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空间表现形式的艺术
摘要: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一种以纸张作为主要媒介进行创作的镂空艺术形式。庞书麟创作的大足石刻艺术剪纸以大足石刻造像为母体进行再创作,而非对其造像真实的再现。庞对其人物造型特征进行归纳,把三维空间转换成二维空间,形象不再具有强烈立体感而更具平面性,富有装饰效果。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构成艺术形式,是一种把立体造型艺术转化为平面装饰艺术的表现艺术。在剪纸艺术发展面临重重困境之际,可喜的是庞为剪纸艺术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发展的新路。
关键词:大足石刻;民间美术;剪纸;转化;构成
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是一种以纸张作为主要媒介进行创作的镂空艺术形式。剪ค纸艺术历史悠久,在农村流传广泛。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是剪纸中最为常见的题材。每当逢年过节或新婚喜庆之时,人们用鲜艳的剪纸把节日气氛渲染得喜庆吉祥,体现着百姓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盼,剪纸也彰显出其独特的民间艺术魅力。
剪纸艺术在中国☃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女红是我国传统女性完美的一个重要标志,剪纸因此也成为女红的必修课。农村妇女继而成为从事剪纸创作的主要群体,她们从母亲、婆媳或姐妹那里学习到剪纸的花样和技巧,口口相传、代代沿袭,没有约定俗成的套式和一成不变的图样,却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创造或自由发挥。这种特殊的民间教育传承方式,使中国剪纸艺术形式在二千多年以来绵延不断,并得以成熟和发展。
大足石刻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也是中国石窟艺术杰出代表之一,被业界认为“可与云冈、龙门鼎足而三”。大足石刻造像注重雕塑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是洞窟造像向摩崖造像方向发展的佳例。在造型上,以线造型,线面结合。璎珞蔽体、飘带满身、花簇珠串、玲珑剔透,其造型装饰味较浓。在立体造型的技法上,运用写实手法兼以夸张互补,摹难显之状,传难达之情,对不同的人物赋予不同的性格特征,务求传神写心。ซ庞书麟创作的大足石刻艺术剪纸以大足石刻造像为母体进行再创作,而非对其造像真实的再现。庞对其人物造型特征进行归纳,把三维空间转换成二维空间,形象不再具有强烈立体感而更具平面性,富有装饰效果。有些作品根据作者构思主题的需要,把不同龛的造像或图样进行组合或移植,形成新的剪纸图样,其形象别致却又不失造像的原有的特征,其作品写实和写意兼而有之。如《马首明王》、《吹笛女》、《风伯雨师》、《养鸡女》等作品。庞还对其造像中衣纹、山石、云彩进行取舍提炼,简洁而又概括,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构成艺术形式,是一种把立体造型艺术转化为平面装饰艺术的表现艺术。它改变了传统剪纸直接表现生活原型的惯用方式,而更具形式意味,是表现艺术的艺术,是一种新的剪纸艺术表现形式。其代表作有《卧佛》、《九龙浴太子》、《牧牛图》、《千手观音》、《飞天》等。
中国剪纸艺术主要在民间成熟发展,有着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源于南派剪纸的大足石刻剪纸艺术却介于民间美术和学院美术特征之间,二者特征似乎兼而有之。其作品纯朴中见高雅,具象中见抽象,而这恰恰是庞书麟剪纸艺术的可贵之处和高明之处。在剪纸艺术发展面临重重困境之际,可喜的是庞为剪纸艺ว术的发展探索出一条发展的新路。大足石刻剪纸90年代以前多次在全国、省市美展中参展获奖,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到现在书籍装帧、插图,大足石刻景区参观券、旅游纪念品、包装盒袋、信封、餐馆筷袋等实用领域还在广泛使用,得到专家及大众普遍欢迎和认可,拓宽了民间美术的实用功能。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农村生产生活习俗的改变和电脑技术的日新月异,导致剪纸发展的生存空间日益缩小,剪纸艺术形式的单一化更使剪纸的发展举步维艰。剪纸艺术逐步淡出人们的视线。当我们在担心民间美术会逐渐走向消亡,极力保护民间美术得以继续发展的同时,庞书麟剪纸艺术的尝试和探索对中国民间美术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