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层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注意的问题

时间:2025-01-13 05:11:1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一、审计实施方案的编制及注意事项

(一)对县(区)审计局来说,仅需要编制审计实施方案,而不必编制审计工作方案。

(二)审前调查是编制好审计实施方案的重要前提

由于县(区)审计局对被审计单位相关情况都比较了解,故审前调查应着重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相关的内部控制及执行情况、重大 会计 政策选用及变动情况、以往接受审计情况。审前调查应当重点收集与审计项目有关的下列资料: 法律 、法规、规章和政策、银行帐户、会计报表及其它有关会计资料、重要会议记录和有关文件、审计档案资料。

(三)进行初步 分析 ❧性复核,以确定重要性水平和评估审计风险ท

1.初步分析性复核

对于审前调查所掌握的信息,应进行初步分析性复核,运用其了解的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揭示其财政、财务收支中可能存在的重要错误。

(1)分析性复核的定义: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相关财政财务收支、 经济 指标进行 研究 分析,并对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 方法 。

(2)进行分析性复核时应关注以下资料:同行业资料,被审计单位前期同类资料,被审计单位的计划、预算、定额等资料,审计人员根据职业判断估计的数据资料,干部职工反映的有关情况。

2.确定重要性水平

审计人员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时,还应当利用审前调查的结果,确定审计项目的重要性水平,以决定审计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1)审计重要性定义:指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及相关会计信息错弊的严重程度,该错弊未被揭露足以 影响 信息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以及审计目标的实现。

一般来说,重要性是指会计信息漏报或错报的严重程度,其表现形式是金额额度。

(2)确定重要性水平应关注以下因素:以前年度的审计经验、有关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被审计单位的性质、规模和业务范围、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会计报表各项目的 内容 。

重要性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审计工作质量,重要性水平越低,所需的审计证据越多,审计工作量也越大,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之间存在反向的关系,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风险越高。

确定重要性水平是为了 计算 审计抽样的规模。因此,要求写入审计实施方案。

3.评估审计风险

审计风险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存在重大错弊而审计人员没有发现,作☑出不恰当审计结论的可能性。

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评估的结果应当写入审计实施方案,一方面成为设计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程序的直接根据,另一方面,用以指导审计人员开展抽样审计。

(四)审计实施方案的审批与内容

对县(区)审计局来说,审计实施方案由审计组具体负责编制,交局务会议审议后,由分管局长批准。

审计实施方案内容:编制的依据;被审计单位的名称和基本情况;审计目标;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和审计风险的评估;审计范围、内容、重点以及对审计目标有重要影响的审计事项的审计步骤和方法;预定的审计工作起止时间;审计组长、审计组员及其分工;编制的日期;

其他相关内容。

二、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收集多种形式的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在收集书面证据的同时,还应注意收集实物证据、视听证据或 电★子 数据、口头证据鉴定和勘验证据,需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口头证据本身并不足以证明事情的真相,不能直接用来证明审计事项,但可作为审计线索,为证明审计事项服务。

(二)注意审计证据的证明力。也就是说,审计证据必须具备客观性、相关性、充分性和合法性。

(三)注意采用多种方法取证。新的经济形势下,除审计人员通常所用的检查方法以外,还应采用监盘、观察、查询、函证、计算和分析性复核等多种方法。

(四)注意审计证据的签名、盖章。审计人员取得的审计证据,应当由证据提供者签名或盖章;不能取得证据提供者签名或盖章的,审计人员应当注明原因。不能取得证据提供者签名或盖章的,该审计证据仍然有效。如果证据提供者对审计人员的认定有异议,审计人员应当进行核实。对确有错误和偏差的,应当重新取证。

三、审计日记、审计工作底稿质量控制中应注意的 问题

(一)审计日记:审计日记制度是审计质量控制办法中的一个亮点,也是审计人员实施步骤变化最大的一个地方。编写审计日记应明确的以下问题。

1.审计组每个审计人员都编写自己的审计日记;

2.审计日记是从审计现场实施时开始,按时间顺序逐日编写;

3.审计日记按规定的格式编写,包含七个方面的 内容 ;

4.编写审计日记的重点是审计工作具体内容。即一是审计事项的名称;二是实施审计步骤和 方法 ;三是审计查阅的资料名称和数量;四是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和查证结果,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是判断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重要方面。也就是说,在过去查阅、摘抄被审计单位 会计 帐薄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 总结 。

5.审计日记后一般不附审计证据。但是,如果审计人员认为某些审计证据웃重要,也可以附审计证据。

(二)审计工作底稿

1.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的前提。即“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以及对审计结论有重要 影响 的审计事项,审计人员应当在编写审计日记的基础上,编制审计工作底稿。”也就是说,在实施审计中发现问题的,对审计结论又有重要影响的就编底稿。

3.审计工作底稿后面,应附审计证据。

四、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应注意的问题

(一)新的审计报告所引起的审计文书的变化

1.新的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对外发布的审计结果文书。取消了“审计意见书”,保留了“审计决定书”,并将“审计建议书”和“移送处理书”合并为“审计移送处理书”;在内容上,包括过去的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意见书、审计建议书和移送处理书的全部内容。

2.新的审计报告要求明确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划分问题;

3.新的审计报告进一步强调和规范了审计评价意见。也就是说,审计机关只对所审计的事项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发表审计意见。

(二)三级复核制度和审计业务会议制度是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重要途径

1.二级复核制度即审计组组长、审计组所在部门、法制工作机构的复核。由于县区审计局人员有限,其内设部门或法制工作机构可能没有,但两级复核必须保证:一是审计组组长和审计组员之间的复核;二是审计局负责人对审计组的复核。

2.坚持召开审计业务会议制度。审计结束后,先由审计组召开审计业务会议,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形成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在征求意见后,由局领导召开审计业务会议,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及被审计单位意见进行充分讨论,形成审计业务会议决定,在此基础上修改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和审计移送处理书。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