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应贴近读者,远离市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真正让我们欢欣鼓舞。讲话发表后的第二天,一上班,我们就组织杂志社全体人员认真学习,深入讨论。大家精神振奋,信心倍增,既为文学事业重新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而高兴,也让我们完全不用再为杂志自身的生存而担忧了。近几年来,文学刊物市场化的口号,成为压在我们头上沉重的石头,让我们非常担心刊物能不能坚持下来,人员会不会失业下岗,老无所依。讲话给我们吃了定心丸,引起了我们的强烈共鸣。个中滋味,一言难尽,只谈两点最强烈的感受。
首先,讲话彻底厘清了文学与市场的关系。
文学绝不能做市场的奴隶。总书记这句话,当然是对文学界说的,但又绝不仅仅是给文学界说的,更重要的,这首先是给文学生态以外的社会各界包括各级政府说的。市场与文学绝不是主仆关系。市场不是万能的,只能在自身领域内发挥作用,绝不能超出它的范围,绝不会创造出高贵的精神产品。市场没有取代文学的能力,过去没有,现在没有,今后也注定不会有。市场所承担的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责任与文学所承担的创造精神财富的社会责任截然不同。文学不是创造物质财富的产业,考量文学存在意义的标准只能是社会效益而绝非经济效益。用经济效益去要求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可笑的短视的文盲行为。在任何社会里,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都是并行不悖的。在当代作家中,真正有条件通过市场手段获得生存的作家毕竟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根本不具备进入市场的条件。如果非要他们闯市场,那么,其中大多数人只能放弃文学,离开文学。同样,拿经济效益去考量纯文学期刊,就好比要求一名铁匠去给病人做手术一样,既好笑,更可怕。任何一个正常的理性的社会,都不会这样做。文学是构成完善社会必不可少的要件之一,它所发挥的作用,是再强大的市场都无法取代的。在当下中国现实社会中,文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承担着抚慰人心,化解戾气,阻止人心解体、社会分化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引导人们不断追求真善美,是教化人心的无可替代的载体与工具。
其次,讲话指明了作家、作品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讲话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近年来,我们在编辑《延安文学》的过程中,实际上,正是按照总书记所倡导的那样,关注最广大的底层人民,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关注他们的生存现状与个人命运。我们经过长期的探索与思考,确立了“接地气,重写实,有暖意”的办刊理念。其中,“接地气”是最为重要的。“接地气”就是贴近人民,贴近生活,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生动地表现他们的生存状况,抒写他们的爱恨情仇,抒写他们的悲欢ก离合,与广大♂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像柳青、路遥一样,双脚紧紧踏在大地之上,与人民建立起血肉相连、水乳交融的关系。我们在发稿时,从不考虑作者的名气,大量选用的是名气不大的作者们关注基层群众现实生活,为他们代言,反映他们的心声的作品。我们把作者大致分为都市学院派和基层写实派两大类。都市学院派大多生活在大城市或高等院校,身上具有很多优点:很高的天赋,足够的才气,阅读量很大,掌握了娴熟的写作技巧与方法,有很好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有一些虽不是独立思考但也比较流行的小思想。他们唯一的缺点就是不接地气,从想象出发,回归到想象,云里雾里,虚无缥缈,高高在上,莫测虚实。他们的很多作品都可以发表,但发表以后不会产生多大的反响,读过以后给读者留不下什么印象,绝大多数连人物名字都记不住,更不要说其他了。相比之下,基层写实派有很多缺点,天赋与才气不够,眼界受到局限,写作技巧不老到,文笔或生硬或稚嫩或粗疏而不圆润,驾驭语言的能力有限,但他们最大的优点就是接地气,有扎实的生活体验与积淀,他们的作品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与曲折生动的故事情节,读后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我们½在用稿时尽量刊发基层写实派的作品,虽然这大大增加了我们的工作量,但大家乐此不疲。
当下,都市学院派作家已经具备了写出经典巨著的所有客观条件,唯一需要的就是深入生活,深入基层,贴近现实,贴近读者,到人民群众中来,了解人民群众的呼声,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写出更多更好的能够与广大读者产生长久共鸣的优秀作品。
贴近读者,远离市场,是当今中国作家取得成就的最基本的条件。真正有志于创作出精品力作的作家,理应深入生活,到人民群众中来,了解他们,熟悉他们,为他们代言,为他们呐喊。这既是广大读者殷切期望,更是我们身处的这个伟大时代对作家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