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云端的雷达兵

时间:2024-12-26 03:37:19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瑟瑟冷秋,沿滇西南陡峭蜿蜒的盘山路向海拔2475米的成空驻滇某雷达站挺进,就如盘旋攀升在与世隔绝、云雾弥散的天境。透过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仰望山巅,傲然旋转的雷达天线被稠得像粥一般的浓云密锁。曾在这个雷达站当了5年指导员的成空雷达某旅副政委王晓东说,周围世居的苗、瑶、傣、哈尼等8个民族的群众,充满诗意地称难露真容的雷达兵是“住在云端的人”。

人在天线转,站在情报通

默念着“云在头上飘,雾在腰际绕,五里不同天,四季穿ธ棉袄”的“兵谚”登上原始森林深处的雷达阵地,扑面而来的阴湿被云雾裹挟着飞快浸入骨髓。走进官兵宿舍,地砖上密布着一层返潮的水珠。每张床上虽都铺着特配的电热毯,但被褥摸起来好像能挤出水,挨近床板的褥子上泛着霉点。晾衣房里,挂了半个月的衣服还满是湿气。旅训练参谋ღ付江说,他在雷达站当操纵班长时,潮湿的床板下竟长出一簇晶莹的小蘑菇。

凝望云朵,婀娜多姿。可每年要和官兵亲昵300天以上的云雾,却给常年担负边境雷达情报保障和红河峡谷低空目标警戒任务的雷达兵们带来了难以想象的考验。这盘桓不散的潮气,让风湿性关节炎悄悄厮咬着官兵的身体,也侵蚀着金属兵器。线路、电缆容易短路,电机极易烧坏,锈斑、青苔稍不留神就长上天线、电机和雷达方舱。为与潮气抗衡,官兵们摸索了特殊的维护方式――及时更换容易发霉腐烂的线路,定期用电吹风除湿除尘,裸露的线路用硬塑管包裹起来,擦拭天线时用纱布蘸上机油,就像擦一层“隔离霜”……

云雾缠绕着森林,依恋着官兵,也引来了避雷针都无法抵挡的雷电。在山上固守了12年的代理报务排长、上士方崇来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经历――2010年5月的一天,方崇来去换班,一阵顶空雷陡然炸响,电火花随即“噼里啪啦”地叫唤着闪烁,指挥室门前一棵千年古树瞬间被劈倒。方崇来奔进指挥室,只见两名战士蹲在木椅子上坚守着岗位。

在这个常年担负着二等战备值班任务的雷达站,每名官兵都深知,正是因为这云雾,过往飞机极易偏航,分分秒秒都要小心。每名官兵都牢记着站魂:人在天线转,站在情报通!

守在这里就得奉献,守在这里必须奉献

云雾在雷达阵地肆意缭绕,严实地遮掩着太阳,像坏脾气的孩子一样随时挥洒着阴雨。1997年7月,雷达站经历了1975年成立以来最大的一次塌方。泥沙、巨石、枯木从阵地向山下盘山公路滑坡100余米,跨越两级公路。官兵们的“运输线”被生生斩断,油料和生活必需品只能靠手搬肩扛。站长张伟刚、指导员王晓东带领官兵挖山清道。大型机械上不来,官兵们用手刨,一锹锹挖,硬是用了整整半年时间,终于打通了道路。因衣服洗了干不了,等道路打通,所有官兵的迷彩服都成了可以立正的“泥盔甲”。而半年前就已经批准休探亲假的指导员王晓东,这时才带着满手厚实的老茧踏上了回家的路……

被雨水冲刷的还有安在半山腰的水泵――官兵们的“生命水源”。因雨季漫长,水泵口常被淤泥草棵堵塞,大家每隔几天就要穿越绵延2公里多的原始森林去水泵房清理一次。2001年初夏,技师丁新勇带着操纵员方崇来和另一名战士去清理水泵,完成时天已经黑了。森林里古木苍天,纵横深邃,能见度不足一米,他们磕磕绊绊地摸索着攀爬,等一身泥水一身伤地摸回连队,已是深夜。还有一次,官兵们抬着数百斤的水泵去更换。山坡陡峭得几乎垂直,粗大的木质藤本盘根错节,地上又全是稀泥,行走十分不便。官兵们有的托,有的扶,有的背,沿着崎岖山脊慢慢下滑,等水泵抬到地方,官兵们全都累瘫了。有个战士第二天早晨醒来才发现,身下竟压着一只吸饱了自己血的蚂蟥。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我们的坚守更精彩

云雾阻隔着外面的世界,却也引来无数珍贵的朋友。雷达站位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阵地ฃ周围保留着鸡毛松、鹅掌楸等650万年前至200万前年的热带特有物种,还栖息着众多珍稀濒危重点保护兽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每当大雾浓厚的夜晚,官兵们总能听到动物撞击窗玻璃的声音。雷达站的灯光,就像它们归巢的航灯。遇到撞晕的动物,官兵们会把它“请”进屋取暖,缓过来再放归森林。对撞伤的动物,官兵们会细心地为它们包扎伤口。阴湿的森林里最多的是蛾子,曾来采撷标本的专家说至少有上百种。成都电子科大毕业的国防生、指导员邹承杰比划着说,最大的蛾子有手掌那么大,晚上只要一开灯就密密麻麻地爬满一窗户。

一年酷夏,雷达站技术尖子、操纵班长付江担负战备值班任务时,突然发现雷达屏幕上出ฑ现了两个奇怪的飞行目标,从几十公里外的边境向境内缓缓移动。根据速度、回波和航向航迹,付江迅速判定属性上报上级指挥所,为决策提供了准确依据。为提高目标跟踪的连续性和准确性,在云雾缭绕的阵地上,付江做了30余本笔记,研究出了巧算雷达天线俯仰角的简单公式,使连队训练成绩远远超出其他连队,“付江公式”很快就在全团推广。付江♪还琢磨出了快速测报法、提高测报准备率两项成果。近年来,雷达站摘取了“空军基层建设先进单位”、“军事训练一级单位”等数十项荣誉,成长了十余名团以上干部,被驻滇雷达某旅官兵称为“云雾中的黄埔雷达站军校”。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