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龙多山石刻造像的特点

时间:2024-11-10 15:36:1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ღ 对于中国来说,自唐代以来,各地石窟众多。多是存在与西北和中原内地,然而位于重庆龙多山上的石刻以形式多样而新颖,具有众多独特的地方特色而文明中外。龙多山石刻作为数千年来保存下来的石刻艺术,其精湛的石刻技术及众多的石刻内容让游客流连忘返,本文就主要从龙多山石刻的造像特点入手,便于让更多的人了解到龙多山石刻造像的艺术美。

【关键词】 石刻造像 题材、艺术表现 雕刻手段

龙多山造像龛窟大多是小型浅龛,与安岳及大足石窟相比,无论是整体规模还是造像形制都普遍较小,龙多山造像内容多见净土宗题材。并且龙多山的石刻造像群由各个朝代发展而来,因此,在石刻的造型、服饰、装饰、窟型等方面都展现了各个时期的特点,既体现了历史的传承,也展现了不断的创新,最终并构成了龙多山石刻鲜明的地方特色。不再像中原那样表现正统的佛教色彩,而是更具有生活化、情趣化的表现。如阿弥陀佛及弥勒佛造像很多。

1 引言

2 龙多山石刻的文字特点

自宋元以来,龙多山便是文人学士探幽仿古之所,众多名人他们在此铭刻诗文、题名纪游,他们仰慕先贤,在此雕凿佛像,在现存的唐宋元明各代题记中大约有一百余段,可以堪称为石刻文字中的艺术瑰宝。实为石刻文字中的瑰宝。ツ据清代金石学家缪荃孙著录于《艺风堂金石文字目》中的有37段☢,张森楷《合川县志》收录有77段。其内容大多都是的游记类的石刻,但是现如今由于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的影响,石刻大多遭到腐蚀,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据资料显示,这些石刻碑文的字体大多以正楷为主,但部分石刻碑文中也有行书、行草和篆书等多种字体,这些石刻字体铿锵有力,楷书规矩整齐、行书端正平稳、行草是介于行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可以理解为行书的草化和草书的行化、篆书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这些字体的大小不一,小的3cm左右,大的120cm左右。

其石刻文作为龙多山文化载体之一,是在石头上书写的龙多山文化。文字记载的龙多山文化,是客观的龙多山文化。研究龙多山石刻的特点,其应该充分的重视龙多山的石刻文化☪。摩崖造像与碑刻相结合,形成“长廊式”石刻群,碑刻区有书法作品百余幅,包括诗词、联文,以描摹景色和抒情为主,年代久远,多为明清时期的作品。现如今,由于自然、社会、历史原因的影响,龙多山的石刻资源遭到极大的破坏。而且目前也时刻面临着被各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破坏的危险,因此,应该对龙多山石刻多加保护 。

3 对传统大佛题材增加了新内容

在龙多山的石刻中,阿弥陀佛及弥勒佛的造型普遍较多。龛内以菩提树、莲花、化生、瑞兽等内容表现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妙生活,宣传了净土宗的教义。龙多山造像装饰纹样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如佛后的葫芦形背光,由尖桃形头光和圆形身光相接合,内饰莲花、圆璧、锯齿、弦纹、连珠纹等,十分华丽美观。数量不多的帐形龛,饰有流苏、华绳、璎珞、连珠等纹饰、再衬以飞天,显得飘逸而灵动。龙多山造像莲座形式多样,颇具美感。这些特点都是中原石刻佛像中不具备的特点。现如今,龙多山石窟造像大多剥蚀较为严重,现代信徒对很多造像进行了彩装、补塑,致使造像本来面目不存,而彩装技术的低劣无疑对这些造像进行了二次破坏。

4 石刻造型中具有生活情趣的艺术表现

重庆地区石窟造像不同于中原地区,在表现方面深受当地的地域色彩的影响。♛总体来说,龙多山的石刻因布局严谨,构图饱满,多人物造型,且小者小如豆粒,栩栩如生而受到广泛的青睐,并且其石刻的雕刻手法多种多样,石刻表现场景繁多,展示的器物比较丰富,不仅反映出了唐代雕刻的高超技艺,并且对研究唐代的乐器、建筑、服饰、舞蹈、装饰等方面都提供了重要的形象资料。除此之外,龙多山的石刻对西方极乐世界的表现是不遗余力的,在雕刻中融汇了夸张的手法去描绘生活中的场景:华丽的楼阁、参差错落的亭台楼榭、弯弯曲曲的栅栏或者是在林间翩翩起舞或在云端展翅翱翔的孔雀、鹦鹉、共鸣鸟和飞天;以及悬于虚空不鼓自鸣的琵琶、拍板、圆鼓、编钟等乐器,都营造出聆听天堂之中风吹鸟鸣、雅乐齐奏、歌舞升平的感觉。虽然不同石刻的具体表现不同,但是都及其胜勇传神把当地的地方特色表现出来,龙多山的石刻把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净化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不仅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还充分的表现出了佛教题材中的净土世界,宣扬了净土的教义。在石刻图像中雕刻莲花花童,这些花童神采各异,有静坐在莲台旁,有相互追逐嬉戏,有的面壁而跪,有的攀于栏边,莲花花童有的包裹在荷叶中间,有的在莲花中前露头脚,甚是可爱。并且莲花和荷叶的处理惟妙惟肖,把莲花雕刻成莲花宝座,这些多重元素不仅提升了石刻造型的神圣意境,而且对其本身的塑造也是一次巨大的雕刻艺术的提升,从而把万物横生的物象与以极乐世界的神秘烘托到了极点,既体现了生活的情趣,同时也使得信徒和观众都被这一氛围所深深的感动与折服。

在龙多山的石刻造型中,多姿多彩的生活情趣吸引众多游客止步,同时也把净土教的教义宣扬到极致。在这些洋溢着生活情趣的石刻中,最容易让人沉浸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同时也正是这朝气蓬勃的石刻让人们感受到了当时石刻艺术的精妙绝伦,其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在昭示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文献:

[2]范小平.四川崖墓石刻人像造型艺术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06(02).

[3]龙红.大足石刻艺术之世俗生活美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8(07).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