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WL与体位排石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余结石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和研究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结合体位排石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余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45例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余结石患者, 均采用ESWL结合体位排石进行治疗, 根据结石所在部位不同调整体位, 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 本次45例患者首次ESWL治疗后结石全部粉碎, 随访半年, 无一例患者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 复诊结石排净率为97.8%。结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结合体位排石能够有效提高残余结石排净率, 针对残余结石部位不同进行体位调整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肾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体位排石
经皮肾镜碎石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一种肾结石治疗手段, 但由于肾脏结构的复杂性, 易发生术后结石残留的问题, 已被临床所重点关注。体外冲击波碎石属于新型的肾结石治疗方案, 具有安全可靠、效果显著、无痛苦的特点, 在临床应用上取得了广泛认可[1]。作者近年来尝试采用ESWL结合体位排石方案治疗经皮肾镜碎石术后残余结石,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3 观察指标 随访半年, 对患者的首次碎石效果及复诊情况进行统计。
2 结果
本组45例患者ESWL治疗后结石全部粉碎, 成功率100.0%。随访半年, 无一例患者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 ฒ复诊发现1例上盏结石患者存在残留, 但患者无明显症状, 予以观察治疗, 结石排净率为97.8%(44/45)。
3 讨论
肾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 肾结石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 如果不能及时清除结石, 则易发生感染和肾功能损害, 因此需尽早治疗。目前肾结石治疗以微创手术为主, 经皮肾镜碎石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 但从临床文献[2]和实际工作情况来看, 经皮肾镜碎石术后结石残留率较高, 分析原因主要包括:①肾镜下视野范围较小, 加上出血造成的冲洗液颜色加深导致视野模糊, 造成结石清除不彻底;②采用俯卧位手术, 会对患者的呼吸及循环系统造成影响, 灌洗液外渗、灌洗液吸收等因素也限制了手术时间, 一些较大结石清除不彻底, 造成残留;③肾盏口较小的患者, 肾镜通过困难, 导致结石残留。
目前ESWL以安全可靠、效果显著、无痛苦的特点成为治疗肾结石的首选方案, 但在治疗残余结石方面却应用较少, 主要是由于治疗残♋余结石的排除率较低, 分析其原因, 则主要是由于肾脏结构复杂, 肾结石不能顺利排出, 容易形成残留[3]。
肾盏颈作为结石排出的必经之路, 各项解剖学指标都和结石的排出密切相关[4]。根据流体力学原理, 结石所在部位的尿液流出阻力与盏半径呈负相关, 而与盏颈长度呈正相关, 这些客观因素是不可避免的[5]。而体位排石则是根据肾脏解剖结构特点, 通过体位的调整来主动减少排石阻力, 甚至将重力变为排石动力。上盏、中盏结石患者, 在进行立位排石和健侧卧位排石时, 能够利用自身重力使结石更易进入肾盂, 从而滑入输尿管排出体外;下盏结石患者采用健侧卧位臀部垫高或肘膝位排石的方式, 能够使结石通过肾下盏颈进入肾盂、输尿管, 再排出体外。治疗中发现, 部分患者的结石进入输尿管, 引起轻度积水, 此时结合体位排石效果更佳。需要注意的是, 在进行体位排石前, 嘱咐患者多饮水, 尽量憋足尿 ヅ, 增加肾盏颈的直径, 便于结石排出。
从本文研究数据来看, 本组45例患者ESWL治疗后结石全部粉碎, 成功率100.0♀%, 进一步肯定了ESWL的疗效。随访半年, 无一例患者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 虽然复诊发现1例上盏结石患者存在残留, 但患者无明显症状。ESWL结合体位排石能够有效提高肾结石排净率, 减少碎石次数, 提高安全性,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ESWL结合体位排石能够有效提高残余结石排净率, 针对残余结石部位不同进行体位调整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条件。
参考文献
[4] 戴奇山, 何朝晖, 何永忠, 等.经皮肾微ษ造瘘治疗肾切开取石术后复发肾结石.中国内镜杂志, 2006, 3
(12):300-301.
[5] 龙永福, 郑晓斌.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开放手术后肾输尿管上段复发或残余结石. 医学临床研究, 2008, 9
(25): 1644-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