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人游贾建强的“反互联网思维”
贾建强在公司被员工称作老贾,其实他不老,刚刚30出头,但是架不住自己身在最年轻的互联网行业,身边一众85、90后员工,一对比,老贾的称号就有了。
当大批人马磨刀霍霍杀进在线旅游行业时,贾建强 ツ跟所有创业者一样,面临着相似的问题:如何应对巨头?产品的壁垒是什么?如何保证营收?
贾建强的答案是“反互联网思维”。
互联网自诞生之初便呼喊着创新反潮流,当年雷军的一句“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蛊惑了一众互联网创业者。可是,等到风过了,哪个是猪,哪个是鹰,这才是大众最关心的问题。
所以,怎么反?这是个大命题。
反互联网思维之一:
不依赖平台,只依赖人
跟其他创业者一样,6人游选择了“单点突破”。这个单点,就是进入休闲度假领域,让这8%之外的数据,持续获得增长。
为此,6人游一开始便选择了定制化旅行这条路。“很多75后、85前的中产阶级家庭,他们不是背包客,也不是旅行发烧友,但是他们有与家人一起出行的需求,而且他们不愿意跟团,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规划旅行,所以他们需要一种定制化旅游服务,而6人游就提供这样的服务,6人可能是三对情侣,两个三口之家,也可能是一个大家庭,它代表的是一种个性化的旅行方式。”这是贾建强一开始的思考。
然而,一条路线,一套产品,一个价格。当标准化的产品不断推出时,其实创业者就已经落入了传统OTA(在线旅行商)的窠臼。贾建强也在这个时候发现苗头不对。起先是用户觉得不够人性化,接着因为产品的标准化、同质化、用户开始形成价格敏感。为此,要想拉来客源就只能压低价格,可是最终“不但利润没多少,还把团队累的够呛”。
“就是没有找到定制化的本质”,如今回过头去总结当时的错误,贾建强看得很清楚,“我不是一个很冒进的人,我擅长的玩法是找到事情的本质。”
那ด么,真正的本质是什么?
“本质就是找到定制的核心,就是人的服务,不再成为标准化的产品。6人游卖的不是旅游团的产品,也不是机票和酒店,而是一个动态打包的服务,根据用户的需求安排所有的资源和行程,完成所有的预订,落地所有的执行。”这是贾建强的思考。Σ简单来说,就是将业务从B2C转向C2B,从依赖平台走向依赖人。
如今再回望之前走过的弯路,贾建强确信自己走对了,因为同行都说“如果一个月以后发现当初很傻帽儿,说明自己成长了。”而如今,贾建强是站在业绩稳步上升的基础上回望,他说,“至少可以把关注点放在自己成长了,傻帽儿吗?谁没有过呢?”
反互联网思维之二:
不做精准营销,只做潜在营销
这是贾建强的一笔账。
如今,6人游有30多万“潜在客户”,但是每个月的成单量只不过几百个,怎么去影响更多的潜在用户,促成他们下单,这是贾建强眼下着手解决的问题之一。
互联网企业生死存亡风云变幻,但是无论企业大小,亦不管眼下流行的营销工具是微博、微信还是自媒体,企业的营销方式不外乎✈花钱买流量,或者依靠打广告、做活动来影响受众。
但是作为创业公司,问题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买流量拼不起大公司,推品牌又是新公司,没有人知道,为此,只有找差异化道路。”
贾建强找到的道路,就是通过微信影响潜在用户。
作为在线旅游企业,所有从业者都绕不开的一个问题就是,旅游并非一个高频次的刚需产品,一如贾建强之前的账本,用户每年的消费不过2-3次,那么如何在这2-3次之外留住用户,让用过的人还想用,让没用过的人也希望用,这是考验从业者的问题之一。
移动端,自然成为企业的不二选择。但是,6人游在移动端的链接点,不是App,而是微信。
“如果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完成所有需求,我不明白用户为什么需要装一个App。”产品经理出身的贾建强这个时候使出了自己的老本行,领导员工对微信进行二次开发,在6人游微信服务号平台,网友可以完成订单咨询、订单查询/签约、在线沟通、自助下单、会员积分等诸多服务,而且,如果在旅游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随时在微信ฬ反馈并且获取解决方式。
而这,也正是6人游的壁垒所在。据说所有的创业者都会被投资人问同一个问题“如何应对BAT?”放在在线旅游行业,除了BAT还有四大上市巨头(携程、去哪儿、途牛、艺龙),所以,担心巨头入侵吗?“当然担心,但是巨头也需要经历成长”。这是贾建强的答案。
跟着周鸿t干了5年,贾建强说周鸿t的一句话让他印象深刻:“任何一个项目都需要经历十月怀胎的过程,再牛也不可能一个月把娃生下来。”所以,“壁垒不是你做了别人做不到的,而是你比别人先做,你在先做的过程中,构建了更成熟的服务体系和品牌认知。这个积累,就是壁垒”。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