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

时间:2025-01-13 21:03:12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

引言:

城市噪声,尤其是道路交通噪声已经成为公害,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关注。噪声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对听觉器官和体内营养代谢、尤其对孕妇和胎儿有着不同程度的危害与影响。本文在前人许多实验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综©合前人的经验及教训,通过对现状的分析和对噪声对人类产生的p> 1、我国城市交通噪声现状

我国人口众多,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在城市交通干道两侧住宅十分普遍,而三分之二的交通干线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我国城市道路环境有所改善,主要原因有以下五点。一是噪声达标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安静小区”创建工作取得成效;三是噪声源控制和治理工作得到重视,一些城市对施工噪声、工业噪声严格管理,降低了工业噪声源和施工噪声源的影响范围:四是城建改造工作卓见成效,全国大部分城市加大了市政建设的投入,通过对主要交通干线进行拓宽、扩建,及对城市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工业企业外迁,降低了交通噪声和生活噪声强度;五是各城市重视控制噪声的法规建设,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实行统一监管,进一步强化了建筑施工噪声和对社会生活噪声的管理,突出控制交通噪声。噪声治理上,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防控技术单一、法规有待完善的问题。

2、交通噪声的危害

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化学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却忽视了噪声对人类带来的危险.一般人适应的噪声强度为15~30dB。一般认为低于40dB是噪声的卫生标准,超过40dB会影响睡眠,60dB以上会影响人们的工作、谈话及娱乐,70dB开始损害人的听觉,85dB以上人感觉不舒服,115dB以上健康受损伤.因此,噪声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 (1)听力损伤 (2)睡眠干扰

人类有近1/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睡眠是人类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维持健康的一个重要条件,但一定强度的连续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睡眠质量和数量,使人多梦,缩短睡眠时间,引起神经衰弱.当达到50dB时,入睡就有困难尤其对病人、儿童、老人干扰更大。突发性的噪声还会使人从熟睡中惊醒.当睡

眠受干扰而无法入睡时,会引起头疼、头晕、记忆力衰退、疲乏、失眠等症状使第二天的工作、学习效率下降,注意力分散,易出差错.在噪声环境里,神经衰弱的发病率可达50%一60%。

(3)对人体的生理影响

长时间接触噪声,对全身各系统如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等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受到噪声刺激,会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的平衡状态失调,也有报道说,噪声对人体心血系统的影响主要是血管运动中枢失调,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强,从而出现心动过速,心电图异常、血压升高的情况。高强度噪声可致大脑功能低下,刺激肾上腺素分泌,促进心肌收缩,从而导致心动过速.消化系统受到噪声刺激,唾液、胃液分泌减少,肠胃蠕动减慢,胃酸降低,食欲不振。

(4)对人心理的影响

噪声引起的声波对心理影响主要是使人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智อ。噪声干扰引发民间纠纷的事件是常见的。噪声也容易使人疲劳,因此会影响精力集中和工作效率,尤其是对一些做非重复性动作的劳动者,影响更为明显。另外,由于噪声的掩蔽效应,往往使人不易察觉一些危险信号,从而容易造成工伤事故。

(5)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3、防治噪声污☢染的办法

1、政府监管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强法制建设。进一步组织相关单位,包括城市规划,交通管理、道路建设等部门联合实施。

2、合理规划 3、绿化带减噪

路沿两侧种植绿化带。树木及绿化植物形成的绿带有吸声、隔声作用,能有效降低噪声。根据有关研究资料表明,当绿化林带宽度大于lOm时,可降低交通噪声4--5dB。

4、铺设降噪路面

在普通的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层上铺筑一层空隙率达20%一30%的沥青混合料,有助于吸纳噪声。同等条件下,与普通的沥青混凝土路面相比,此种路面可降低交通噪声3~8dB。

5、低噪声车辆的研制

控制公路噪声最直接的措施是控制车辆本身的噪声。公路交通噪声,尤其是噪声峰值,主要决定于载重汽车、大客车等重型车辆,所以低噪声车辆研究以这类车辆为主。控制车辆噪声是治理公路交通噪声的最根本的方法。

结语

由于交通噪声对环境的影响愈来愈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噪声污染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因此,治理和控制对人们生活、工作产生极大影响的交通噪声污染已经刻不容缓。噪声污染这一世界性四大环境公害之一,必须得到有效的控制。从国外公路建设发展的规律来看,当路网建设形成规模后,♥投入于环保治理的资金将逐渐增大。我们应该看到目前的任何一种降噪方式在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使用中也各有不足,所以应该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公路建设的同时加强环保建设,根据工程实际,对降噪措施进行技术和经济论证,在多方案比选之后采用最佳降噪方案。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