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保障扶贫
实施保障扶贫,各地主要是通过落实低保等政策,保障农村缺乏劳动能力的“蓝卡户”贫困群众的基本生活。
而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却另辟蹊径,在落实好国家“政策兜底”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产业兜底”,让“蓝卡户”贫困群众同样有机会、有路子脱贫致富,最终实现啃下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因地制宜选对路子♪
――一村一个特色产业,点燃“蓝卡户”脱贫梦想
数量不大、难度大,这是吉州区扶贫攻坚面临的实际。
是的,吉州区贫困人口数量并不多,2014年仅有5500人。因为,吉州区是市中心城区所在地、吉泰走廊的核心区,用老百姓自己的话说,“稍微勤快点、有点头脑的,都能赚得到钱,不至于贫困。”
那为何说难度大呢?
经过精准识别,该区发现劳动力缺乏、重大疾病、残疾,是当地贫困人口的主要致贫原因。更重要的是,因老弱病残致贫人口占总贫困人口的70%以上。也就是说,该区七成以上是“蓝卡户”。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要建立和完善扶贫兜底机制,‘输血’和‘造血’并重,确保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区委书记徐明思路清晰。
“输血”,吉州区毫不含糊。一方面,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使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完善低保、医保等制度,保障贫困对象的基本生活。
扶贫攻坚,难就难在如何帮助贫困户实现自我“造血”。吉州区的选择是――立足实际,着眼长远,不是一个产业搞到底,而是突出“一村一品”,从本区重点发展的优势高效产业中选择适合各贫困村、及其所在乡镇发展的扶贫产业,以“产业兜底”开启“蓝卡户”造血功能。
2014年,该区率先创新扶贫机制,组织87个区直单位、300余名党员干部对19个贫困村,开展“每户贫困户一名干部、一个农民合作社或产业帮带人、一万元资金结对帮扶”的“三个一”结对帮扶精准扶贫工作,为广大贫困户配上强有力的“脱贫保姆”。
长塘镇赵塘村贫困户刘之梅,因病丧失体力劳动能力。在帮扶单位区委政法委结对帮扶干部的引导ด和倾情帮扶下,他开始走上养牛增收的路子。不到一年时间,就从3头小牛仔发展成5头母牛了。“养牛一年出栏,一头至少可以赚4000块,养母牛效益更好,每年可以卖几批小牛仔,现在已经有4头挂了胎。”刘之梅ว对养牛很满意,“让我靠自己也能有收入了,不用坐吃山空。”
一村一个产业基地或一个专业合作社,点燃全村贫困户的脱贫梦想。目前,全区19个重点贫困村村村都发展起了“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因村施策找准办法
――一村一种发展模式,“不让一户贫困户在小康路上掉队”
长塘镇陈家村委会贫困户养牛创业基地的30头肉牛就快要出栏了,村干部指着栏里健壮的肉牛告诉记者,“一户贫困户一头牛,刨去所有开支,贫困户户均至少可增收3000元。”
该村28户贫困✈户,除2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自己发展了产业外,其余26户几乎户户都是缺乏劳动能力的纯低保户。靠他们自己,根本没有能力发展产业。怎么办?
村干部发挥重要作用。在区扶贫和移民办区等挂点单位的帮扶下,该村瞄准劳动强度不大、市场好、效益高的肉牛养殖产业,组织26户贫困户组建了养殖技术专业合作社,把贫困户精准扶贫资金集中捆绑使用,由村干部入股共同组建养牛创业基地,并负责集中采购、集中饲养和管理,让贫困群众户户都能受益。
像陈家村这样,以产业直补资金,捆绑集中发♂展产业,带动没有产业发展能力的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这只是吉州区扶贫产业发展模式之一。
村里有专业合作社的,就充分利用合作社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扶贫模式;村里有龙头企业的,就巧借企业“导航”作用,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
因村施策,找准办法。无论哪一种模式,吉州区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积极引导广大贫困户通过资金、土地、劳务入股等方式加入专业合作社,或自主发展产业等方式,走上脱贫之路。
充分利用省级每年10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吉州区紧紧围绕绿色蔬菜、井冈蜜柚、花卉苗木、肉牛养殖、休闲观光农业等主导产业,支持贫困村建立各种扶贫产业基地,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带动贫困户参与富民产业,实现增收致富。全区先后建成兴桥镇钓源、长塘镇案前等8个井冈蜜柚基地,樟山镇大江边等3个蔬菜基地,以及兴桥镇袁塘、樟山镇赤塘的花卉苗木基地等产业基地40个,发展井冈蜜柚5000亩、蔬菜3000亩、葡萄1500亩、油茶1500亩。
“产业兜底”,让吉州区的贫困群众享受到了不一样的保障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