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性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时间:2024-11-10 13:55:33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我国要在21世纪快速腾飞靠的是人才,而人才的智能要求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创造性思维能力,要能够在科学领域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中学阶段是青少年思维思维发展的最重要时期,能否初步具有一定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对他们今后能否成为创造性人才至关重要。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前,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课程标准》把“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基本理念之一,建议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所谓探究性阅读,就是指读书要深入探讨,细究精研,不仅要理解文章的要旨、作者的用意,而且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探根究底,得其神髓。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要引导学生钻进去,获取、领悟智慧和ฆ情感的内涵,更要引导学生跳出来,运用各种思维形式把文章读透读活,并不断创造、产生新思想。这样,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所谓良好的读书习惯就是“自己能够读,自己喜欢读”。要达到学生都“能够读”,而且“喜欢读”的目的,就必须掌握合理的、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 方法,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认真找准每篇文章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切入点”。

一、引导学生对主题进行多元的解读

对作品主题的诠释,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提高阅读能力,健全阅读思维;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提高认识水平。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绝大多数教师对此投放了大量的精力,但是不少教师往往照搬参考书中对主题的阐述,而且以此来评价学生对主题理解的程度;另有一些教师,在分析作品主题时,虽然能够采用启发诱导,却始终是想方设法将学生思维引向参考书对主题的分析,对学生产生的不同于参考书的独特的理解常常不能正确的评价、肯定和激励。这种强调统一认识的作法,忽略了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意蕴,漠视了学生在阅读思维上的个性差异,严重地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思维。

阅读,作为再创造的一种艺术实践活动,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一部伟大的作品,总能给不同的人和不同时代的人以不同的美感,它才具有永恒的生命。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一本《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因此,作品的主题常常具有多元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作品的主题表明自己独特的见解,作多元的解读,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利于培养、形成、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如莫泊桑的《项链》将主题定为尖锐地讽刺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当然可以认同。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提出,课文写玛蒂尔德对物欲的追求,实质上是希望自己的人格得到别人的尊重。尤其是项链丢失后,她没有去乞求别人施舍,更没有利用自己超凡出众的姿色,不择手段地换取完全有可能实现的梦想而丧失自己的人格,而是面对现实,决定赔偿,为此她和丈夫“花了十年工夫”。认为作品的主题可定为: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追求人格尊严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对此,我给予了及时 的认可和赞同。

让学生对作品课题进行多元解读,实际上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对作品进行独立思索,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激活他们的思维。那种将作品主题固化,把学生拘囿的做法,不仅是荒谬的,而且是对学生个性发展与创新思维的扼杀。

二、引导学生对人物形象进行辩证、客观、理性地评价

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和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使学生透过人物的外在语言、动作、神态,认识其内在性格特征,从而准确理解人物形象所蕴涵的社会意义,把握人物形象的本质。而这些正是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但是,由于实用功利主义和政治伦理的束缚,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有血有肉的鲜活的艺术形象被简化为个性单一的如同一个模子铸出的产品。

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作品的人物形象本身具有主体化的特征,加之阅读活动个性化的特征,学生眼中的人物形象理应不同。这给我们鉴赏人物形象提供了求异和创新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力、鉴赏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极大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鉴赏人物形象,不可简单化、绝对化。只要学生有较为充分的理由,表明了自己的独特的见解,就应给予肯定和激励。否则,会使他们产生思维的惰性,满足于教材、教参和教师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理解,使他们的创新意识受到扼制。因而,对文学形象的鉴赏,不能用一种统一的模式来界定学生的理解,而应让学生进行探究性阅读,根据自己的感悟、体验来进行。

如《项链》这篇课文,在分析玛蒂尔德这一形象时,大多将近其概括为“爱慕虚荣”。但在课堂上,有学生提出,玛蒂尔德有善良、诚实、质朴的本色。对此,我组织学生共同讨论这种说法的理由。学生认为,玛蒂尔德想得到置办服装的一笔钱时,小心翼翼,吞吞吐吐,惟恐吓着丈夫或给他太大的压力,当借来的项链丢失后,她心急火燎,如大祸临头,连上床睡觉的力气都没有了,想到的只是如何才能找到项链,如何按时还上,从这些都可以看出来。在此基础上我给予了充分肯定。从这一点我得出一个教训,不要轻易否定学生,而是以一种客观谨慎的态度,鼓励谈谈他如此看法的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认同。

这样的例子在中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如《项链》中玛蒂尔德十年艰辛劳动,难道不能说她个性中有坚强的一面?《雷雨》中,周朴园几十年如一日保留着对侍萍的生活习惯,难道就没有丝毫感情成分在内?

从这些可以看出,我们对人物形象的鉴赏与评价也可以有与传统不同的见解。不过,我们反对对人物形象进行模式化、单一化、绝对化的评价,但也不赞成作任意的曲解,而是鼓励学生在较为充分的理由的基础上,表明他们独到的新颖的见解,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引导学生对文章“空白”进行想象

创新思维是多种能力综合的结果,如记忆力、想象力、感受力、理解力以及好奇心等等,其中想象力起着重要作用。

中学语文课文都是古今中外的经典名篇,这些作品都包含着作家独特的人生经验、情感体验和思想方式,呈现了作家鲜明的个人风格,独特的创造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学生提供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而且,作品中常常藏匿着许许多多的作家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意蕴空间——“空白”,有待读者去发现,去填补和阐释。而这些“空白”的填补正是读者阅读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动力之น一,它能驱遣读者的想象,激活读者的思维,从而建立起与作品和作者沟通的桥梁,使读者对作品的意义达到个性鲜明的深刻理解。例如《荷花淀》在写水生嫂听到水生报名参军的心理状态时,就设置了一个“空白”: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象平常,‘怎么了,你?’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颤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读到此处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水生嫂的手指到底被苇眉子划破了没有?为什么?”学生展开想象,会在这个“空白”处填写各个不同的答案,水生嫂内心深处的复杂感情和美的形象因之在学生心灵中明晰起来。

在探究性阅读中,学生对“空白”带有个性色彩的填补,更是开启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祝福》中祥林嫂在“老”去前夜有哪些复杂的心理活动?《药》中夏瑜与红眼阿义在牢中到底谈了些什么?《项链》中玛蒂尔♛德在得知项链是假的以后会有什么表现?假如项链没有丢掉,或者丢了以后立即得知是假的,玛蒂尔德的结局将会怎样?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迸射出来的想象的火花。

四、引导学生对文章亮点进行咀嚼品味

文章亮点就是文章中耐读的地方,不少亮点是显而易见的。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对鲁达拳打郑屠的一段人物描写,可谓环环紧扣,跃然纸上。“三拳”的过程,写得既有爆发力又有波澜。在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品味多层次的细节描写,以及每一层中用词的精妙。

而有些亮点,粗看平淡无奇,细读则如饮甘醇。如《故乡》开头写道:“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对这一句话,学生读后并无疑处,这说明学生缺乏对语言的品味意识。教师若启发学生,这句话中有两个词形象鲜明,别具韵味。学生会马上注意到“苍黄”、“萧索”。此处可马上与季节特点联系,“苍黄”、“萧索”给人无限想象力,充满了新鲜味,与解放前“灾难深重”、“水深火热”的情景有异曲同工之妙,韵味无穷,别具一格。这一处点拨无疑是开拓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空间。

五、引导学生对文章微瑕进行大胆质疑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尽管教材中的文章不乏典范性,但白璧微瑕也常有所见。如在高二册《神奇的极光》中:“在古代,我国没有极光这个词,所以是根据极光不同的形状差异分别加以称谓,如叫做‘天狗’‘刀星’‘蚩尤旗’‘天开眼’‘星陨如雨☢’等等……”其实,根据天文学常识,“天狗”是指日食、月食,可能也包括月掩星;“刀星”是指慧星;“星陨如雨”则是♚指流星雨。这些都与极光绝对无关。对学生来说,只要认真阅读,书中的“微暇”一般还是能发现的。但受习惯思维的影响,学生唯书是从。因此教师要认真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不唯上、不唯书”的科学精神。

江泽民同志说:“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教师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进一步研究和加强阅读与创新的关系,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科学合理地利用教材,关注周围生活,使学生有效地获取知识,学会方法,追求开拓,成为一个适应新世纪的富有创新精神的有用人材。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