗读好课文,是必须的基本功。连课文你都读不好,你怎么可以把课上好呢?
事实上,我自己也是这么准备每一堂新课的。记得上《安塞腰鼓》《十里长街送总理》《二泉映月》等课文,我们都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备读(朗读好课文)――这事于永正老师说得精辟,这法儿那法儿,书读不好,就没法儿。
这事至少证明,语文那点事儿,读是一个关键字。这是语文老师的硬招儿。
三、鼓励是语文老师的点金术
这是许多年前的事了,曾有幸亲耳聆听于永正老师上课,那次上课调用正是我的教学班。现在,我想说的一件小事是,于老师在课上所传授出来的教学法与教学精神。那天他执教的是《庐山的云雾》。
那节课上,于老师对于课堂教学的节奏控制,对于学生的鼓励等方面,都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一个叫杨琪的小女孩,书读得好极了,于老师为了表扬她,给了她一个封号,叫她小播音员。因为,她读书的音色、节奏与表现力,的确与一个合格的小播音员没有差别。
于老师称呼她小播音员,目的是为了鼓励她。但有一点,于老师不知道,这个小姑娘,其实是我们班最有名的“小播音员”,这个封号她早就获得了,此外她还有“小故事家”等称呼。得到这些名号,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孩子们当然不可能在课堂上告诉于老师。
我其实还是注意到了她在读书方面的不足,就是容易出错儿。那是孩子太想加强朗读的表现力而导致的。克服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必须培养自己能够用眼睛多“读入”句子的能力。我和她私下里谈过,并指导她去试一试,后来她的读书有了更大ฎ的进步。
鼓励是教育的重要方法。但对于教学来说,力量使在合适的节点上,可谓善教。或者说,老师的确要有点石成金的本领,这功夫,实在是非一日之功。
四、一堂课总会有瑕疵
我特别喜欢原来苏教版课本里的一篇文章,叫《煮书》。学校里进行教学技能竞赛,我选定了这篇课文,课上得挺好的。现在想起来,那堂校内竞赛课之所以成功,我觉得我有一个地方,可能算是亮点。课前没有让同学们去预习什么的。我课堂上亲自用毛笔在宣纸上,写下了两个字“煮书”, 一上课就贴上黑板,教学从这两个字的课题开始――煮书是什么意思?书怎么能煮呢?如果能煮,该怎么煮呢?
在导课环节,这自然增色不少。当学生读过课文之后,这些问题就都迎刃而解了。于是我指导同学们把书好好地“煮”。课堂上“煮书”的气氛也达到了热烈的程度。这时候,我又提出问题:既然同学们都明白,学习语文要学会“煮书”,明白“煮书”的精神,你们觉得把这两个字放在哪里好呢?课堂就更加热闹,大伙儿七嘴八舌,有的说放教室里,有的说放家里的小书房里,还有的说放在校门口。(这时,我故意岔了一下:就放我们学校门口,不让别的学校的同学知道?)最后,一个孩子说,我想把这两个字放在心里!多好的回答啊。乘着兴致,我当场决定,把这两个字送给她,课堂上又一次喧腾起来,我认真地题了款,还盖了印章,课堂上,孩子们简直欢快地不知怎么形容了。语文课对他们来说,多有意思啊。
但就是这么一节挺让我小有成就显得很原生态的一节课,却还留下个不小的瑕疵――一个孩子在课上完之后,居然还有一个字念错了,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那个是“妙词佳句”,他念成了“妙词(挂)句”,这当然颇让课堂上听课的老师大跌眼镜。
我心里明白,一堂课总是介于成败之间,没有缺点的课是假课,是秀课。课堂需要的不是完美无缺,真实、朴实、厚实,ธ就是好课。
五、上语文课,功夫在诗外
《寻隐者不遇》是一首非常浅显的小诗。教这首小诗,理解诗句,弄清诗句的形式,三个省略的问句,然后以三个答句构成了全诗。这些东西是很容易让学生弄明白的,但如何能让学生体会作者寻访隐者,表达对隐者品性的仰慕,才是课的难点。我选择了一条曲折之路。上课后,我围绕“隐者”,重点讲了两个人的故事,姜子牙辅佐周武王的故事,接着又讲了春秋时重耳的辅臣介子推宁可被大火烧死也不受禄的故事。然后,我发问:你觉得这些想隐居的人,身上都显出哪些品格?
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来,有的说他们很有本事,有的说他们为人清廉,有的说他们品格高洁等,我的目的达到了。我对同学们说,是的,这些隐者,多半过着简单清贫的生活,却又是品性高洁,不慕名利,有着高尚品德的人。今天,我们来读一首小诗,了解作者寻访隐者的一个小故事。因为有前面的铺垫和引导,这堂课上得十分成功。
语文的味道在哪儿?我觉得应该是超越于文字与课本之外的。光讲字词句的古诗学习,能有什么吸引学生的呢?一句话,功夫在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