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国际航运中心之比较

时间:2024-12-26 01:57:1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伦敦

伦敦是老牌金融和航运中心。16到18世纪英国逐渐发展了其以贸易为主的经济模式,并且建立了海运霸权。与贸易与航运相关的行业在同一时期蓬勃发展:保险业、法律仲裁、报纸媒体以及金融业。这些行业都为英国的贸易服务着,直到三百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是能够在伦敦切身体会到这些行业对英国经济以及世界经济的影响。

早年的大批海外殖民地使得英国的金融机构、司法仲裁机构不仅在英国,在大部分英联邦国家都继续沿用着英国的体制,为伦敦的金融航运中心的国际地位提供坚实的基础。

船舶经纪业的重心在今天也还是在伦敦,例如大宗散货的市场,主要是在亚洲,但市场也还是跟随着伦敦的市场时间走,足以体现市场的惯性以及伦敦在航运市场中的地位。

新加坡

做为®英联邦的一员,很多体制与伦敦十分相似。新加坡作为一个建国不到60年的国家,国土面积不足800平方公里(大约为上海面积的1/9),经过飞速的发展,现在成为全球重要金融、港口、航运中心。新加坡的经济依附于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放缓的时候必然受影响,但其还是以超平均的速度增长着。

新加坡作为港口城市,港口国家,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安全的环境,稳定的政治形式,稳定的经济发展,这些都让新加坡吸引国际航运公司。

Capt Mrityunjay Dhawal,APMT项目管理总监:如果看靠泊次数与频率,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忙的港口。不仅是因为船舶需要装卸货物,更是因为港口提供的各种服务。优越的地理位置,船只 ヅ不需要绕道其他码头去获取服务。

虽然贸易量本身大都不在新加坡,但很多公司还是在新加坡建立亚洲区域的运营总部,这得益于其政府的支持政策、透明的监管机制、高效经济的税收制度。同样的原因,与航运相关的服务业也都在新加坡设有运营机构。

香港

在贸易方面香港的定位为通往中国大陆的大门,在金融、法律等方面,作为前英属地区,其大部分体系也建立在英国的传统制度上,执行着英国的仲裁与市场规则,这样的一个市场吸引了很多的经营商。现在在政治上香港向大陆靠近,市场竞争方面,南有新加坡、北有上海,两者在金融和航运方面都与香港成一定程度上的竞争关系。

Capt Pappu Santry,NEPA项目与投资公司常务董事,认为这一功能被过度强调了✔,香港应该并且可以更独立的发展其航运中心的ซ位置。在我建立了NEPA Project服务的六年里,我一直都是定位公司为:立足于中国的大门口,放眼于中国及其以外的市场。 与其竞争者新加坡相比,除了稳定的政策、透明的市场,香港的货币与美元直接挂钩,航运市场是美元市场,减少了货币波动的风险。但是香港的稳定是依靠于大陆。而新加坡的发展并不依附于另一个国家,新加坡有更大的自由度去发展其航运经济中心。

上海

在上海的时间似乎还太短,还有航运圈里太多的地方要去体会。在这里我们有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有广阔的腹地,但是我们也需要一个平衡的、全面发展的航运生态系统。这里有一个“非完全”统计的航运系统单:

・船东/船舶管理与运营

・船级社/船舶检验与注册

・金融/法律/保险

・经纪/代理

・教育

・当地政府/港口当局

・其他配套设施和相关的组织

航运是一个国际化的行业,即使各国都有一定程度cabotage protection。资金和人才是任何市场和行业必须的要素,资金和人才一样,流向给其最高回报的地方。为资金,我们需要建立稳定、透明、强大的运营环境:金融/法律/保险系统。为人才,我们需要为其提供ฃ发展的空间,舒适的生活方式。

假设我们问一个国际投资商:你是否会把你的资金投在中国,如果他的生意是和中国贸易相关的,他的答案一定是肯定的。如果他的生意不是直接和中国贸易相关,我很难想象他会把公司开到中国。首先我们的货币还不能自由兑换,以我们的现状我也没有自信说我们的体制比其他的航运中心更透明。

假设我们问一个国际航运人(中国国籍或者非中国国籍):如果工作机会都相等,你是否会考虑在中国生活工作。这个问题就复杂了。除了收入以外,他需要考虑自己的未来在业内的发展,家人是否能在国内(或者上海)得到很好的照顾-医疗社会服务,子女是否有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不一定是海运方面的教育)。每个人的情况都不同,如果我在这里为真正国际化的人做一个大胆的泛泛的回答,我相信大多数人在中短期都愿意在上海发展,但是对长期生活发展持观望态度。

如果以上的猜测与评论在一定程度上是准确的,那么我们上海离真正的国际化航运与金融中心还有一定的距离。克服这个距离不仅需要我们航运界航运人的努力,更需要我们提高改进我们的大社会环境。

我们的起点是中国巨大的贸易量,如果我们就满足于这样的状况,那么上海已经做得很好了。如果我们希望成为国际航运业的聚集点不只是中国的,那么我们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起点。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