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元代税事浅谈

时间:2024-12-26 01:00:56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在春节融融的暖阳里,我斜倚在阳台藤椅上,惬意地读着《马可波罗游记》,沉浸在中世纪的天方夜谭里《马可波罗游记》是根据13世纪威尼斯商人、旅行家马可波罗的经历写的一部记叙古代海陆丝绸之路、较全面介绍中国的名著,激起了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对新航线的开辟和美洲新大陆的发现产生了巨大影响。马可波罗对元代描述,竟有那么多的具体的涉税情节,这也吸引长期从事税务工作、喜欢研究税史的我想探个究竟。虽然一些学者对此书真实性有怀疑,世上有很多东西也可以天马行空地想象出来,而专业性很强的税收,要靠想象说得那么准确几乎是不可能的,书中这些税事的真伪是验证《马可波罗游记》真实性的试金石。

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对当时中国繁荣的商业多有描述,其中就提到商税:南京是蛮子王国一个著名大省的地名,人民是偶像崇拜者,使用纸币,大多数经营商业,是大汗的百姓。他们盛产生丝,可织出大量的布匹,并且花色种类十分丰富。这里谷物丰足,家畜遍地。鸟兽随处都可猎到,老虎则更多。大汗收取的大宗税收中,主要是对商人的珍贵商品所征的税款。剌桐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大批商人云集于此,货物堆积如山,买卖的盛况令人难以想象。此处的每个商人必须付出自己投资总数的10% 作为税款,所以大汗从这里获得了巨大的收入。此外,商人们租船装货,对于精细货物必须付该货物总价30% 作为运费,胡椒等需付44%,而檀香木、药材以及一般商品则需付40%。据估算,他们的费用连同关税和运费在内,总共占到货物价值的一半以上,然而就是剩余的这一半中,商人们也有很大的利润,所以他们往往运载更多的商品来回交易。在元代,统治者对商人实行轻税政策,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客观上又培植了税源,商税收入大量增加,成为元代财政的重要来源。在商税收入中,田产宅院人口头疋的交易占了较大的比重,这也基本契合了游记中大汗收取的大宗税收中,主要是对商人的珍贵商品所征的税款的记载。而元代对进行贸易的中外船舶所载之货课税,简称市舶课。

元初市舶课细货十分取一,粗货十五分取一,抽税之后,随客商买卖。游记记载进出口商人必须付10% 的税,这也与税史相吻合。马可波罗多次提到盐税。游记在描写中国西南边疆时,说该地的省会叫押赤,这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大城市。这里有许多盐井,居民所用的盐都来自这里。盐税是大汗的大宗收入。在说到盐的产地时,游记专门提到长芦,认为这是一个大城,位于元朝首都大都的南方,属契丹省。这座城是在大汗的领域以内。居民崇拜偶像,对于死者使用火葬。皇帝盖有御玺的纸币在他们中间广为流通。这个城市和邻近的地方用下列的方法生产出大量的盐:这个地区有一种含盐份的土,首先他们将这种土垒成大堆,浇上水,让水渗入土中,吸收土中的盐分,然后将水从水槽中导入一个很大的锅中,这种锅很浅,最深不超过四寸。将水在锅中煮到完全蒸发,剩下的就是盐了。这种制造出的盐颜色雪白,质量优良,可运往各地销售。制盐的人因此获取了巨大的利润,而大汗从盐上也收入了大量的税款。长芦一带多富含盐份的滩涂,晴多雨少的天气有利于晒盐ษ,产盐质量好,颗粒均匀,✉色泽洁白,一直是中国海盐主产区。

由于该地海盐产量大,亦成为盐税重要来源。《马可波罗游记》对长芦制盐及盐税的描写,较为切合当时实情。江苏历来是中国产盐和征收☣盐税的大省,游记中亦有记述:随后又到达一座建筑坚固的大市镇真州,这里有大量的盐可供给邻近各省。大汗从这盐务所收入的税款,其数量之多,几乎令人无法置信。游记里还描述,大汗每年都要派遣使者到全国各地去考察,看看他的百姓是否因为天气不良风雨侵蚀或蝗虫以及其他天灾人祸而导致收成欠佳。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他不但免除这些百姓当年应缴纳的赋税,而且还会从他的储备粮库中拿出充足的粮食来供给人民作为口粮和种子。游记中提到,大汗还有一个特点,所有马群、羊群或其他家畜群,无论是个人或集体的产业,也无论它们的数量有多少,如果遭到雷击,他在三年之内就免收这群牲畜的税。如果一艘载着货物的商船遭到雷击,也同样不收该船和船上货物的关税。大汗认为,这种事情是不祥的预兆。

上帝对货主已经表示了不满,他不愿让遭神遣的财产进入他的仓库。虽然大汗是否因不祥预兆而免税不见记载,但在元代确有税收灾害减免的制度,而且各地都设有义仓储备粮食,必要时赈济灾民。《马可波罗游记》也不忘写收税场所:成都府城内有一座大桥横跨其中的一条大河,从桥的一端到另一端,两边各有一排大理石桥柱,支撑着桥顶,桥顶是木质的,装饰着红色的图案,上面还铺有瓦片。整个桥面上有许多别致的小屋和铺子,买卖众多的商品,其中有一个较大的建筑物是收税官的居所。所有经过这座桥的人都要缴纳一种通行税,据说大汗每天仅这座桥上的收入就有一百金币。上述描写,跟当时官府常常在关隘和桥梁设税卡收通过税的记载相吻合,只不过收税主要收纸钞和铜、银铸钱,没有收金币一说,这应是马可波罗用西方货币来直观度量当时税卡的收入。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还专门写了大汗的收入:第一是盐税,盐是这里出产最多的东西,大汗每年可收得八十个金托曼的税,每1 托曼为80 萨吉,每1 萨吉足足等于1 个金佛罗林, 最后总数达640 万德克。

这项产业之所以如此庞大,是因为距海甚近,盐湖或盐泽的数目也不少,一到夏季湖水蒸发而结晶,♀因此可取得大量的食盐,足够供应所属地区。这里盛产制糖的原料,并且出产了大量的食糖,和其他一切杂货一样,这种糖必须付出3.3%的税。对于粮食酒也征收同样的税。我们曾经说过那些拥有上千工场的十二种工匠,以及在京师和内地往来买卖的商人,或海外商旅也同样要支付3.3% 的税。但是从遥远的国家和地方运来的货物,须付10%的税。本国的一切土产,如家畜、农产品和丝绸等都需要向君主纳税。元代税收收入并不是像中国以往各朝代那样以农业税为主体,而是盐税成为其主要收入来源,到元天历二年,全年征收盐税766.1 万余锭,占国家财政收入中钱钞的80% 左右。元代工商业较为发达,税率三十分取一,即3.3%的低税率,是元代商税的基本制度,商税由于税源广,ฆ收入也大为增加。马可波罗还提到,元代各城市向大汗国库上缴款项的绝大部分都花在维持驻防军的制度上。这也较为符合元代统治状况,为了管控这个巨大而矛盾重重的多民族国家,元统治者建立了一支庞大的军队驻扎各地,以防止和镇压民众反抗,因此国家财政收入只能主要用于军费开支。

由此可见,《马可波罗游记》对元代财政收入来源、税种及税率和税收用途的记述是较为准确的。在外国人眼里,中国元初经济社会比同时期一些西方国家要先进得多。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