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离任审计模式 强化审计监督
建立离任审计模式 强化审计监督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是对企事业单位p> 2007年,经济责任审计作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对权力进行制约和加强企事业法人任期经济责任感的重要举措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开创了我国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制度化、规ฑ范化的新局面。2008年《经济责任审计条例(征求意见稿)》出台,并明确规定企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因任期届满或者任期内调任、转任、晋升、辞职、退休,或者被免职、辞退和开除等原因离开所任职岗位,应当依法接受经济责任审计,并且指出经济责任审计也可以在主要负责人任职期间进行。在实践工作中,针对多数企业单位下属基层单位较多,离任审计工作量较大的现实,本文就如何充用利用内部审计力量,建立科学实用的离任审计模式,强化审计监督谈几点看法。
一、规范审计工作程序
当前在离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着随意性较强的问题,工作中往往重审计实施阶段而轻审计准备阶段,甚至不搞审计调查,不编写审计实施方案,离任审计成了简单的交接仪式。要想更好地促进离任审计工作的发展,必须在离任审计工作中,加强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制定统一的工作指导纲领,对审计人员进行明确合理的分工,对审计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控制与管理,审计业务各方面的内容、程序、方法、技术与侧重点做出规范,确保离任审计工作按一定标准,科学高效地进行。
二、合理界定被审计人员的经济责任
被审计对象作为本单位经济行为的直接管理者,对本单位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合法性及效益负有全面责任。但对于由于政策变化、行政干预、前任责任或历史原因等所造成的损失及工作失误,必须合理界定离任管理者应承担的经济责任。离任审计工作只有同单位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才能更具合理性。
三、实行“二步审计”:年审与离任审计相结合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当是全方位的、多种组织形式并存的,在正常的领导干部任免和现有的审计力量前提下,做到离任必审很不容易,同时又要适量安排任中审计,加之在特殊情况下对少数领导干部存在必要的临时组织措施,来不及先审后离,这就有必要在实际工作中把年审和离任审计结合起来。
实行年审不仅有利于缓解离任审计工作任务重、期限短的矛盾,更重要的是通过年审可以获得企事业单位重要的经济管理和人力管理信息。有利于被审计单位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物力资源以达到资源有效配置。通过二步审计还能深化企事业单位负责ฅ人的经济责任感、法制意识、竞争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重大失误,及时调整生产结构,总结经验教训,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发展。
在对企事业单位负责人进行年审时,可侧重对各经营目标完成情况、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的真实性进行审计,并在审计中鉴证是否有潜亏因素等。就实质而言,二步审计是对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任职期间经济效益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经营决策审计等各项专业审计的综合与发展,有助于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使审计工作更好地发挥“一帮二审三促进”的作用。
四、实行目标审计,抓住审计重点
离任审计工作量大、面广,工作中必须突出重点,才能取得实效,才能比较直观地显示审计结果。
年审在离任审计中的核心问题是强化审计的监督力度,使法定代表人作为负有资产经营责任的经营者,在生产经营决策、资p> 在对行政干部的离任审计中,可侧重于对其所在部门、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웃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情况的审计,包括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决算;预算外资金的收入、支出和管理情况;专项资金(基金)的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相关经济目标完成情况;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内容。通过审计,分清行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主要是对其所在企业的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进行审计,包括企业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保值增值情况;企业对外投资和资产的处置情况;企业收益分配的真实性;与上述经济活动有关的内部控制制度及其执行情况;任期内各经济目标完成情况等,分清企业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
五น、量化审计内容,实行经济责任的定量化监督
离任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决定了它在企事业单位组织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即必然要对法定代表人在职期间所完成的经济指标进行量化、鉴证和评价。
量化法定代表人在任职期间所承担的经济责任,主要指对国有资产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况给予量化审计,有助于保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杜绝资产不实、家底不清甚至账外流失等。量化法定代表人在任职期间的经营业绩,即各种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主要有经济发展目标、经济效益目标、管理水平发展目标。这些量化指标既便于检查和审核,又利于提高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使审计ถ结果明确而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