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乐欣赏课的探索
摘要: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以科学先进的教学理念,运用多媒体等各种积极的手段,深入探索,以新的举措应对课堂教学。课堂中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掌握教学规律和审美的心理特征,提倡学生大胆表现音乐,通过视听、律动、情景模仿等方式。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给学生创造一个全新、兴奋,轻松的音乐欣赏氛围。
关键词:音乐欣赏;深入探索;德育渗透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欣赏已成为中学生的必修课。面对学生音乐基础差,教学课时少,教学任务重的现状,如何提高中学生音乐欣赏的效率,是摆在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音乐欣赏,是人们听觉的一项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启迪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呢?这就要靠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认真细致的进行课程设计,运用教材教具,充分发挥学生的耳、眼、口等感官,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大家来感受音乐,通过引导、启发,使学生增强丰富的想象力和对事物的敏感力,从多方面启迪学生感受音乐、产生情感共鸣并引导学生探究音乐作品的内涵,使他们在心灵中萌发出灿烂的音乐火花,达到对音乐学习的憧憬和向往。
一 多媒体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巧妙结合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的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广泛系统的欣赏接触音乐作品,就可以很快地增长对音乐的鉴赏力,同时也提高对音乐的表现力。音乐欣赏教学最好制作幻灯片课件,恰当而得体的运用多媒体电教化设备进行教学,也可以将以形象思维的唱游寓于音乐欣赏教学中,会收到好的效果。他们虽然不像学龄儿童那样天真稚嫩的心态,但也具有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年龄特点,因而,在给这一年龄阶段学生上欣赏课时,可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少儿学生灵巧的形体,自然的嗓音,通过观看动画、视听、律动、绘画、剪纸、游戏、情景表演。
音乐欣赏其实不仅仅局限于音乐的范畴。老师要解放思想、扩大教学思路,在教案写作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就定期、定时的安排综合欣赏内容⌘,可以加入部分与课堂内容有关的曲艺、小品、戏曲等表演形式进行启发、感化、调动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成为全能型的人材而作准备。用新颖生动、喜闻乐见的作品或表演形式,实施直观欣赏,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渴求和学习欲望,这就是多媒体的强大优势,也是音乐欣赏的必要手段。这对少儿全方位体验音乐的美感,开发对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和对音乐情感的凝聚力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音乐欣赏课堂上,可向学生多提问、多对话,不要单一的坐看、静听,尽量为学生提供表现能力的机会,避免课堂上的沉闷和凝重,教师随时能够调节课堂气氛,要使学生表现出饱满的精神、活泼的笑脸、旺盛的斗志、振奋的情绪,这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好的教学效果。
在音乐欣赏课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用影视光盘通过投影仪和多媒体设备,展现给学生观摩,同学们通过直观的视觉效果渲染,能够更深刻地感受作品的情感。例如:在欣赏合唱《祖国颂》时,通过音乐旋律、节奏、力度的不断变化和字幕的打出,在视屏上分别出现了歌唱家、演奏家演出的场面-随着歌曲内容的叙述:太阳的升起、大地的翠绿、鸟儿高飞、花儿盛开、江山壮丽的画面,——在屏幕上展现。学生们如同身临其境,看的目不暇接、听的炯炯有神,神态激动不已。由于视频欣赏教学,能有效地将视听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受到作品视觉和听觉双重效果的感染,大大激发了对音乐欣赏的兴趣,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和对歌曲旋律的记忆。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能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营造良好效果和课堂美感,使同学们更能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
“律动”是学生身体随着音乐节拍,在老师统一要求下进行动作表演的一种活动。例如:在教授学生感受力度时,先让他们听《摇篮曲》、《思乡曲》,并随音乐轻轻律动,感受催眠曲、叙事曲的风格特点,而后,再听《学习雷锋好榜样》、《运动员进行曲》,请同学们比较和体验两种乐曲速度,力度的不同。前者舒展委婉,后者雄壮有力。通过让同学们踏步走和队列的适当变化,使之感受到这是一首进行曲。然后让孩子们有表情,有动作的演唱这两种不同情绪的歌曲,逐一进行比较,看哪位同学掌握和表现的最到位,也可以让全班的同学给表演的同学分别打分,老师对理解和表达充分或接近的同学给予表扬和鼓励。
为了测验学生各自对音乐风格情绪的不同理解,抓住青少年表演欲望迫切,参与活动积极性高的特点,在老师没有讲解和提示的前提下,播放新的音乐作品,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认识讲述或模仿欣赏内容。还可以让他们根据欣赏的影视节目,让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感受,对听到的音乐,看到的画面,根据音乐力度强弱,速度快慢,音色的变化以及不同形象的定位,分角色、分人物来即兴情景表演,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更能让他们感受到美的音乐、美的故事、美的课堂。通过让学生面向荧屏进行视频的律动☑模仿,不仅满足了同学们好动的特性,而且帮助他们感受到了音乐欣赏的内在动力和特点。大家一边踩着美妙音乐的节拍,一边表演动作,更加深了他们对音乐艺术的感受和理解,使课堂气氛更生动活泼,自然提高了学习效果。
音乐欣赏课借助多媒体的配合,通过丰富的视觉和优美的音响,既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感。也开发了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同学们运用形象思维去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迈向全面提高素质能力的航程中,架起了快速前进的桥梁。使同学们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快乐的在艺术殿堂里成长,从而陶冶了情操,净化了同学们的心灵,不断增强了学习音乐的自信心,并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二 坚持德育渗透的音乐教学原则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材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德育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展开的。此外,音乐教材中还要教育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继承革命传统、尊敬师长,互助友爱等内容,从多种角度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在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寓德育于美育之中,不断发展学生德育上的自我教育能力。
因此,教师在选材认定、撰写教案中,既注重适应中学生欣赏口味的音乐题材,还要把有助于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情操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音乐作品内容,包括见义勇为,爱心救助、无私奉献等健康向上的内容,有计划、有步骤的列入到教案中。使中学生从心理、生理诸方面都得到正确引导和健康发展,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人生观。
选择颂歌
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老师范唱后,要求大家在认真看完多媒体播放的专业团体的合唱及ถ歌伴舞的表演光盘后,大家分别来讲述对该歌曲的理解,看完光盘,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涨,都争先恐后的愿意表现,而且讲得生动形象,有的说歌曲音乐非常带劲;有的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就是不要忘恩负义,大部分同学说我们今天的好生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不忘记毛主席领导中国共产党建立新中国的丰功伟绩,以及我国三代领导人开辟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今天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率领全国人民奔向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大道上。通过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提高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欣赏《春节序曲》:欢天喜地的锣鼓,拉开了新春的帷幕,扭秧歌,放鞭炮,人们沉浸在欢乐中。老师问:“你们愿意过年吗?过年的时候人们都在干什么?”学生说:“愿意过年,因为过年的时候可以拿到压岁钱,可以穿新衣服,可以尽情地玩,可以不写作业,可以和家人聚在一起”。接着欣赏作品,欣赏的同时让学生展开想象,这时老师准备好道具,如灯笼、对联,气球、擀面杖,面粉、鞭炮等。让学生到讲台或在座位附近表演。学生们表演得非常好,他们任意选择道具,有的模仿包饺子,有的模仿擀饺子皮,有的模仿拜年,有的模仿要压岁钱。有的模仿搬板凳挂灯笼。有的模仿放鞭炮等,表演得生动形象,课堂气氛很活跃。
选择革命历史歌曲
“音乐欣赏教学是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欣赏,培养学生健康的情趣,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情操”。特别是通过对我国民歌、民族器乐的欣赏,使学生热爱祖国民族音乐文化,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如: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时,结合中国人民抗战胜利六十二周年,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欣赏教学时,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去享受欢乐,感受痛苦,去激情地歌唱。一旦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当中,就能唤起他们的爱国热情,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学习生活的愉快,英雄行为的可敬可佩,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心灵的净化。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选择艺术性高、知识性强、德育含量高的曲目,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技能得到提高,思想品德得到进步,使他们德育与艺术同步发展。
实践说明,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他们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家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的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形成对生活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尤其是增加了学习音乐的信心。
在教学不断探索中,一堂好的音乐欣赏课往往会给人们一种艺术享受和深深的记忆。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迅猛发展时期,音乐教师任重而道远,需要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改进、摸索与尝试、改变陈旧的音乐教育观念,并舍弃不利于音乐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把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学模式引入课堂,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使音乐教学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做有益的探索,为音乐欣赏课彰显更强的优势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