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为何很“脆弱
新学期伊始,有关中小学生“极端事件”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2月21日,长沙县中南小学12岁男生刘客忘了到学校报到,怕被父母责骂,离家出走;当地星沙中学13岁女生戴丹婷,因寒假作业没做完,2月22日离家出走至今未归;2月23日晚西Σ安中学高三学生林嘉文(一个高中生,一边在备战高考,一边出版几十万字具有学术分量的著作,已出了两本专著,被称为史学奇才)在家里跳楼自尽。
事实上,这种中小学生走极端的事件,近年越来越多。这些孩子怎么了?我们应该怎么看?请听――
光明老师说:
小小少年,竟然“脆弱”至此,令人心痛,更值得人们去反思。只因忘记了到学校报到或者因为寒假作业没有做完,就“毅然”选择了离家出走。让家人牵挂、老师着急、同学惊恐,实实在在的不合适。
那么,到底是谁让我们的孩子变得如此“脆弱不堪”呢?是学校、家庭,还是我们社会上诸多不ศ良的教育风气?在我看来,恐怕都兼而有之。
首先,校方失职。许多人认为,作为学校和老师,他们的主要职责就只是向孩子们传授文化知识,其实不然――韩愈《师说》有云:师者, 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其实仅仅是其中的“授业”而已。但让学生自小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这才是孩子们将来能够健康成长、成 才的关键,也是学校教育最应该履行的职责和精髓所在。而我们现今的学校还注重这些内容吗?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一点没有。我曾经面向自己的学生说过“我的学生很少走极端”。我曾推荐学生反复读《怎样跌得有ฅ尊严?》并 ヅ交流,正面谈挫折谈失落,我觉得,应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风雨有个思想准备。
其次,家长失责。为人父母者,大都对自己的孩子溺爱有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尤其是在过去的独生子女时代,这已然成为了家庭生活当中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密关系的常态。然而,作为父母,我们有多少人能够想到,如此溺爱的结果会是什么?为什么有那么多家长一提起自己的孩子就会唉声叹 气,感叹自己的孩子“不懂事”?其实,岂止是孩子们“不懂事”,依我个人来看,真正不懂事的首先应是我们的家长。十二三岁的孩子,自己不敢下楼去超市买东西,遇到一点点小小的问题要么是不当回事,不懂如何去应对,要么就是太当✈回事,寻死觅活、离家出走,这难道不是我们的家长给惯出来 的“毛病”?难道不是我们家长只看成绩、处处包办的结果?
再次,教育失衡。中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发展到今天,尽管在硬件设施上有了“革命化”的进步与大幅提高,但在软件的配备上却很难让人满意。片面追求升学率,处处以成绩论英雄,盲目恶性竞争,这些都注定了我们的中小学教育难以体现出其应有的“智慧”,在“教书”与“育人”中出现“失衡”。分数不仅仍然是学生的命根儿, 更是诸多授课老师的命根儿,因为学生考试分数的高低很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工资与奖金的多少,甚至对他们的评优、晋级都有影响。
真心希望,这几起出走、自杀事件的发生能够惊醒我们的学校、家庭,以及教育部门,加以反思,给孩子一个更均衡健康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