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设计类专业开设音乐艺术课的实用性分析

时间:2024-12-26 16:06:5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艺术教育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提高人的素质修养有着其他教育学科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艺术教育是我国艺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校设计类专业的学生,音乐艺术教育在创新能力提升、美育德育方面的作用更是得到了全面地体现。

一、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对设计类专业发展的作用分析

近年,国内高校艺术教育教学工作,在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得到积极体现。通过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展现与经验总结表明,艺术教育对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艺术门类众多,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等,要充分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的实用性功能,必须有针对性分析专业知识结构、就业前景等问题,将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活动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结合,提升学生专业水平、职业素养。

设计类专业是一门广泛地、交叉性强的专业,对于学生的知识水平、艺术修养、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高校设计类专业教育教学课程培养中,最重要、最突出的目标在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原创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教学成果的最好体现。因此,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活动应充分发挥作用,紧紧围绕教育目的推进,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觉悟、有个性、有魅力的有为青年。

二、音乐艺术教育对大学生创新能力以及美育、德育作用体现

音乐艺术教育对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等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对大学生逻辑思维培养。形象思维与灵感思维能力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内驱力。尤其对于设计类学生而言,不拘一格、别出心裁、独树一帜是潜力与能力的体现。音乐是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更自由、更感性、更灵动。音乐与设计有着共同的特点没有对与错,而在美的追求上,都是永无止境的。设计中的简约、优雅、精致,如同现代音乐、浪漫时期和古典时期音乐一样,各具魅力。发现、感知并创造美,是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者应不断提升的能力。音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打开视野,畅游在艺术的海洋中,尽情的体验、发现、想象、创造。

音乐艺术教育美育功能

发现美音乐打开了美的视野。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音乐是语言的升华。音乐始于词尽之处。 圣桑说,音乐能说出非语言所能表达出的东西,它使我们发现我们自身最神秘的深奥指出;它能传达出任何词不能表达的那些印象和心灵状态。音乐的神秘之处,在于它的可意会性。经典艺术作品通过人声及不同乐器种类,在旋律、节奏、表情等元素组建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幅幅色彩各异、风格鲜明、精美绝伦的图画,等待我们去打开、去发现。感知美音乐是一把打开心灵的钥匙。当延绵起伏的旋律娓娓道来,丰富的心理活动随着音乐时而紧张、时而放松,实现了音乐与心灵的共鸣。通过情绪的感受与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锻炼大学生情绪的调控能力。能够欣赏艺术、感受它的美,是人生一大幸福。这种能力帮助大学生心灵坚强,不为外界的困境而颓废。创造美音乐的启发和创造的作用。科学和艺术,前者是理智、冷静,后者是感情、兴奋;一个客观、准确,一个主观、朦胧。但本质都是人类精神领域里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学习音乐,除了感官灵敏之外,更重要的是音响作品背后的情感内容,艺术价值、流派风格等。大学生们通过系统音乐学习,加强艺术形式和内容了解,愉悦身心的同时,开拓了眼界、丰富知识面。

音乐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音乐艺术教育作为高校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根本目的是对大学生精神上的塑造与培养,健全人格的培养。

1.高校音乐教育有利于丰富德育教育内容

高校的德育教育形式应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注重教育成果的时效性。音乐艺术教育是大学生德育教育中重要的内容,学校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音乐艺术教育与实践活动,营造直观真切、生动形象的环境,激发学生所有的感官,让受教育者整个身心浸泡在艺术审美与道德真理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大学生的综合道德素养和思想政治水平。让道德文化不再是枯燥的概念,而是有鲜活思想、有呼吸的生命体。意识升华积极影响行为规范,从而拓展与延伸了德育教育的广度、深度和长度。这种本质的改变将为大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夯实基础。

2.音乐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积极作用

音乐教育促进个体思想认识的升华。大学生通过经典音乐艺术作品聆听与感受,世界杰出音乐家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创作主题的了解,结合自身的经验与体会,产生丰满地、积极向上、充满力量的思想价值体系。音乐的目的,不仅局限于听觉享受,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升华。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音乐教育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爱国教育是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将爱国主义以音乐的形式让学生聆听,激发爱国热情。音乐是表演的艺术,通过演唱、演奏、舞台表演将内心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淋漓精致地表达出来。当今音乐艺术表演形势发展迅速,如何引导学生聆听、赏析经典的爱国主义音乐作品,例如歌唱祖国大好河山、歌颂国家文化与历史的经典作品;演奏展现民风民俗、展示人性美和人情美的民族民间音乐。都是爱国主义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

音乐实践可以强化大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增强集体荣辱感和团队合作精神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音乐实践中,合唱与合奏是典型的集体性艺术活动,团队合作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声部间的平衡与和谐;力量的分配与协调;音准到位、音色统一;作品的深刻理解。都离不开集体共同努力。高校音乐艺术教育可以通过课堂、第二课堂、大学生艺术团等多种教育活动形式,通过适当引导、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参与音乐作品的排练、汇报、演出和比赛中。当学生通过集体活动,学会分享、学会体谅、学会分担时,高校的德育教育作用就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如何有针对性地深入音乐艺术教育教学活动

提升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水平与教学质量是新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必不可少的内容。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姗,将认知领域的学习水平依次分解为知识、理解、应用ท、分析、综合、评价,这六个由浅入深的层次,每一较高层次必须以前一较低水平为基础和前提。这种明晰的目标分类法体现了教学规律,对我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也同样有指导意义。

衔 接 初 等 音 乐 教育深化音乐艺术教育工作

学校的音乐教育应该具有一条由小学到大学连续发展的♡轨迹。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围绕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音乐感知能力,建立以听觉感受为主的审美判断力。高校音乐教育的对象是文化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大学生,教育目标不能仅仅停留在为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上,更应在人才知识结构和总体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即造就一大批现代科学社会所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全方位的高级人才。

构建教育平台开设必修与选修课程

大学生音乐文化素质提升,离不开基础音乐知识的支撑。开设由乐理、视唱练耳、 曲式分析和音乐表现等基本理论知识于一体的综合必修课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结合设计类专业学生的特点和专业发展需求,应当开设丰富多彩,门类齐全的选修课。以及结合各二级学院专业特色,开设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音乐心理学、计算机音乐、音响学等跨学科课程。为该专业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拓宽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审美能力。

探索教学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大学音乐艺术教育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动的、扩展的理解,从而增强批判力和评审力,形成学习和创新的态度。因此,教学形式应当结合设计类专业发展需求做到生动灵活。例如结合该专业学生特点,通过问答式、案例式、协作式、发现式等学习方法,培养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兴ถ趣与能力。并在课余时间,为设计类的大学生们提供各类艺术观摩、学习和实践机会,充分鼓励设计类学生参与到大学生艺术团和艺术社团,参与到各类音乐实践活动中。通过提升课程设置合理性、内容安排针对性和各类观摩实践、第二课堂参与性,发挥音乐艺术教育的应用价值。

融入日常ฑ生活让艺术走入生活

寝室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寝室文明与寝室文化对于设计类学生素养的提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好的音乐作品不仅能够寓教于乐,也能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后,舒缓和调整情绪,并更好地激发学习斗志。因此,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要注重经典作品的推荐,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与潜能的激发提供优质土壤;要注重艺术鉴赏能力的引导,为学生更准确地发现美、感知美与创造美提供能力保障;更要注重对学生在艺术中反思、求真知的能力培养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