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审计体系构建
内容 摘要: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需要进行审计 理论 研究 和实践探索,本文通过对绩效审计 方法 特征的 分析 ,借鉴国外绩效审计的做法,探讨了我国绩效审计的方法体系的构建。
关键词:传统审计 绩效审计
开展绩效审计是我国审计事业创新的内在要求,我国绩效审计起步较晚,迫切需要开展绩效审计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尽快建立绩效审计方法体系。
绩效审计方法及其特征
(一)绩效审计的涵义
绩效审计是当今世界政府审计的主流,它兴起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西方主要国家。绩效审计就是由独立的审计机关和审计师,依照国家 法律 规定和人们认知的共同标准,对政府使用和管理公共资源的 经济 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审计。经济性就是要求以最低的资源耗费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出,也就是节省的程度;效率性是指在资源投入或消耗一定的情况下,力争取得最大产出,或者是在产出一定时使所需投入或消耗的资源最少;效果性是指既定的目标实现的程度或一项活动预期 影响 与实际影响之间的关系。
绩效审计的作用在于促进实现最佳投入产出关系,实现资金运行的现实效益和潜在效益,促进经济 社会 全面、协调、高效、持续的 发展 。
(二)绩效审计方法及其特征
审计方法是审计师用于收集和分析审计证据的工具和手段的总称。与传统财务审计相比,绩效审计方法具有以下特征:
1.绩效审计方法的一般性。绩效审计与传统财务审计联系紧密,传统财务审计中一些与查账工作联系不很紧密的方法,如审阅法、查询法、观察法等固定的传统方法可以 应用 到绩效审计中,只是应用目的、对象、方式与财务审计不同。
2.绩效审计方法的多样性。传统财务审计的目的和对象比较固定,所采用的审计方法是针对财务审计对象和目的设计的,不会因被审计单位的规模和性质不同区别使用,审计方法相对比较固定。绩效审计对象多种多样,审计目的各不相同,不可能用固定的审计方法来审计不同对象、不同目的的审计项目。实践中应针对不同审计项目设计出收集和分析审计证据的方法。
3.绩效审计方法与其他学科方法的融合性。绩效审计方法体系的形成与整个社会经济 科学 领域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如英国国家审计署就认为审计方法来源于多学科,包括审计学、社会科学、管理科学等。孟加拉国最高审计机关制定的《绩效审计手册》指出:“为了实施绩效审计,可以从其他学科借鉴可用的工具和技术,只要选定的技术适合审计的需要和环境的要求”。
4.绩效审计方法在使用中พ的综合性。绩效审计方法的使用常常是非独立性的,实践中往往结合使用,表现出很强的综合性。如文件查阅和文件审阅的结合使用,调查与访谈、观察、比较等方法的结合使用,管理分析、运营分析、环境分析的结合,咨询与化学实验的结合等等。与传统审计相比,绩效审计方法的综合性的范围更广、程度更高、涉及学科更多。
国内外绩效审计方法
英国绩效审计方法。经过实践,英国国家审计署探索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技术和方法,包括质量控制法、调查法、 问题 解析和碰头会法、统计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及 计算 机辅助审计法等。
瑞典绩效审计方法。瑞典审计局为了获取审计证据,确认因果关系,核实有关结论,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平时比较常用的审计方法有访谈法、举办研讨会、利用专家、观察法、文件审阅法、案例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据资料整理及预测法等。
澳大利亚绩效审计方法。除常用的方法外,澳大利亚审计署突出强调重要性原则、分析性复核、抽样ღ技术、审计调查、项目分解等方法在绩效审计中的重要性。
日本绩效审计方法。日本 会计 检查院非常重视积累并利用过去的审计信息,重视从其他各个方面收集到的相关信息,建立并利用局域网储存大量信息,随时可以进行信息的比较以发现线索。另外,会计检查院聘用多学科人才,以解决审计中的遇到的专业技术问题。
国内绩效审计方法。主要有文件查阅法、文件审阅法、访谈法、二手资料的评价和使用、调查法、现场走访、观察法、个案资料、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管理分析、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价等。
绩效审计方法
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笔者认为绩效审计方法主要包括:
(一)收集数据的方法
文件检查。包括文件查阅和文件审阅。通过查阅文件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对本审计领域有一个整体把握,寻求审计判断的法律依据,查找审计所需的相关记录或统计资料。文件审阅是对文件资料进行检查式阅读,这是所有类型的审计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方法。通过审阅掌握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分析其制度建设及其完善情况,指出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并取得事实证据。
抽样和案例。绩效审计中经常要用抽样的方法来获取审计证据。通常审计师不可能考虑被审计单位的全部信息,运用从总体中抽样并对样本进行测试得出结论就很必要。由于资源有限,样本数量一般不会很大,为了获取更多的深层信息和证据,可以通过案例研究对抽样方法进行补充,即通过对相关案例的研究去证明问题确实存在。
分析 二手资料和文字查寻。二手资料的分析涉及被审计项目的 研究 报告、统计数据、 历史 材料、过去的评价等。审计师对来自被审计对象和其他机构过去开展的审计和评价工作的各种文件进行检查、验证,帮助审计师更新并扩大对当前审计项目相关信息的掌握和了解。
调查。这种 方法 是为了从比较分散的群体中获取对某一事项的评价意见和信息。事先要采用抽样方法,选取调查对象,然后向这些调查对象邮递问卷、电话调查或者当面进行询问。该方法易于操作,但是准确性差,需要进行比较多的判断,要有一定的样本数量。
访谈。访谈需要使用不同的技巧,满足不同的需要,如拟定访谈大纲,使用不同类型的 问题 ,正确引导被访谈者,使谈话围绕主题展开,做好记录等。
研讨会和听证会。在审计的不同阶段,举办研讨会和听证会可以获取专家领域的知识,听取正反两方面的意见,讨论观察到的问题和可以采取的措施。
ต聘请专家。为了获取对实现审计目标有重要意义的技术、知识、技能,需要组成核心小组、 参考 小组、专家组。这些小组可以为审计活动或过程所涉及的有关人员的意见提供参考信息。
科学 实验。审计评价过程中的有些资料可以从相关部门直接获取,但必要的直接检测有时也非常重要,尤其是间接资料不可信、带有倾向性或者不完整时,就需要审计师亲自组织人力进行直接检测。
观察。审计师到被审计单位的工作现场、仓库、工地、车间等进行实地观察,为进一步审计提供线索。通过观察可以对被审计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了解制度的执行情况、设备的使用情况、实地工作人员的意见,获取其他补充信息,发现进一步审计的线索。
(二)汇集和分析数据的方法
科学的比较分析方法 将反映被审计单位业绩的有关数据指标与相关的投入、业务指标、判断标准等进行对比,找出不同时期同一性质的若干数量差异,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活动运行状况,发现其优势或不足,为审ศ计结论提供科学依据。可以是不同时间段、不同地点的事项比较,也可以比较不同成果和项目,用于比较的指标值应该口径一致。
事前事后分析。将被审计单位项目执行前后的情况进行比较,判断项目参与后的 影响 ,分析项目投入后的绩效。
(三)对统计信息的技术分析方法
数据分布分析。审计师可以将统计数据的所有数值,❅以柱状图或曲线表示出来并进行分析。从数据的等级可以观察某个因素是否达到平均数;从数据的分布可以决定某个变数是否达到审计标准;从数据的形状可以评价风险。
回归分析法。评价和分析各个可变因素发生联系的程度,审计师可以运用回归分析法,如测试假设与真实的关系、确认实际与预期的差异、预计未来的价值等。
(四)数量与质量分析法
数量分析法。成本效益分析法主要指的是对项目的成本和效益进行研究,确认项目的效益是否大于成本,以及大于成本的程度如何;成本效果分析法主要是对项目的成本和效果进行比较研究,通常以每单位成果所消耗的成本表示的,这种分析可以确定实现既定方案最 经济 的手段,或者是以一定的耗费能够获得的成果达到最大值。
质量分析法。具体目标实现情况的分析用于检查既定目标是否实现,并通过总体分析确定所做工作存在何种缺陷;项目逻辑模式说明被审计项目的结构或逻辑,因为模式强调的是项目的目标和子目标以及项目所导致的产出和成果,因此,在绩效审计的准备阶段,利用项目逻辑模式可对被审计项目的结果、相关规定、制度等更好地进行了解。
总之,在绩效审计中审计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用某一种或多种审计技术和方法,但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技术和方法,都必须以保证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为原则。只有选择了适当的技术方法开展绩效审计,才能提出有价值、有分量的审计报告,才能为政府宏观调控功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