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的影响

时间:2024-12-26 13:27:5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7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 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给予早期康复干预,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伤残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及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伤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康复干预能有效改善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预后, 减少伤残, 促进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早期康复干预;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预后

病毒性脑炎是小儿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主要表现为高热、躁动、抽搐或意识障碍等神经性症状, 一般可自行缓解, 预后普遍较好[1, 2]。不过, 急性重症病毒性脑炎会造成患儿脑组织严重损伤, 引起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影响日后生存质量。研究表明, 早期给予科学、有效的康复干预能有效改善预后, 促进康复。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均经体征、脑电图、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且符合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全部患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发热、抽搐等, 其中32例伴肢体功能障碍, 14例伴锥体外系症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中男25例, 女15例;年龄4个月~11岁, 平均年龄(5.1±2.5)岁;对照组中男24例, 女14例;年龄5个月~10岁, 平均年龄(5.2±2.4)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综合治疗, 包括:①给予退热、降压、镇静及营养等对症支持治疗;②密切观察患儿病情, 尤其是生命体征出现异常情况时立即处理;③保持呼吸道通畅, 出现呼吸道堵塞时反复叩击背部促进痰液排出;④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尽早介入到患儿及家长心理护理中, 缓解其不良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态;⑤健康宣教。患儿出院前给予家庭健康宣教, 内容涉及用药、心理调节、活动训练及饮食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干预, 具体如下。

1. 2. 1 针灸干预 针对神经系统程度选取对应的皮层刺激区:意识障碍者, 取额中线、顶中线;肢体功能障碍者, 取对侧顶颞前斜线, 顶旁1、2 线, 颞三针;失语者, 取患侧优势半球头皮语言诸区;听觉障碍者取晕❤听区;视觉障碍者取视区;精神障碍、智力低下者, 取额五针、颞三针。

1. 2. 2 穴位药物治疗 主穴取神庭、头维、本神等, 运动区取百会、廉泉、合谷;语言区取风池、哑门等。注射药物有维生素B1、B12、乙酰谷酰胺粉针等。

1. 2. 3 肢体功能干预 急性期以翻身和按摩为主, 翻身每3小时翻1次, 保持患肢功能体位及体位变换, 同时定时对患肢进行按摩。按摩时动作轻缓, 以患儿感知舒服为度。肢体运动时以被动为主, 幅度不宜过大。开始自主行走时, 可在有人搀扶的情况下先迈开健侧, 再缓慢迈开患侧, 采取口令指挥的形式有节奏的迈步;采取听音乐、朗诵、唱歌、读书等形式训练认知和语言功能;自主穿衣、刷牙、洗脸、吃饭等内容训练日常生活能力。

1. 3 评价指标 ①记录并比较两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及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时间;②随访预后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ฒ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及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分别为(1.32±0.21)d、(8.20±1.31)d和(8.72±2.14)d;对照组分别为(3.42±2.17)d、(13.32±3.22)d和(16.32±1.30)d, 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儿伤残发生情况比较 随访3个月~1年, 其中观察组出现伤残4例, 发生率10.0%, 其中语言障碍2例, 行为异常1例, 肢体功能障碍1例;对照组出现伤残11例, 发生率28.9%, 其中语言障碍6例, 肢体功能障碍3例, 行为异常1例, 智力低下1例。两组伤残发生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 P〈0.05)。

3 讨论

病毒性脑炎会引起脑实质弥漫性破坏, 最终引起脑缺血、缺氧, 使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造成致残。研究发现, 通☼过干预轴突的再生、树突的“发芽”机制以重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集团, 有助于实现部分受损后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 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3]。早期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过多地集中于临床医学治疗, 忽视康复干预, 而临床实践证实, 早期引入康复干预计划对预防和改善功能障碍和残疾有积极的作用。

早期康复干预实质是对受损神经元施加条件性刺激, 重建破坏的反射弧, 进而实现功能重建, 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目前, 早期康复训练内容主要分为针灸、按摩、定期肢体功能训练等, 针刺头穴、腧穴等头部、督脉、阳经对应的神经机能, 促进新的突触和神经形成。头针长期静留能起到锻炼和加强大脑皮质活动的作用, 从而使神经系统兴奋性和反应大大增强;针对肢体障碍、意识障碍、听觉障碍、语言障碍等进行系统性的干预, 对巩固干预效果、促进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本组资料显示, 较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观察组意识障碍恢复时间、颅神经障碍恢复时间及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时间均明显更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早期康复干预对改善小儿病毒性脑炎效果更为突出。另外, 观察组伤残发生率为10.0%, 远低于对照组的28.9%,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早期康复干预更能改善预后, 提高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文胜.早期针刺结合现代康复对重症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针灸临床杂志, 2011, 23(12):13-15.

[2] 翟红印, 韩东伟, 苏春娅.肌肉功能定位穴位注射治疗脑性瘫痪双上肢障碍临床观察.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0, 16(5): 461-463.

[3] 孔慕贤.早期康复干预对重症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的影响.全科护理(下旬版), 2013, 11(3):790-791.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