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孤独及其笔下的孤独者
【摘 要】 文章阐述了鲁迅性格落寞、孤独的发展轨迹:生发期、发展期、高潮期、消解期思想嬗变,但鲁迅却仍固守自身对于中国社会和人生一贯秉持的敏感气质、怀疑精神、忧患意识和孤独情怀。阐释了鲁迅笔下人物的孤独,例如“狂人”“单四嫂子”“孔乙己”“夏瑜”“祥林嫂”“魏连殳”“涓生”等这些文学形象无不于孤独中透显出深深的悲凉。鲁迅极有分寸的调侃笔法,在对其言行的描述背后,体露出深深的同情。体悟到作者深挚的关切,透显出一代文豪的“责任意识”“渡人情怀”。
【关键词】 鲁迅;孤独;笔下;孤独者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在考察巨擘鲁迅的思想嬗变及其凸显表征时,我们常常有意或无意地绕开或遮蔽、误解或曲解他的孤独及其笔下的孤独者,并且于这方面缺乏系统审视和扎实探究。文艺心理学强调:文学乃著者内心情感、价值理性外化、展示的呈现物,任何作品无不深度关涉作家的内在冲动、思想脉搏。概言之,孤独情结是生发、激荡鲁迅创作深层欲望而信念持守的一种强大内驱力,“内因是变化的条件”。
一 シ、鲁迅的孤独
1、鲁迅一生踽踽独行 ฎ
2、鲁迅孤独意识的纵向考察
(2) 发展期。发展期即自“幻灯片事件”(1906年1月)至《新生》杂志创办受挫(1907年夏)。“幻灯片事件”让鲁迅深入骨髓地感受到国人极度麻木不仁而极端震怒、无比愤慨,而《新生》杂志流产导致鲁迅对“将来的好梦”顿生破灭感、灰心感、失望感。接下来,一腔热血的鲁迅,素怀慷慨激昂的浪漫主义英雄气慨,欢呼辛亥革命成功,而革命的结果却朝着所热望的相反方向发展,一切如晚清。此情此景,致使鲁迅的孤独意识再一次得到了强烈显现。此时,鲁迅一方面对过去一切重新审视、深刻反省,同时也沉溺于“读佛经”“钞古碑”之中。
(4) 消解期。消解期即自约于20年代中后期接受马克思主义“普照之光”生发思想质变,至1936年10月19日去世。彻底革命性和严格科学性兼具的马克思主义让鲁迅的“进化论”便“因此轰毁”,开始“以为惟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使得先前那种近于封闭式的强烈的孤独意识有所式微、消解、淡化,但并未烟消云散。认知之维,鲁迅借用马克思主义“放大镜”“显微镜”,而精神之维,鲁迅却仍固守自身对于中国社会和人生一贯秉持的敏感气质、怀疑精神、忧患意识和孤独情怀。
3、正确认识鲁迅的孤独
古今中外“伟人多寂寞,圣贤 ﭢ常孤独”,鲁迅更甚。鲁迅的孤独并非与生俱来,儿时的他也曾有过天真烂漫的梦境。鲁迅的孤独从一开始就绝非个人的患得患失或怀才不遇,而是源于他对人、对事、对社会、对国家的深透体悟、清醒认知和渡人情怀。鲁迅正是在“黑暗”与“虚无”、“孤独”与“悲凉”、“希望”与“绝望”的彷徨、纠结中走向孤独,完成了自身作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的人格塑造、精神超越。一言以蔽之,鲁迅是孤独的、忧愁的巨人,孤独乃其气质、精神。“孤独,是忧愁的伴侣,也是精神活动的密友。”(纪伯伦)
二、鲁迅笔下的孤独者
1、鲁迅笔下的孤独者扫描(以写作时间为序)
(1) 《狂人日记》里的狂人。鲁迅1918年4月Ⓐ撰写《狂人日记》,里面的狂人之所以是孤独者,最重要的原因即,狂人的所有认知都是孤立的、单个的、惟一的,没有人认同他、理解他,甚至也无人曾思考过、正视过同样问题。“吃人”二字在狂人那里是个焦虑、焦灼和抓狂的恐怖命题。不过,“狂人”更是一个孤独到极致的清醒者。
(2)《明天》里的单四嫂子。鲁迅1918年6月撰写《明天》,里面的单四嫂子虽是个庸常之辈、普通凡人,但内心却充盈着无法排释的孤寂、深入骨髓的悲伤。这种孤寂基于一个“突发事件”即“唯一的活着Σ的动力”儿子死去,导致她精神世界崩坍而内心极度悲凉。单四嫂子是孤独的哀伤者。 (3)《孔乙己》里的孔乙己。鲁迅1918年冬天撰写《孔乙己》,里面的孔乙己是一个寂寞者、孤独者,他的被嘲讽、被戏弄是因为世人无人明白、理解他不愿流俗、不肯“世俗”的内心世界,而只是从庸常的、功利的角度看待他。不被认知和理解的他,只有在咸亨酒店里和小孩子们说说话,顺便炫耀一下回字有几种写法。
(4)《药》里的夏瑜。鲁迅1919年4月撰写《药》,里面的夏瑜是一个孤独的清醒者。夏瑜是孤独的,“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不独红眼睛阿义不理解革命的道理、作用,他的亲人同样读不懂他。亲叔叔举告他,“果断”把他推向断头台,母亲更不理解他,还为他的死而羞愧难当。
2、正确认识鲁迅笔下的孤独者
鲁迅一生以他冷峻的语言、犀利的笔法和深刻的思想在小说里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跃然纸上的典型孤独者形象,比如,那些挣扎在黑暗社会底层的平凡、义愤而又不幸的人们,又如,那些眼见得社会吃人的种种现实却无力改变的有一定思想觉悟的清醒者,等等。这些文学形象无不于孤独中透显出深深的悲凉。在这些孤独者的身后,是一张密密、厚厚的、不透气的黑网,织就这黑网的,正是那腐朽的、落后的、黑暗的时代和那时代中众多麻木的心灵。纵观鲁迅小说里的孤独者,他们无不显示着“孤独”或“反孤独”的生命冲动。一方面,“孤独”是这些孤独者所体现的一个永恒话题,同时,从一个个内向抑郁的孤独者身上,我们清楚看见著者鲁迅,作为一个先觉者的高尚情怀。
3、鲁迅描写孤独者的凸显表征
(1)超越现实而深具思想性。鲁迅描写孤独者,往往更注重人物个人命运,并将其置于现实的历史境遇和客观环境中,既超越现实,又兼具哲理寓言色彩。像《祝福》里的祥林嫂,她本人虽不具有任何思想和理论的天赋、水准,但严酷的现实遭遇却逼迫她不得不去思考关于灵魂有无等“高大上”问题。小说将祥林嫂一步一步引入孤立无援的愁苦境遇中,在现实的无情打击下,发出撕裂心灵、触及灵魂的呼号、质问,作品显示出极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2)悲悯情怀而深具感染力。鲁迅描写孤独者,常于冷峻中、“无情”中暗含关爱、温情,彰显出浓郁的悲悯情怀、爱人意识,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穿透力。比如,对孔乙己的刻画,我们看到鲁迅极有分寸的调侃笔法,在对其滑稽言行的描述背后,体露出深深的同情。又如,对阿Q、吕纬甫、爱姑和魏连殳,无不让人于冷峻的笔法和深入的剖析过程中,细细体悟到作者深挚的关切,透显出一代文豪的“责任意识”“渡人情怀”。
【参考文献】
[2] 鲁迅.呐喊・自序[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 鲁迅.鲁迅文集・灯下漫笔[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0.
[4] 鲁迅.鲁迅文集・狂人日记[M].长春:吉林摄影出版社,2000.
[5] 鲁迅.鲁迅全集第四卷《自选集》自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