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理性对审美感性的僭越
摘要 受制于技术条件,从起源到20世纪末长达8000年的历史中,艺术设计均以审美感性为其核心机制;但21世纪以来,新媒体技术对艺术设计的渗透,使得工具理性僭越了审美感性,而成为艺术设计的核心机制。☿
关键词:工具理性 审美感性 艺术设计
麦克卢汉说:“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具体到艺术设计和审美,同样也受制于工具发明改进。20世纪末,新媒体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在艺术设计之中,延续了数千年的审美感性机制,被工具理性所僭越。
一 审美感性是艺术设计的核心机制
一个基本的问题是,为何要进行艺术设计?从人猿相揖别的原始洪荒时代起,理解、认知、描述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就成了人类的永恒使命。从原始岩画、图腾以及陶器上的动物或歌舞图案来看,其中所凝聚着的构思、计划等设计意识,都是∞指向对世界的描述,但这种描述并非语言时期的理性认知,而是一种直觉感性,是原始先民对世界观念意识的符号和标记。但是,“凝冻、聚集在这种种图像符号形式里的社会意识,亦即原始人们那如醉如狂的情感、观念和心理,恰恰是这种图像形式获有了超模拟的内涵和意义,使原始人们对它的感受取得了超感觉的性能和价值”。正是这种基于对世界的认知和描述而生发的自觉活动,具备了对自身的超越性,从而才使艺术成为可能,换言之,才使这种认知和描述世界的活动,发展成为独立的艺术体系。
之所以能够成为独立的艺术体系,是因为这些对世界进行认知和描述的符号活动,渐渐地发展出了人类的“审美感受性”。“与日常生活的自然感受性不同,审美的感受性是一种经过升华、培育和提炼的感性,是一种与自然感性拉开距离的特殊感性”。这种源于自然感性而又超越自然感性的特质,成为人们的审美感性,至此,人类的艺术活动,就不再是描述和表现世界,而是对“美”的一种表达,亦即将内在心理经验借助感官乐于接受的符合形式配合规范的审美化外衣表述出来,艺术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聚焦于“审美”而非ห“描述”了。
基于这样的源流,审美一开始就被赋予感性的内核,它的主要意蕴“是指可以经由感官觉察的实质东西,而非那些只能经由学习而得到的非物质、抽象之事物”,“审美”的核心机制在于感性,二者天然相连,互文共存。
艺术的审美特质,决定了关于艺术的一切计划、构思均不能脱离审美而存在。尽管在后世的漫长发展中,审美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但感性始终作为审美的核心机制而稳定不变,审美感性,也就自然成为艺术设计的核心机制。
决定这种稳定的核心机制的要素还在于艺术活动中使用的工具。在当代新媒体崛起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人们在艺术活动中所使用的工具,对人体具有高度的依赖性,不管是画笔、雕刀等符号工具,还是斧、凿、锯等生产工具,脱离人体之后不具备任何的功能,换言之,他们并不具备脱离人的意识的独立功能,仅仅是人体的一种简单延伸而已。这种工具属性,使得艺术及其设计可以真实地、忠诚地表达人在自己的技巧范围内的审美感性,反过来,人的创造成为审美感性的唯一来源。
这种简单的工具属性,随着摄影术的发明而有所改变。摄影术第一次使工具自身具备了独立功能,在人的激发下,工具可以在一个完全独立、封闭的、不受人的干预的系统内,实现自我功能。在这里,人的痕迹被最大程度地淡化了。“一张照片就如同一幅画,当一切尘埃落定的时候,它几乎反映不出拍摄照片的人的任何特征。”这种淡化折射出工具之于人的独立性的增强,并进而导致审美感性的弱化。与绘画相比,每一个线条、形状、色彩,都要由人经由画笔而表现出来,换言之,人的审美感性经由画笔注入在艺术设计到创作过程的每一步,而在摄影这里,当你按下快门的一瞬间,人就被与作品隔离了,工具(照相机)自己完成了创作过程,作品的色彩、线条、形状等,决定于机器的机械功能而非人的审美活动。
但即便如此,审美感性作为艺术设计的核心机制,并未动摇。因为在摄影这里,仅仅还只是一种机械复制,它部分地弱化了人们的审美感性,拒绝了人对内容的干涉,但并没有隔离人的选择和创造,即拍什么和不拍什么以及怎么拍的艺术选择,这是一种仍然来自于审美感性的艺术设计过程。
二 新媒体技术使审美感性嬗变为技术支撑下的工具理性
20世纪90年代末期,基于信息高速公路的网络技术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沟通及艺术生产的工具――以计算机为终端的新媒体。相对于广播✘电视报纸等旧媒体而言,它的确是一种新型媒体。新媒体的出现,和它的先辈们――报纸、电影、电视一样,深刻而广泛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图景、艺术理念,改变了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
作为一种全新的工具,新媒体更进一步地扩大了人与工具的距离,工具第一次具备了脱离人体独立存在的功能,它不再如画笔、雕刀等一样,必须完全在人类的掌控之下去实现艺术功能,新媒体具备了自动化功能。这种在智能技术支撑下的自动化功能,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独立存在于人体之外,并且不受人干扰地完成艺术活动的其他环节。随着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的提高,新媒体移植了越来越多的人体功能,越来越向一种抵达人类想象力极致的地带前进。随着机器操作自动化、智能化和“傻瓜”化程度的越来越高,需要人类做的越来越少。
不仅如此,新媒体裹挟着技术的巨大力量,在改变艺术生产方式的同时,也在改变着艺术的接受方式。新媒体对艺术的介入既促进了各艺术门类在视觉平台上的贯通、融合,强化了艺术的整体性,又催生了艺术的碎片化、世俗化,降低了艺术的超越性,如同媒介史上的任何一次变革一样,同样促进了艺术活动的革命性变化。
新媒体介入,既改变了艺术的接受主体,也改变了艺术的接受方式。对传统媒体而言,人对媒体的接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新媒体则因其强制性传播,使这一过程变为被动。这样,无处不在的新媒体以及不分对象的强制性传播,将艺术接受主体的范围无限制地扩大化了。在新媒体介入前,疲于劳作的农民工大概不会去国家大剧院或者中央美术馆观看一场演出或画展,但现在,他可能会在某个等电梯的无聊时间里,从楼宇电视里看到这个演出或者展出的局部和片段。 从接受方式而言,新媒体既改变了接受主体“看”的层次,也改变了“看”的方式。在媒体这里,人们对艺术的观赏,是一种“再看”行为,“首看”者,是媒体制作人,所以,人们从媒体上看到的艺术,不是自己想看的,而是经由传播者“首看”过滤之后,想给你看的东西。这样,人们所接受的艺术,就有了双重内涵,一重是艺术原初的、本真的内涵,另一重是艺术被过滤加工后衍生出来的内涵。
新媒体对艺术生产和接受的产生的上述影响,使它代理了人对世界的体验,人们认识和把握世界不再直接和世界对话,而是以新媒体为中介,人们表现世界,不再专注于对艺术内容本身的把握,而偏向于对媒体功能的把握。例如,如果我们非常熟练地掌握了某种软件的使用,那么,即便我们没有接受过系统而严格的绘画训练,借助于新媒体工具,我们仍然可以制作出美丽的绘画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工具的自动和智能化功能,就如一个过滤器一样,滤掉了人们关于世界的真实体验,“过去被当做主体原则的那些自然的东西,被人为的东西所取代;原先认为本原的东西,被机械的技术的因素所取代;原来认为在审美中获得的宝贵自由,则被服从于强制性的技术手段程序和规则所取代”。由此,艺术设计的核心机制由审美感性嬗变为技术支撑下的工具理性。
三 艺术设计中工具理性对审美感性的消解
诚然,新媒体时代艺术设计的核心机制,不再是现实世界在“人”那里产生的审美体验,而取决于具有高科技含量的技术工具。人们依靠工具的功能极限来计划和构思艺术作品,创作已完全屈从于工具理性的规范,人被技术所控制,因而创造出以技术主导的、脱离了日常经验的审美诉求,例如,各种充满个性的、独特的工艺品以及奇幻的舞台光效和影视特技。在这里,对历史积淀的审美规范,具有颠覆性效用的是,“工具的合理性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效果为衡量标准。技术问题的解决,使有效地控制自然过程有了可能,并且对于相应的客观领域来说,又是以因果知识,至少以经验规律性知识为前提”。
首先,工具理性对艺术审美的“真”性的消解。中外经典艺术理论,都把“真”作为艺术的重要维度,然而在技术不断向艺术渗透的过程中,艺术创作一定程度上排斥人的存在,例如,图像的生成,完全可以依照技术自身的逻辑和规律,把现实景观进行放大、缩小、延时等处理,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既和现实无关也和人的体验无关,仅仅只是构成一种“仿真”化(仿现实)的表征方式。和文字表征不同,这是一种照相式、镜子式的表征,本质上只是一种符号呈现,但是在接受者那里,往往会把符号真实等同于现实真实,把局部真实当成全局真实,把技术真实等同于客观真实,在此过程中,审美之“真”则被消解了。
其次,工具理性导致审美主体原则的☒消失。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艺术审美活动是一个抗拒物化并遵循主体原则的领域。主体原则可谓审美的基本游戏规则,无论是以“自由”的观念来表述,或是以“超越”、“无功利性”等概念来表达。审美主体性原则下,人的尺度就是审美的尺度。而在工具理性主导下,技术进入艺术审美的范畴,技术的标准是排斥人的尺度或者主体尺度,这样,对技术的服从,就构成了对主体的压抑,审美的主体原则在这里消失了。
最后,工具理性消解了艺术的伦理内涵。伦理内涵是艺术和美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美感的一个基本内涵,它受制于道德意识和道德能力。技术按照自身的逻辑和可能来生产“艺术”的同时,也在挑战和破坏着传统积淀而成的审美规范和经验。在技术的可能下,这种原则一再被突破,例如,影视作品中的色情、暴力场景,他们不断突破观众的欲望底线又不断培养着新的欲望,当技术道德取代了人的道德,当技术原则一再导致欲望膨胀时,艺术审美的伦理内涵就被消解了。
正是通过上述诸方面对艺术内质的消解,工具理性几乎彻底僭越了审美感性,而成为艺术设计的核心机制。
参考文献:
[2] 李泽厚:《李泽厚十年集:美的历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3] 李勇:《媒介时代的审美问题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4] [英]雷蒙・威廉斯,刘建基译:《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三联书店,2005年版。
[5]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吴琼编:《论摄影》,《上帝的眼睛:摄影的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6] 周宪:《审美文化中的工具理性和表现理性》,《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7] [德]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