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高职高等数学课程实施满意度的因素分析
高等数学课程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的继续发展。目前,為了更好地实施高等数学教学,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在大面积的展开,笔者对常州市科教城内五所高等职业院校的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旨在找出学生心目中影响高等数学课程实施满意度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因素。
一、样本学情分析
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2000份,实际回收1894份,其中有效问卷1821份,有效率为91.1%。调查涵盖了五所学校的机电、纺织、数控、经贸、软件、信息等共计19个专业的学生。
(一)对初高中数学基础情况的调查
调查问卷中对高职学生在初高中的数学学习情况进行了调查。问卷中问到:你在入学大学前你的数学基础状况如何?,考虑到各个省份还有文理科的试卷总分不同,调查问卷中没有设计统一的优秀、良好和合格的分数线,而是结合学生当时高考的总分将数学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一般、合格、基础较差,具体的等级划分如下表1。
以江苏省理科为例,总分为200分,将大于等于ฐ160分的划分为数学基础优秀,140~160之间的划分为良好,以此类推。分析发现,高考数学分数等级为优秀的共有92人,仅占到5.05%;良好的共有218人,占11.97%;一般的共有335人,占18.40%;合格的共有537人,占29.49%;基础较差的共有637人,占35.09%。及格线以下的学生占据到了64.58%,这说明近年来入学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高职学生的入学质量逐年变差是大趋势。这些学生的特点大多是有基本的运算能力和对概念的理解能力,但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能力和举ก一反三的逻辑思维能力普遍比较匮乏。
(二)对学习习惯的调查
调查问卷中问及学生你在初高中的学习习惯如何?,调查结果显示:有良好学习习惯的学生,如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按时完成作业等方面的百分比为8.22%;大多数学生都表明自己的学习习惯一般或者不好,分别占58.87%和32.91%。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笔者也对一些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时发现,有的学生调查表上选择的是学习习惯一般,但是在访谈中却反映,在其初高中读书阶段就有老师批评过其本文由收集整理学习习惯不好。除此之外,在多次访谈中还有不少学生表示自己在初高中的学习习惯不好,有的学生从来没有预习课程的习惯,有的学生甚至不能做到及时复习,知识点漏洞解决不了就听之任之。这说明目前高职学生的学习习惯普遍不太好,这也是造成进入高职院校没有了高中老师的那种监管后,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往往在几次课后就跟不上高数课的学习进度,从而对高数课程有厌学和惧学的情绪[1]。
(三)对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调查
针对高职学生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的调查发现:学生认为自己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非常缺乏的有52.53%,觉得自己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一般的有31.07%,认为自己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较强的仅占16.40%。结合这些年来上课和带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比赛、数学竞赛的情况,笔者分析发现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在逐年减弱,高职数学教学多年来都是重书本轻技能,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方法,造成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比较缺乏;同时,很多高职学生在入学后,认为自己只要学习一些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即可,认为这些就可以帮助自己就业,而且一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再继续求学的想法,所以很多学生认识不到加强继续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更意识不到这种能力可以让自己受用终生。
(四)对于畏惧学习高等数学课程的心理调查
调查表中设置了学生对高等数学课程惧学心理的调查。结果发现,有明显惧学心理的学生占到34.67%,表示无感的占到49.25%,没有畏惧心理的学生仅占16.08%。结合访谈,将学生惧学高等数学的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有的学生自身比较懒惰,不仅对高等数学,还对其他课程都存在一定的惧学心理。这类学生的特点是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玩乐,不会将自己的精力放在学习上,没有好的意志力。二是有的学生属于自卑型,他们在©初高中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过成功感,导致他们学习信心严重不足,这类学生在初高中对整个数学的学习不够系统,也不够科学。三是有的学生数学基础还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能较好地完成各科学习,但是他们对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目的不甚了解,往往认为自己已经学习了数学课程十几年,进入高职院校后,专业课程就足以应付将来他们的就业,认为没必要再学高等数学,属于心理和情感对抗型。四是很多学生刚开始学习高数课程时候并不惧学,但是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学习方法的不得当导致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不能理解,同时又得不到合适的指导,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导致他们觉得高数越来越生涩难懂,从而产生了惧学心理。
综合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如下几个结论:第一,高职学生普遍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如知识体系不完整、基础薄弱、学习习惯差、缺少自我约束等。第二,有不少高职学生有较强的上进心,他们希望能够在高等数学学习中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和综合能力,也有很多学生提到希望能进一步进修学习,期待得到正确的指导和帮助。第三,部分学生对数学有很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学习能力较强,但是他们非常偏科,有的学生反映自己其他学科比如英语学科基础很差,这部分学生对自己能否仅仅凭借数学的良好基础来实现进一步的进修学习表示很担忧。笔者认为这部分学生在提高课程实施满意度的过程中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如何引导他们发挥最大的作用值得深思。
二、对影响因素的归纳及因子分析
(一)影响因素归纳
通过和学生的访谈,列举出学生普遍觉得会影响高职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实施的一些因素,包括学生进校时的基础情况、教师的课堂教学、高数课程的设置等共计15个因素,如表2所示。每个因素设置重大影响、较大影响、影响一般、影响较小、没有影响五个选项,调查数据整理成百分比(保留小数点三位)。首先对该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进行可信度分析。信度分析是一种检验综合评价体系是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有效分析方法,克隆巴赫系数的大小是评价内在信度高低最常用也是较有效的方法,该系数介于0.4~0.5之间时属于可信度可信,该系数介于0.5~0.9之间时属于可信度很可信,该系数大于0.9时属于十分可信[2]。将数据折换成小数形式,并利用SPSS19.0进行可信度分析,克隆巴赫系数的大小为0.976,属于十分可信的范围。
(二)对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在调查表的信度很好的基础上,对调查问卷中的15个因素进行因子分析,目的在于分析出在高职学生眼中影响高等数学课程实施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将因子分析的过程分为两大步骤:第一步骤:对数据进行KMO和Bartlett检验。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是为了检验调查数据是否适合做因子分析,一般来说KMO的值越接近于1越好,大于0.5的话适合做因子分析,同时,Bartlett 的检验主要看Sig.越小越好。本调查表出来的KMO值是大于0.5,且sig.的值接近于0。由此可以得出,该调查表最终得到的数据可以认为适合于因子检验。第二步骤,运用SPSS19.0对调查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值为1的标准,共提取了4个因子,通过SPSS中的正交旋转操作,得到的这些因子的特征值,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从表3中可以看出这四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了84.381%,表明四个公因子很好地解释了大部分的方差。这个四个公因子分别对应的是高数课程的实用性,高数的课程设置(包括上课内容、学习目标等),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一届学生对学生自身的引导。在SPSS19.0的因子分析中提取一个公共因子为高等数学课程实施满意度,通过SPSS19.0软件对上文的四个公因子和高等数学课程实施满意度因子进行皮尔逊(Pearson)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四个公共因子与高数课程实施满意度因子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6、0.711、0.520、0.452。
三、相关的结论和对提升高等数学课程实施满意度的建议
(一)通过各种途径增加高等数学课程的实用性
高职学生往往会觉得数学纯粹用于计算而且没有实用性,这一点极大影响了高等数学课程实施的满意度。事实上,高等数学这门学科可以增加学生的逻辑能力,丰富学生的知识,更可以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大帮助。可以从多方面入手来提高高数课程的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满意度。比如教学中采用模块化教学,根据各个专业选择不用的教学模块。调查中发现有的学校仍在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不管什么专业什么基础的学生全部采用同样的内容,考核用一样的试卷,完全没有建立符合专业的学⌛习模块,造成学生 ϡ学习高数后没有任何可用之处[3]。但在这次调查中,也发现有的学校已经开始尝试不同专业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块,例如经贸的学生上统计学,讨论最值问题;纺织和机电的学生上微积分,并插入一些专业问题等,这些尝试在学生中的反馈意见非常好。另外,每个高职院校都有不少学生希望将来能有机会提高自己的学历,增加自己进入社会时候的竞争力,对这些学生来说,高数的实用价值体现在进修道路上能起助力作用。所以,在教学中要多加关注他们,在课后单独布置一些思考题,带领他们进入数学建模社团,引领他们参加高数竞赛等,让高数这门学科成为他们进修路上的好帮手。
(二)提高老师自身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由于很多高职院校认为高数影响了专业课程的设置,所以对高数课程一再压缩,调查中发现所有高职院校课程均被减少,有的从120较少到90和60,甚至有的减少到了45课时,所以很多教师疲于完成教学内容,忽视了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善,这也是影响高数课程实施满意度的一大因素。从学校和整个教学体系来说,如何做到课时压缩的同时将内容也改良是值得探讨的。同时,教师也应具有最基本的讲课艺术和责任心,备课时要与时俱进,教学中要摆脱那种一只笔杆子的上课模式,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应善于利用高效并且便捷的工具,让自己的高数课程形式丰富起来。特别是高数相对其他课程逻辑性强一些,面对如今高职学生的现状,要摆脱以前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生就该主动学习这样的老观念,在课堂上要敢于管理和善于管理,讲课不要局限于书本,努力吸引学生从手机回到课堂上来,让高数课堂生动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对高数课程的满意度。
(三)注重上届学生对学生的影响力
这次调查中,上一届学生对学生自身的引导选项被学生视为影响高数课程实施满意度的重要因素之一,这一点出乎很多教师的意料。事实上,访谈中很多学生都表示进入高职院校后,很多学生会去结识老乡,加入各种社团,这时候学长学姐就会给他们如何完成大学学业提供各种建议和意见,此时如果一个学生被灌输了过多的负面信息,比如高数课程不值得学习,又或者高数课程太难,学了也没有用等,这位学生在学习高数课程时就会免不了有抵触情绪。调查中也发现,很多高职院校都给新生班级设立了班主任助理一职,该职位是由高一届的学生来担任,本来的目的是帮助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但笔者发现有的学校选拔班主任助理時过于注重学生的性格活泼和表达能力而忽视了对该学生成绩的要求,导致有的班主任助理就将自己不好的学习理念无意中灌输给了新生,造成新生学习高数时有不积极的心态。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学校的各个层面一起去协调。反过来,也可以让学长和学姐发挥他们良好的示范作用。如可以设立建模社团、数学文化社团等,将对高数感兴趣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还可以组织历年来在数学各类比赛中获奖的学生作为小老师在晚自习给新生答疑解惑,由于他们年龄相同,学生对这些小老师有很好的认同感。也可以在考试前设立答疑教室,由这些小老师给考试学生讲解题目,还可以让学生在答疑教室内自由讨论,既可提高这些小老师自己的综合能力,又能提高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助于一个学校的学风建设,一举多得。作为老师,要通过各种办法让上一届学生成为帮助提升高数课程实施满意度的助力军。
当然,高数课程实施满意度并不是仅仅靠以上几个因素所决定,其他因素也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影响,如教材的选择、教师的亲和度、学校对高数课程的重视程度等。应在坚持高数学科独特特点的前提下,从各方面对影响高数课程实施满意度的诸多因素进行探讨和改革,让高数课程更符合高职院校的发展需求,让这门课程实施时能让更多的学生满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