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哈贸易对中俄贸易的启示(1)论文

时间:2024-12-26 04:26:5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简称中俄)的经贸关系发展一直滞后于“中俄睦邻友好合Ⓐ作”和“面向21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两国间进出口贸易额此前一直处于低谷徘徊。这已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深切关注,因为中俄经济合作是“中俄睦邻友好合作”的基本内容,长时间在低水平上止步不前为这种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巩固带来消极影响。

与此同时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简称中哈)的经贸额却节节上升,已见两国经贸关系良序发展端倪。对近年来中哈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层次分析,不仅可为中哈经贸关系的持续正常发展进一步把握方向,而且还可为眼前中俄经贸关系如何打开局面提供思考线索和借鉴。

一、近年中俄贸易状况与中哈贸易发展趋势比较 据有关资料,近年中俄年贸易额一直徘徊于60亿美元上下,且我国向俄罗斯出口商品的结构层次一直未摆脱初级化状态。尽管近两年来中俄年贸易额有过近百亿美元的峰值提升,也是因为这期间我国向俄增加了图-204客机等特殊订货(俄罗斯《晨报》2002年8月6日)带来的短期进口效应,我国对俄的出口并无明显增加,出口商品结构一如既往。

我国年外贸总额在四千亿美元以上,俄罗斯也在一千亿美元上下,而两国间的年外贸总额却停留在不到百亿美元的水平上,这与两个确立了睦邻友好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的毗邻大国(一个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一个是世界上国土最广的国家)的实际地位远不相称配。 表一 1997年至1999年我国对俄出口商品中低附加值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的比例表 1997年 1998年 1999年低附加值产品(轻纺等日用消费品、食品等) 79.6% 81.3% 77.1%高附加值产品(高技术产品及机电产品) 7.5% 6.3% 9.9% 我国向俄罗斯出口的商品大多为日用消费品及食品等低附加值产品。

据有关资料,自1997年至1999年,我对俄出口商品中低附加值产品(轻纺等日用消费品、食品等)ฒ和高附加值产品(高技术产品及机电产品)的比例如表一。从表一中可见,高附加值产品还未超过我对俄出口总额的10%,由此可见,我对俄的出口商品结构还处在较低级的发展阶段,出口商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属于劳动密集型的出口模式。

近两年来,尽管俄对我出口的机电产品有所增加,但我对俄的出口商品的这种比例并无明显变化。 据俄方有关资料,从1997至1999年,高技术产品及机电产品在俄进口总额中占的份额分别为35.1%、35.1%、和32.1%。

这表明,俄罗斯急切需要进口高技术产品及机电产品,但大多从别的国家进口了。俄由中国进口的高技术及机电产品仅占这类进口总额的1.3%,可说是微乎其微。

而一个能在两年内将自己的“神州号飞船”三次送入地球外层轨道,并准备将宇航员送入太空的我国是有能力将自己的高新技术产品投放国际市场的。《日本经济新闻》的一篇题为“中国制造的高技术产品市场占有率急剧增大”的报道(《参考消息》2002.8.18)说:“在电子、信息等高技术产品领域,中国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在急剧增大。

据日本经济新闻社调查,中国有八种产品居世界产品占有率的首位。……中国生产的DVD机在世界市场的占有率从1999年的15.9%增加到2002年的54.1%,急剧增加两倍多,估计手机也将从9.5%上升到27.8%,均占世界首位。

笔记本电脑从0.1%增加到11.7%,在紧紧追赶台湾和日本。……在空调、彩电等家电方面中国过去就占有首位,今天仍维持着最高的市场占有率”。

这就是证明。 那么,为什么在我国对俄罗斯的出∞口贸易中的商品构成与我国在世界上总的出口商品构成相差如此之大,中国的高新技术产品怎样才能叩开急需高技术产品的俄罗斯大门?分析一下近年来中国和哈萨克斯坦的贸易发展,或许会得到一些启示。

同为独联体国家的哈萨克斯坦在同一时段与我国的经贸关系呈现出另一番持续上升景象,看一看由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局得到的哈萨克斯坦1995-2001年中哈贸易进出口额资料: 表二 1995-2001年中哈贸易进出口额时间序列单位:百万美元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哈国向 297.0 458.9 442.2 382.1 473.1 670.3 655.5中国出口哈国由中 34.7 35.8 46.6 50.6 81.6 154.0 169.2国进口 资料来源:由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局直接向作者提供(注: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局于每年三月份提供头一年的统计资料,本文中的数据均为2002年三月份后获得,是截至目前为止的最新资料,2002年的资料需待到2003年三月后才能得到。) 中哈贸易进出口额时间序列拟合处理图示: 附图 图一 表三 止于2008年哈由我国进口商品额及哈向我国出口商品额预测 单位:百万美元年份 2002年 2003年 2011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哈向我国出口 701.18 755.80 810.41 865.02 919.64 974.25 1028.87商品额预测值哈由我国进口 218.04 292.57 392.56 526.73 706.76 948.32 1272.44商品额预测值 经拟合优度检验,对哈由我进口的时间序列而言,以指数曲线拟合最优;对哈向我出口的时间序列而言,线性函数拟合最优(二方程及相关系数r见于图一)。

哈国向中国出口额时间序列的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为正值r=0.8637;哈国由中国进口额时间序列的指数曲线拟合为正指数,表明了哈国向中国出口额的时间序列及哈国由中国进口额时间序列都是上升序列,拟合方程表示了两者的上升规律,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哈国向中国的出口额在起伏中呈总体上升趋势,其2001年的出口额(6.555亿美元)是1995年(2.97亿美元)的2.2倍:哈国由中国的进口额呈加速上升特点,有迎头赶上之势,2001年的进口额(1.692亿美元)是1995年(0.347亿美元)的4.88倍。

由柱状图可看出,在中哈进出口贸易中,对中方而言存在着明显的贸易逆差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从哈萨克斯坦大量进口矿产和能源资源所致,这点将在后文加以讨论。但近年以来哈方由我国的进口额比出口额的增长幅度为大,两者的差额在快速缩小。

1995年出口额为进口额的8.56倍,2001年减少到3.87倍,这种减少趋势还将继续下去。据作者预测(见表三),5年之后,即2007年哈向我国出口商品额和哈由我国进口商品额将基本达到平衡,2008年我向哈的出口额将会超过哈向我的出口额,到时贸易总额为23亿美元(中哈进出口总额趋势函数为y=309.1e[0.1386t],r=0.9008)。

由以上可做出结论:1995年以来,中 哈贸易在节节上升,发展势头强劲,发展前景十分乐观,与近年中俄贸易的状况明显不同。中哈贸易也曾有过低谷徘徊,为何它能在短短的几年内从困境走向持续增长?从下面的讨论中或许可以悟出一些道理,并由此可为当前中俄贸易如何走出低谷带出一线思考。

二、近年中哈进出口商品结构分析 1.哈萨克斯坦由中国进口的商品结构分析 把1995-2001年哈萨克斯坦由中国进口的商品分为低附加值商品,如服装、鞋类、粮食、肉类、食品、原皮、棉纱等,和高附加值商品,如高技术产品、机电类产品,又如通讯器材、精密仪表、机械设备、化工产品、贵重及稀土金属等。两者比较,会发现低附加值商品份额(商品额除以当年商品总额得到的百分比)表现出快速下降趋势,而高附加值商品表现出快速上升趋势。

表四和表五就是按照这种划分由哈萨克斯坦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哈萨克斯坦1995-2001年中哈贸易进出口额资料整理出来的: 表四 1995-2001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由中国进口的低附加值商品所占份额表NO 商品名称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1 服装、服饰和布成品 16.70 15.00 4.90 6.90 5.90 4.50 3.002 鞋类,保暖靴罩及类似产品 2.03 1.36 0.20 6.79 23.19 2.80 2.743 专用布料,花毯,刺绣品 2.40 1.65 0.19 1.08 1.84 1.78 0.874 粮食,肉类,食品,酒茶 19.42 8.0 20.49 7.41 3.74 1.15 0.565 棉花,棉纱,原皮,羊毛 2.69 5.05 0.54 0.09 0.08 0.24 0.09 合计 43.24 31.06 26.32 22.27 34.75 10.47 7.26 低附加值商品年度总额美元值y与时间(年度)t两组数据的回归系数分析求得,其相关系数为负值r=-0.84。这表明1995年-2001年此类商品额呈下降趋势,其下降规律为y=44.29-4.86t。

表五 1995-2001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由中国进口的高附加值商品表所占份额表NO 商品名称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1 机械类产品 20.50 22.00 15.40 24.50 13.30 28.10 31.902 石油及石油化工产品 2.98 0.10 0.39 0.75 4.42 9.14 12.153 其它化学产品 0.14 0.12 0.14 0.77 3.77 7.80 6.804 贵金属、稀土金属化合 0.36 1.2 11.49 3.47 0.46 6.75 5.05 物,放射性元素产品5 陶器 0.48 13.54 20.66 13.46 12.60 6.56 4.536 化肥 8.04 11.57 4.73 3.967 光学器材,精密仪 0.76 5.02 2.00 1.12 0.30 3.55 2.88 表,医疗品械 合计 25.22 41.89 50.08 52.11 46.42 66.63 67.27 由高附加值商品年度总额美元值y与时间(年度)t两组数据的回归系数分析求得,其相关系数为正值r=0.9113,这表明1995年-2001年此类商品额呈上升趋势,其上升规律为y高附加值商品=6.14t+25.379。综合以上两方面,可得出结论:1995-2001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由中国的进口商品额处在结构优化中,其表现是:低附加值商品年度总额在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的同时,高附加值商品年度总额呈上升趋势,如图二所示。

图中折线分别为1995-2001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由中国进口的高附加值商品和低附加值商品年度总额的时间序列的图像。 如用多项式进行拟合,可分别得到拟合度更高的如下表达式: y高附加值商品年度总额=-0.059t+1.3812t-10.646t+36.922t y低附加值商品年度总额=0.2102t-4.0241t+25.868t-67.975t+89.921 它们的图像见图二。

由图可知,这两条曲线对实际的动态趋势反映得更为逼真,这两个公式可分别用作高附加值商品年度总额和低附加值商品年度总额的短期预测。 附图 图二 可以得出结论:哈萨克斯坦由中国进口的商品结构呈明显优化趋势,是近年中哈贸易的显著特点。

一般来说,低附加值商品属劳动密集型商品,是低层次商品;高附加值商品属技术密集型商品,是高层次商品。因而低层次商品份额降低,高层次商品份额上升,是出口贸易档次的提升。

这表明近年来中哈贸易正经历着由多年来的低级化状态向高层次的转变。 2.哈萨克斯坦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结构分析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向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中原有大路商品份额急剧下降,能源资源商品份额快速上升。

九十二年代初至九十二年代中抢手一时的羊毛、化肥、棉花、原皮等大路商品贸易额在九十二年代后期一直下滑,其中化肥最具有代表性(1995至2001年所占的出口商品份额逐年依此为:13.91%,10.35%,3.52%,0.88%,1.23%,0.16%和0.19%)。羊毛、棉花、原皮的出口商品份额从1995年的15.4%、3.98%、7%分别降至2001年的0.12%、0.0001%、0.62%。

以上商品的年度份额总和的下降趋势见图三。羊毛,化肥,棉花,原皮等的总计值按负指数规律为:y=104.85e-0.6698t急剧下滑。

附图 图三 1995-2001年羊毛,化肥,棉花,原皮等的总计趋势图 相反,黑色金属、铜、石油、铝等资源和能源物资贸易总额快速上升,由1995年的42.7%上升到2001年的93.59%,依附一条对数曲线y=25.976Ln+46.243摆动,六年间在1995年的基数上增加了2.2倍,上升到2001年的93.59%,在由哈向中国出口物资中呈压倒之势,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图四所示: 附图 图四 1995-2001年金属及能源商品份额总计趋势图 近年来,黑色金属尽管起中有落,落了又起,但总体上升,一直占哈 向我出口的重头,于1996年、1999年分别占哈向我出口额的66.52%和60.47%,高达三亿零五百万和两亿八千六百万美元,这是由于新疆八一钢铁厂因炼钢需要从哈萨克斯坦大量进口废钢及大量进口铁矿砂所致,成为造成中方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前已叙及,这种差别正在快速缩小,并趋向进出口平衡)。

在看到这一点的同时,应该看到进口废钢和铁矿砂为八钢带来的巨大企业效益。自2000年开始黑色金属份额趋于下降,至2001年降至43.48%,仍超过1995年的36.23%,在1995-2001年哈萨克斯坦向中国出口的金属及能源的商品份额中占据第一位。

但由于铜、石油、铝及贵稀金属等的出口额快速上升,金属及能源资源商品在总体上仍呈上升势态,如图四所示。要特别指出的是其中铜、石油、铝及贵稀金属等重要战略物资商品由哈向我国出口额持续大幅提升是一个明显特点,1995年这四者的总额为6.5%,2001年达到50.1%,按正指数曲线陡峭上升,猛增7.7倍。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丰富的国家。用出口以石油为主的能源资源和矿产资源换取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急需资金,已被视为实施其《2030》规划(注:《2030》规划是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拉扎尔巴也夫于1999年提出的振兴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战略,即至2030年要使哈萨克斯坦成为一个富裕的强国,是以总统身份对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公民的许诺。

)的重要经济战略措施。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和西部大开发急需能源和资源补充。

这充分表明中哈两国贸易关系是互利互惠,互补双赢的。

三、关于中国与俄罗斯经贸如何走出低谷的思考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是山水相连的邻国、中国与俄罗斯同样是山水相连的邻国,俄罗斯与哈萨克斯坦都是矿产资源和能源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都是世界上重要的石油输出国,中哈贸易中能办到的事,中俄贸易中也应能办得到。那么,中哈贸易近年发展到底对中俄贸易走出低谷徘徊提供了什么启示?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对哈向我国出口商品的时间序列再作一个深层次的分析: 首先看到,石油出口额上升速度最快,从1995年的0.12%上升到2001年的15.15%,短短六年中上升了126倍,在哈向我出口的资源和能源等战略物资中跃居第三位,创上升速度之最。

下面是由哈向我出口的两类重要战略物资石油和铜的出口总额的增长趋势(附数表)比较图: 附图 图五 石油和铜的出口总额的增长趋势比较图 石油的增长潜力远较铜为大,有二者的趋势方程可看出: 铜的趋势方程为Y=2393.6e[0.6274x];石油的趋势方程为Y=137.76e[1.0774x]。 在由哈向中国出口的商品中,重要战略物资铜和石油自1995年以来都是上升很快的,且铜在2001年所占的额度24.84%超过了石油所占的额度15.15%,排在黑色金属之后,居于第二位。

但该趋势图表明,石油的增长后劲将超过铜,尽管二者都是按着正指数曲线上升,但铜的上升势头远不及石油。2001年铜的进口份额是1995年的13.36倍,而石油却为126倍。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增长势头和潜力?这要到实际发生着的过程中找原因。 里海被称为“第二个波斯湾”、“21世纪的世界能源库”,潜伏着巨大的石油开发和出口潜力。

在环里海油田占有一席之地的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是一个石油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其探明的石油储量为80~220亿桶之间,地质储量在950~1170亿桶之间。哈萨克斯坦石油生产的90%可供出口。

自九十二年代初以来,我国石油需求剧增,石油短缺日益严重,1993年进口石油7000万吨,从而跨入石油进口国的行列,国家石油安全和拓宽石油进口渠道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于是就有了1997年我国在哈萨克斯坦阿克纠宾斯克濒里海油田的国际招标中面对国际竞争强手,一举中标之举。

接着在扎纳若尔和肯基雅克两个大油田投资3亿多美元,占了为期20年的油田开发股份的60%。当时哈萨克斯坦向外公开发行的重要石油杂志《哈萨克斯坦石油与天然气》曾就此以醒目标题“阿克纠宾斯克石油的中国之路”发表文章,对此事称赞不已。

这一曾令欧美为之震惊的举措使中国资本一步跨入中亚。此后,中哈两国贸易结构的优化调整和贸易额的节节上升趋势都可视为其后续效应。

这是因为: 1.油田开发直接促使了高技术含量的机械产品由中国向哈萨克斯坦出口 中方占有百分之六十的油田开发股份,中国油田开发设计院得到了编制扎纳若尔大型凝淅油气田和肯基雅克盐上油田及盐下油田开发方案的编制授权以及编制上亿美元投资的油气处理厂扩建和新建工程项目设计授权。油田开发中的钻采设计及油田地面建设设计中均大量采用我国国产设备,于是中国的优质油田开发设备,石油钻井设备,采油设备,油气处理设备就进入了中方参与控股油田的采购清单。

近年中国向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出口商品中机械设备一项呈大幅上升势态,正是源此而来。扎纳若尔和肯基雅克油田地区内冬季气温常在-40℃以下,在各油田开发设计方案中都配有保温设施,以保障油田在寒冬能正常开展工作。

在肯基雅克油田注热蒸气站设计方案中注明采用中国某型号锅炉(注:见《肯基雅克油田盐上中侏罗统稠油油藏注热蒸气站设计方案》,中国新疆石油管理局油气设计院,1999年11月。)。

这促使了中国的保温设备和水暖设备进口哈萨克斯坦,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汇总的海关货物报关单资料,2001年我国向哈萨克斯坦出口的锅炉,水暖设备及机械配套一项就占了25.2%的份额,而此项商品在1995年仅占8.5%。对外的石油投资又以购买设备的形式回到了投资者的手中,同时还促进了对外商品出口档次的升级,这就是我们在中哈贸易中所见到的情况。

具有高技术含量的中国钻井机械设备在哈萨克斯坦中哈合资油田上的出色效率吸引了中亚其他国家将油田设备定单投向了中国。贸易额为5300万美元(四川省2002年最大宗的成套设备出口创汇)的五套数控电动钻机已于2002年8月从四川德阳启运土库曼斯坦,还有十套乌兹别克斯坦的订货紧接在后就是明显的例证(注:新华网成都8月21日电(记者冯昌勇)《四川石油钻机受中亚国家青睐》。

)。 2.石油投资对中国向哈萨克斯坦出口高新技术产品产生了连锁带动 中国油田开发技术即具有高技术含量的油田开发设备,在哈萨克斯坦沿里海油田的成功亮相改变了中亚国家对中国技术和中国机电产品的成见看法,经营技术产品的中国公司跟着得到了认可。

中国石油投资犹如开路先锋,使一个个中国的实业集团接踵开进中亚,站稳脚跟。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进入哈萨克斯坦带动了一大批国内名家企业集团,如华为集团公司、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铁路对外运输总公司、乃至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等等随后步入中亚,在哈萨克斯坦的首都纷纷设立办事机构,摆开架势,开拓市场。

2001年华为集团在哈萨克斯坦中标,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电信器材、通讯设施从而批量在中亚登场。在阿拉木图的商店里堂堂正正地摆着海尔空调、长城彩电、熊猫冰柜等中国名家品牌,与欧美品牌并列而毫不逊色。

历史上,中国商品就是靠着令世人赞叹的质量才得以穿越浩瀚的中亚直达欧洲,走出了通向 世界、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留下了千古辉煌。可以说,“丝绸之路”就是中国商品的品牌,就是中国商品的质量。

在九十二年代初期,只图牟取暴利不顾商品质量的双方“倒爷”刺激了伪劣商品的非法生产,并将其带入中亚,既损害中亚广大用户的利益,又极大地败坏了中国商品的名声(注:1993年原新疆工学院徐仲平教授去中亚讲学,目睹这种情况,写下了《中亚已成多国市场,抗争需要对策》。1994年,他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大会书面发言,为改变这种状况发出了呼吁。

见参考文献。),使中国商品一时成了劣质商品的代名词。

中国名家品牌闯入中亚市场挽回了中国商品的品牌形象,改变了中亚用户对中国商品的迷误观念,使人们重新端正了对中国商品的认识。中国商品被摆在地摊上冷落街头的景象已成为历史长河中的一个短暂的插入镜头,被抛在了后头。

中国商品的知名度提高了,在中亚市场的国际竞争力自然稳定,当然也就提高了中国高技术、高附加值(双高)产品对哈萨克斯坦的出口份额。中俄贸易中,也存在着“倒爷”败坏中国商品的名声的问题,使中国商品在俄罗斯一时也出现信任危机,对中国商品的质量持怀疑态度,影响到中方出口额。

这里也不难看出中哈贸易经验对中俄贸易的借鉴作用。 COSCO这个跻身于世界远洋航运企业前三甲,以远洋海运为主要业务的中国特大型远洋运输集团,从远洋来到了远离海洋的欧亚大陆腹地,2000年3月份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自己在中亚的代表机构,这件事在中亚引起困惑和震动。

急于寻求出海口的哈萨克斯坦人经过短暂的困惑不解很快领悟到了它的现实含义。中国人的全球化运作思维将海运和陆运联系了起来,海陆联运不仅大大扩大了中国外贸进出口业务的吞吐量,而且还为中亚提供了大流通量的出海通道。

哈萨克斯坦运输杂志《主干线》就此发表题为“中国公司开拓哈萨克斯坦货运市场”的署名文章,评论说COSCO进驻中亚表明“经济的高速发展正在促使中国人寻求新的进出口途径”。哈萨克斯坦是一个典型内陆国家,似乎在COSCO将海运和陆运连接起来的战略举措上看到了通向海洋的希望。

对COSCO的全面介绍表现出了他们对这个与世界上160多个国家的1200多个港口有着货运联系的中国公司的兴趣。对此,文章指出,“很明显,中国是我们共和国最重要的邻居之一,许多专家倾向于将中国通道作为哈萨克斯坦的优先选择”。

一个规模庞大的哈萨克斯坦铁路改造计划正在热烈酝酿中,中国公司有望中标。中哈贸易的更大发展是指日可待的。

已经十分清楚,近年中哈贸易额逐步上升,出口商品结构逐步优化正是因为它受到了油气开发投资的驱动。贸易的提升需要驱动力,按照现代国际贸易的“优势竞争理论”,一个处于工业化过程中的国家要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它的出口贸易要经过这样三个艰难的驱动阶段:要索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

可以说,中哈贸易正处于由要索驱动阶段到投资驱动阶段的过渡。这就是近年中哈贸易额得以逐步上升,出口商品结构得以逐步优化的深层次原因。

油气战略与客观上存在着的中哈两国在经济上的互补性及地缘关系优势相碰合,打开了中哈贸易的局面,中哈能源合作是中哈贸易额增长的启动器。投资产生滚动效益,油气资源开先,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等随后步入中亚开发投资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它的本身。

可以说,石油投资是开拓,他打开了中哈贸易关系的新局面。人们在谈论“现代丝绸之路”。

“现代丝绸之路”的内涵是什么?中哈贸易的近年发展已经对此作了回答,即资本商品带着高技术产品和经过现代创新的优质传统商品沿古丝路西去,油气资源及其他资源由西而来,这就是“现代丝绸之路”的内涵,古丝路在今天有了新的含义。在古丝路上不再是缓行的驼商队,而是畅流的油气管道和满载现代商品快捷的铁路和公路运输。

俄罗斯有着得天独厚的油气资源,仅其西伯利亚就被人将其与波斯湾、里海地带共同称作世界三大油区。俄罗斯正在实施以石油振兴经济的“东向油气战略”,俄罗斯东部地区(含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油气地质储量分别为349.29亿吨和110.49万亿立方米。

探明储量只分别为地质储量的7.9%和7.3%,可见开发程度极低,开发潜力巨大。中俄油气资源合作已引起两国具有远见卓识的专家和有关公司的注视,对此两国高层领导也在频频接触会晤。

古“丝绸之路”的后代,中华大地的炎黄子孙在今天不仅能给西去东来的古“丝绸之路”赋以新的内涵,还应该开拓出一条北去南来的新的现代“丝绸之路”。 中俄经贸如何打开局面?或许这就是近年来中哈外经关系发展所能提供的最为重要的借鉴与启示。

当今国际经济正经历着全球化过程,“经济因素在国际关系领域里的作用大大超过人们的估计,全球经济以相互依存的趋势明显加强。安全合作与经济竞争在国际关系中成为两个并行不悖的特点”。

我国与俄罗斯的地缘经济中的互补性日趋明显,两国油气资源项目合作是必然趋势。眼下处于酝酿启动阶段的中俄油气合作项目不仅会使我们得到新的油气资源来源,填补我国越来越大的油气资源缺口,而且会为中俄贸易注入新的活力,使中俄贸易摆脱头几年的低谷徘徊局面,从低谷走向持续增长,达到应有高度。

我们应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总结当年在哈萨克斯坦濒里海油田投标的经验,,以当年的气派和远见卓识参与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投资。我们占着地缘优势,应该说,比之当年在中亚,天时地利对我们更为有利。

中俄油气资源合作成功,中俄油气管道铺设之时也就是中俄商路畅通之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将会与两国间的睦邻友好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趋于同步,使二者得到良性互动发展。

[收稿日期]2002-10【参考文献】 赵华胜.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与中俄关系[J].《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三期,总第四期. 韩立华.中俄经贸关系中的商品结构问题[J].《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四期,总第一期. 杨忠强.中亚石油与中国[J].《俄罗斯研究》,2001年第一期. 徐仲平.中亚已成多国市场,抗争需要对策[C].199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七届三次会议大会书面发言,1998年收入《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文选》,中国书籍出版社. А.ХАСЕНОВА.中国公司开拓哈萨克斯坦货运市场[J].《МАГИСТРАЛБ》,2002年第五期。 倪世雄等.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388页,2001年7月.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