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真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的确定

时间:2024-12-26 02:00:5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学生语文能力的获取主要靠语文课堂,课堂要教给学生什么样的知识、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取决于教师教的是什么,即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篇课文到底要教什么,在今天也许不应该再是一个问题,但观察现实的语文课堂,发现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许多现象还是常常出人意表之外。不知是因为语文教师的教学个性太突出,还是因为语文这门学科的内涵不确定,同一篇课文,语文教师在选择教什么时,仍存在严重的歧异现象。不同的教师依据自己对文本解读的角度和层次,选择了适合自己特色但未必合宜的教学内容,这个普遍发生的问题不解决,想改善阅读教学的生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似乎很难。

本文以《香菱学诗》(该文收人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华东师大版高中语文一年级上册)为例,探讨一篇课文教学内容确定的基本路径。

一、课程、教材依据

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首先应依据这篇课文在课程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来决定。“香菱学诗”属于中国古典小说节选,让学生通过学习本文,了解中国传统小说的最高成就――《红楼梦》的艺术特点,应是总体设计语文课程时予以考虑的内容。教师教学此文,应让学生窥斑见豹,了解发展成熟的中国传统小说在描写人物方面的独到之处。

从教材编写的角度看,两种版本的选文相同,学段差别不大。仔细比较两种版本的教材编写意图,差别也不大。

人教版的单元说明是:学习时,要通过人物的言行,结合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把握人物的个性特点,并能对课文的语言特色有一定的体会。

华东师大版教材的单元说明是:明清两代,我国古典小说的成就达到了最高峰……有人情小说《红楼梦》等。这些小说故事情节生动,人物性格鲜明。让我们走进这多彩的世界,感受其非凡的艺术魅力。

作为初中课文,本文教学重点在人物形象分析和语言特点鉴赏。涉及这个文本的独特性的练习题是:本文讨论了诗歌的“教”(鉴赏)与“学”(创作)的问题,教材编者希望教师引导学生从中获得阅读与写作的启示。

作为高中课文,本文教学熏点仍落在人物形象分析和艺术特点鉴赏,还要求学生了解“人情小说”这一知识。涉及这个文本的独特性的练习题除了诗歌鉴赏方面的启示之外,还要求学生关注《红楼梦》以语言、动作、神态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这一显著区别于西方经典小说心理描写的特点;另外,还要求学生从节选课文同到原著,全面了解这一人物在全书中的命运。

从语文课程设计和教材编选的角度考虑,确定本文的教学内容,必须有鲜明的目标意识,了解选文在课程和教材体系中承载的学科任务,据此聚焦学习重点,而不是随兴所至。

二、文本解读依据

确定教学内容之先,要准确、深切解读文本,从文本出发,才有可能教给学生合宜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解读文本,一是凭借教师的个人阅读能力,二是借助他人成果。他人成果包括教师教学用书(即“教参”)和广泛的文献,教师要有文献搜索意识和文献甄选能力,借助丰富的文献来校正自己解读的失误和偏颇之处,在占有最准确、最优秀的解读成果基础上,根据学情来确定教学内容。

先说“教参”,近些年来,许多人主张教师的教学要有个性,提倡批判性阅读、思辨性阅读等,这都没有错误,但“教参”不是批判的靶子,而应是学习和借鉴的起点。因为“教参”是教材编写者为体现编写意图,并为课堂教学提供的经审核过的参考材料,我们应该关注“教参”的建设问题,而不是批评“教ツ参”本身。如果“教参”能提供最低限度的课堂教学标准,包括文本解读、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案例,至少可以帮助大部分教师控制好语文课堂走向,不至于将语文课上成了非语文课。

下面主要讨论如何利用文本解读的相关文献来确定教学内容。

关于“香菱学诗”的文献,有红学研究和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两部分,从文本解读的角度看,两类文献都值得参考。这篇课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首先要准确解读课文。本文以“香菱学诗”为例谈借助文献解读课文,目的是防止解读经典名篇时的误读,阻断误读导致的教学内容确定时的失当行为。

就文本内容看,贺信民指出,“香菱学诗”这一情节包含曹雪芹对诗歌创作、诗歌欣赏方面的精辟见解。在诗歌创作方面提出了三个熏要命题:一是关于创作与生活的关系问题,二是关于文学积累问题,三是关于诗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另外,“香菱学诗”中的人物刻画也很出色。

这个分析基本涵盖了“香菱学诗”文本的主要内容,界定了教学内容的范畴,但文本分析不能直接成为教学内容,如何取舍和深化,是我们接着要讨论的问题。

我们可以将文本还原到原著中进一步追问,曹雪芹设计这个情节的目的何在?

第一,励志说。一个稍识文墨,最初不知诗为何物的女子,短时问内取得了如此长足的进步,有人据此认为,“香菱学诗”的旨意是说明“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样的解读对于作者巧妙设置“香菱学诗”的情节是哀梨蒸食了。

第二,诗论说。张平仁认为,曹雪芹诗论的核心思想通过“香菱学诗”一节举熏若轻地拈了出来,完全合乎传统诗论的混整感悟思路及主流诗论主张。黛玉的学诗之法明了精警,是对历代学诗法门的发展和提炼,足成名家之言。黛玉的诗魁地位、香菱的苦勤颖悟也都随之而出。――细论如何学诗、解诗,进而深入讨论这一情节体现的曹雪芹诗学思想是红学研究范畴内的事,在初三和高一的语文课堂讨论这些可能不妥当,因为学生没有这些诗学理论知识积累,至多从中获取一些粗浅的阅读和写作借鉴。 第三,人物塑造说。万萍从人物塑造的角度推测“香菱学诗”这一情节的命意。《红楼梦》第四十八同写薛蟠外出后,香菱得到了暂时的解放。红楼儿女的诗社活动,吸引了这位“根并荷花一茎香”的女性。香菱之所以要学诗,应是自信本人的才智,不屈服于沉沦的命运。这样一位聪慧可爱的女子,在“平生遭际实堪伤”中萌发了诗性生活的向往,最后还是挣脱不了被欺凌与被侮辱的命运,这一点正应和了ษ鲁迅所说的:“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们看。”――华东师大版教材设计的一道试题(见本文第一部分)要求学生课外阅读原著,了解香菱的可爱之处与悲剧命运,可谓深得此文奥旨,“香菱学诗”是“薄命女”悲苦命运中短暂的欢快乐章,本文在全书中是“以乐写哀”,强化了悲剧的感人力量。

第四,诗论与小说结合说。孙绍振认为,《香菱学诗》就是一篇“诗话体小说”(“诗话”的“话”本意是“故事”,即“本事诗”,章学诚《文史通义》把“诗话”和小说归为一类。诗话,就是要把诗歌放在事件的语境中理解。孙绍振所谓“诗话体小说”大概是指小说情节中包含了对诗文的文学批评,有其特定含义),仅仅把它当作小说,孤立地分析香菱的语言、神态和动作,以此把握其性格特征似乎有隔靴搔痒之嫌。香菱的语言、神态和动作,特别是陷入“诗魔”境地的描写,颇有特点,但是孤立起来看也不是特别精彩。――孙绍振将诗话和小说熔铸一体,他ข的解读文字侧熏分析黛玉用来作为教材的陆游诗作,以及香菱创作的三首习作,从中窥看中国诗歌理论发展特点,兼及人物个性解析。香菱写诗人魔,黛玉、宝玉、宝钗对此情感态度各有不同,通过众人对此态度的不同,折射了黛玉等人的性格特点,如黛玉对某些诗作的贬抑并不公平,但就小说而言,恰好表现了她的心高气傲。这也是本段的精彩之处。应该说,孙绍振的解读是深切准确的,但他对陆游诗作和香菱几首诗的详细分析,以及对“无理而妙”诗歌理论的阐释,似乎只能供教师备课之用,而较难直接呈现为课堂教学内容。

综上,我们得出基本的结论是:教学《香菱学诗》的关ว键应落在两点,一是诗学理论,包括格律等基本知识、学诗门径、当时比较前沿的诗歌理论(如“无理而逼真”)等,初步统计,本文讨论诗歌的文字有三十多处,的确是诗论资源的宝库;二是经典小说,包括人物刻画、心理描写、通过一个人物折射多个人物的写法,还有作为长篇小说节选,如何从节选文本走出来,又能以全局的视野来反观这个片段,进而准确理解香菱的人物命运以及作者刻画这个人物所要传达的意义等。

结合教材编写意图,这两点似乎都应该在课堂中呈现,成为合理的教学内容。剩下的就要根据学生状况进行取舍了。

三、学生现有语文能力依据

以上是对文本内涵及作家写作意图的分析,这些并不必然成为教学内容。如何取舍、组合、设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和教师的教学个性。

由于目前的教材是将选文按照不同的标准组元,在语文知识体系的合理构建上存在一定缺陷,《香菱学诗》在不同版本教材中都以古典小说的面目出现,按理应该将这篇课文当古典小说来教学,但由于这篇小说节选文本的特殊性――文本涉及诗词格律知识、诗歌欣赏和创作的基本知识,一些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自然会留意这些教学资源,而整个教材体系中,包括古典诗歌单元,并未出现本文集中呈现的诗学常识,因此,本文教学内容的确定会多一些纷乱现象。以下是估计可能出现的教学内容:

第一种情况,如果学生对传统经典小说的以动作、语言来暗示心理的写法比较熟悉,对《红楼梦》全书情节比较了解,通过课外阅读熟知香菱等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教师在完成教材规定的基本教学任务――将本文作为经典小说教学之后,可以将本文体现的中国古代诗学理论作为教学内容,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确定这样的教学内容,要求教师熟知中国古代诗学理论,能将黛玉的诗歌理论,包括读诗、赏诗、作诗在内的知识准确传达出来,还可以适当补充材料进行印证。教给学生批判的武器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陆游的诗和香菱的三首诗进行准确合理的评析,这时,上文引用的孙绍振等人的文献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参考材料。这主要是针对语文能力普遍较高的学生来设计的教学内容。

第二种情况,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国古典小说的相关知识∞,对诗词格律等知识不太熟悉,教师将古典诗歌的相关知识、欣赏和写作作为教学内容的主线,首先介绍格律诗写作的知识;然后通过对香菱三首习作的赏析,还原香菱的人生遭际和悲剧命运;最后通过宝、黛、钗等人对香菱写作态度和诗作的评价,透视和折射这几个人物的性格。这样,既关注了本文的诗话色彩,也完成了教材设定的小说教学目标。当然,这种教学内容也主要适合语文能力较强的学生。

第三种情况,如果学生对传统小说刻画人物的技法感兴趣,但在这方面缺少经典的案例指导,教师可以将包括香菱、黛玉、宝钗等在内人物形象分析作为主要教学内容。这对教师的要求也很高,要求对人物的分析把握好分寸,下面任意选取公开发表的一些文献中的人物分析进行探讨。

1.香菱形象

在众多丫鬟奴婢中,唯有香菱是用诗来塑造的,曹雪芹十分喜爱的晴雯与诗歌毫无关系。有人据此推测,诗和香菱有很大的契合。一是香菱出身姑苏,长于诗书礼义的中等之家,二是诗与香菱的性格气质相连。因此,诗丁香菱的确具有非同一般意义,诗是香菱对生命本原的呼唤,“慕雅”是香菱在遭受残害的境遇中的寄托与依靠。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还需推敲。

香菱幼时就被认为是“有命无运,累及爹娘之物”,最初被人贩子拐走,后被也许会善待她的冯渊相中却又被薛蟠抢走,“学诗”岁月是进大观园之后的短暂幸福时光,后被夏金桂欺凌侮辱。薛蟠被人称为呆子,香菱学诗时因为过于痴迷也被人称为呆子,这两个几乎处于人性两极的男女聚会,只能看作是命运的无情作弄。

因此,香菱学诗不仅是对高雅气质的追求,而且是正因为香菱生活之悲惨,命运之不幸,她才会那么渴望入园,渴望写诗,用诗歌创作,用美好的艺术活动,来抚慰她的心灵,给她惨淡的生活,带来稍许的亮色。 作者安排香菱创作了三首诗,从旁人的评价来看,第三首写得最好,因为这首诗与香菱的个人命运有了一定的相关性,但是从诗歌中大量的套语来看,仍然比较幼稚。孙绍振认为旁人的赞赏性评价是对香菱这个“诗魔”的宽厚。

深一步追问,也可能是香菱的写诗功夫欠缺,也可能是香菱对其个人的悲剧命运并没有深切的反省性认识,如薛蟠被柳湘莲痛打,她的眼睛哭红了,遇到酷爱男风的冯渊,她马上就觉得生命有了依靠,如果自我生命意识没有觉醒,在诗歌中自然就很难做出个性化的深切表达,这样一来,“香菱学诗”情节引发的我们对香菱命运的思考就更加沉痛了。

2.钗黛形象

宝钗不愿意做香菱的老师,因为她认为,看看“于身心有益的书”,“读书明理、辅国治民”才是正经事。有人据此推断,宝钗深受当时礼教影响,认为女子更应该注重德行,而非笔墨文辞等“文词游戏”。当然,也有可能是出于爱护香菱,希望她能遵守妇德才拒绝香菱学诗的请求。

薛宝钗反对香菱学诗,还有人推测主要原因是香菱的婢女身份。薛宝钗骨子里有很重的等级思想,香菱作为侍妾,没有资格学诗。世态炎凉往往在不经意的一句话中体现出来,有教师据此教育学生,要学会这样去品文、品人、品社会。

也有人认为,宝钗也能理解香菱的呆性,她不愿意香菱为此伤了身体,也是对香菱善意的保护。

关于香菱为什么拜黛玉为师,不同的旁观者有着怎样的心理,是这篇课文作为小说欣赏最值得揣摩的地方。

还有黛玉、宝玉的形象分析,三首诗的细致探讨等,仍有许多东西值得开掘,限于篇幅,本文不赘述了。

综上,教学内容的确定,主要是指一篇课文的教学要有一个基本的指向,不同的教师教授同一篇课文要有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一个最大公约数。

首先,教师要明确这篇课文在课程和教材体系中承载了哪些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教师在教授同一篇课文时都要呈现完全一致的教学内容,因为在这篇课文承载的多项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中,一些知识能力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而另外一些知识能力可能恰恰是这部分学生的薄弱项,这时,教师不必均衡用力,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经历,在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中适当取舍。

其次,教师要正确解读文本,可以不追求解读的深刻性、不苛求解读的新颖性,但解读不能过于肤浅,或者一味求新求异而出现明显的错误。克服解读肤浅和错误的最好办法是尽可能多地阅读相关文献,不断提高自己的解读能力。如果自己不能深刻解读,能将他人好的解读传播开去,或者接着别人的意见有所申发,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也是非常好的,毕竟中学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研究和发现,而是传播正确、深刻和优秀的文化知识,借助这些传播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