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村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5-01-13 22:45:37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 要]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小学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既有自己优势,也有一些局限性。教师应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潜心开发课程资源,整合学科知识并走进社会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做好评价引领,以提高农村语文综合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农村 实践 思考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一种综合性的、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以问题为中心,将社会生活的综合性内容以及学生关心的话题组织起来,通过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来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将综合性学习纳入语文学习的范畴,旨在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基于对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笔者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一、加强农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优劣势分析

为了能有地效落实农村小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我们有必要对农村学校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优劣势进行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兴趣强烈。农村学生,除了常规课外,语文活动相对较少,因而有较强的兴趣。

2.质朴勤劳。农村孩子从小接触田地,很早跟随父母下地干活,养成质朴勤劳的品格。

3.文化古朴。农村文化是社会最本真、最原生态的文化因子,农村学生身处其中,受到影响。

4.资源丰富。学生能够经常与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自然现象打交道,观察和思考的视角、积累的素材和城市孩子有很大不同。

(二)劣势分析

1.重视程度不够。受功利思想的影响,大部分教师把语文综合性学习看成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可学可不学的,这淡化和削弱了综合性学习应该作为“必修”的地位。

2.资源意识不强。农村教师由于受自身素质与学校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学习活动过度依赖于语文课本,将教材中的内容作为开展学习的唯一凭借,缺乏课程开发意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3.学习能力低。农村学生因多种原因,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组织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相对城里的孩子来讲都比较弱,从而导致教师不愿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这样形成了越不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学生的能力越低的恶性循环。

4.走出校门不易。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时需带着孩子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但这受到 “安全问题”的制约。学生走出校门的规模与范围日趋缩小,导致有些活动方案无法充分实施。

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与特点分析

农村小学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农村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组织下,在对农村现实生活环境进行自主体验的基础上进入语文生活,对相关的语文主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完成对农村现实生活的认识和语文知识的重新组合,建构新的语文知识图式,达到让学生主观能动地运用语文的目的。

对照2011版语文新课标中关于各学段综合性学习的目标要求,我们不难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综合性,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和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和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方面;二是实践性,它强调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密切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架起了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

三、农村小学有效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策略

教师应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等,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依照学生不同的个性,和学生一起确定不同的学习主题。教师要善于发挥每一位学生的长处,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获得应有的发展。

(一)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师生“双主”地位不可忽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1.凸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教师的组织与指导对活动的成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积极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勇敢地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实现个性的自主发展。在强调学生自主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对学习活动的服务、组织与指导。这是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

如“读报和剪报”这一综合实践活动为,学习目标是: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了解报纸的种类,选择适合儿童阅读的报纸;了解报纸的版面设计,对阅读内容进行筛选,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阅读和剪贴本的使用,积累素材,加以实践并运用。这一活动的预期收获是引导学生喜爱读报并学会制作读报剪贴本;学会有选择性地精读与略读;通过读报,学习一些新词语。而要得到这一收获,离开教师的指导学生是难以自我取得的。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潜能。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实施过程中,我们应努力让每个学生在愉快的心态下参与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教师可利用教材提供的内容进行启发引导,打动学生的心灵。例如,《泉城》《九寨沟》《田园诗情》《槐乡五月》等课文都和环境有关。教学时,我们可设计一组保护环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世界充满绿色”。《金蝉脱壳》课后有这样一道练习:“在金蝉脱壳的过程中,你认为哪种情景最让你惊喜?”教学时,可要求学生先将有关的语句圈画出来读一读,再与同伴交流一下阅读感受。诸如此类的练习设计,在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理解与体验的差异基础上,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和创造潜能。

(二)潜心开发课程资源,在综合中彰显语文学科特色

1.用心挖掘地域优势,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俗话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各阶段目标的设定都具有开放性,给教师和学生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这需要ช我们广大教师多观察,多挖掘潜在的资源,自主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学语文、用语文。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课本中很多的资源就在他们身边。如《山谷中的谜底》一文介绍了雪松坚韧的特点,揭示出人的生存和发展要能屈能伸,以曲求伸;《螳螂捕蝉》通过有趣的生物链现象,昭示人们要全面看问题;《最大的麦穗》通过苏格拉底要求学生到麦地里捡最大麦穗的故事,把麦地的浩渺、繁杂与生活的复杂多变现象联系起来,揭示了理想与实现的关系……这些课文中的“山谷”“雪松”“螳螂”“麦穗”等都是农村孩子司空见惯的事物。学习这些课文时,他们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较城里的孩子更有直观感和亲切感。语文的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于我们要用心去挖掘。

2.立足综合,在综合中彰显语文学科特色。

语文综合性学习尽管要整合其他学科,但其着眼点仍然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上,是人文精神与学科精神的相互融合。因此,它一定要姓“语”。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努力挖掘活动中的文化孕育点;其次,语文课程资源非常丰富,教师要具有敏感的课程资源意识,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这一特点,在课堂内外创造性地开展多种活动。比如,在学生进行活动情况交流汇报时,教师不仅要注意内容是否充实具体、形式是否生动活泼,还要对学生在汇报过程中的语言表述等方面及时进行点评,让课堂交流活动真正朝着语文的理想方向迈进。再如, “读报和剪报”这一内容,不仅涉及读报常识,还涉及如何剪报和剪报意义等。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片广阔的探究天地。因此,教师要注意引领,让学生明白在读报与剪报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才是本课最根本的目的。

“生活处处皆学问。”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善于引导,让学生注意观察大自然和社会,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尽可能地开发和利用学校、家庭、社区和社会的各种资源。

(三)由学科联合走向社会生活,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以促使语文课程从封闭的小课堂里走出来,走向生活、走向社会和自然。我们要积极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机会,在丰富多样的综合性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注重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整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任何方案都要涉及其他学科,因此,要加强横向联系,综合利用各种知识的,在与其他学科的相互沟通中达成教学目标。苏教版国标本教材安排了“综合性学习系列――学和做”,就是一个实验和探究的小专题,是集阅读、写作等语文能力训练于一体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在节假日,提倡学生在家长的带领下外出旅游,进行参观访问;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家庭进行调查采访,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等。这样,让学生接触大自然,深入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再比如,教学苏教版 “节约用水”的综合活动,可先让学生搜集我国城市缺水情况的资料,思考如何才能做到“科学节水”;再写倡议书,设计公益广告词等。这一系列活动,体现语文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同时也达到了“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的效果。

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资源,引导学生积极深入社会生活,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培养并提升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

2.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在设计综合性学习方案时,要注意问题设计的开放性,鼓励学生关注差异,追求新颖;要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有自己的感受;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在学习中,教师可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演讲、办手抄报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学和做――说名道姓”这一内容,学生要了解本地姓氏的情况,就得走向社会进行实地调查,收集各种有用的数据、资料。学生将调查结果写成调查报告,既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又能增长他们人文知识,提高人文素养。

(四)关注学习过程,做好评价引领

综合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进步。教师可在以下几个环节进行合理的指导:起始阶段,指导学生对综合性学习活动进行设计;实施阶段,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心理疏导、方法指导和价值引导;总结阶段,主要是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成果展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何评价直接制约着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如何จ建立一个内容综合、方式多元、方法科学的评价体系,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努力探索。

1.教师必须成为学生评价的辅导者和激励者。

教师的积极评价非常重要。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直接影响学生对综合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根据学生所在小组的不同表现颁发不同的小奖章,如最佳创意奖、最新表演奖等;还可以启发学生将搜集到的专题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写出活动感受并与大家分享;还可以❅办成果展等。分享活动收获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在评价时,对学生不同于常规的思路和方法,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积极的评价,采用多维指标和多样方法进行评价,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2.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评价同伴时,关注同学之间的个体差异,要考虑对方的变化与进步,以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这样,每一个学生才更容易看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更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相互评价的着眼点主要在合作的态度和参与的程度上: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究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展示与交流的情况等。

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突破了传统的以课堂或教师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几年来,我们虽然悟得了一点语文综合性学习之道,但这条道路依然漫长,它需要学校层面加以助推,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大胆探索,以有效引领学生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知识、历练能力,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