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语文教学的人文精神培养
【摘 要】语文学科的性质在语文学界存在着很多的阐释,比如“工具论”“、工具载体论”等,这是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缺乏一种全面的认识的表现。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进行人文精神的陶冶和培育。作为母语的语文不仅是民族文化的根基,积淀了中国文化精粹,更是意识、思想、人格形成的因素,因而“文”和“人”有天然的血肉联系。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人生观;教育
一、ฐ人ฟ文精神的内涵
近代西方“人文”概念的含义是与中世纪宗教和神学异化相悖的。其主要特点是积极抵抗中世纪的禁欲主义观点,肯定人有权利享受现世生活幸福的主张,尊重爱情与人的精神生活。发起于19世纪的人文主义思潮则更加强调个体性及人的独特价值,强调个人情感方面的自由发展。一般说来,“人文”则更注重选择的自由意志;工具理性科学技术的着眼点,而人文则更加看中的是人的价值理性和人的关怀。
二、当代社会对人文精神的客观需求
人文精神是在人们学习人文知识的过程中,对人类文化的理解,感悟,体会,进而形成的价值观念,道德感,人格品质,思维方式,对社会的看法等精神世界内容。作为基础教育的语文,它不仅仅担负着传承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任务,更需要培养人的内心的,精神的任务,需要通过教育来唤醒人的自然性的某些东西,这就是人文学科的精神教育。中学语文教学不同于工具课式的文字教学,在语言文字的教育与训练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自始至终贯穿人文精神,给学生以思想的指引。当前的社会现状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人文教育。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道德缺失的现象。用西方学者的话说,现代人被“物化”了,落入拜金的沼泽中,人品人格失落了。导致这一社会状况的原因之一,在于教育的失缺。在物质生活空前丰富的社会,精神生活却越加贫穷了,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陶醉在追求和享受物质生活中,人性被物质俘虏,吞没。因此有学者提出,21世纪人类最大的任务就是要把失落的“人”寻找回来。因此,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三、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人文精神
文化是具有传承性,它具有遗传基因,能够影响当代人的头脑。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传统文化,能够影响当代人的思维和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的积极的意识形态。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不稳定时期,也是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阶段是人生道路选择的关键时期,语文教育可帮助中学生确立正确的“三观”,ต规范其公共生活秩序的基本法则。
中国传统文化体现的人文精神极其丰富,尤为突出的是一种责任意识,古人为了实现自我与群体的和谐,把外在的社会责任感、团结群体的使命感转化为内心的自觉要求,形成一种坚定的责任感,主张“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以天下为己任”的进取精神。中国文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形成一种独有的民族文化形态。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多从民族的前途、国家的命运出发,借古讽今,思国忧民,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
语文学习的全部目的,不仅是用语文表达沟通,更是人格的构建。孔子、孟子等古代先贤圣哲通过学习礼乐诗书、经史典籍等“语文教材”教育学生,既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表达能力,又使学生温文尔雅、知书达礼,成为有文化有教养的人。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这类素材很多,语文教学可以充分利用这类资源,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使青少年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四、如何开展人文教学
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是当前的基础教育改革中的重要角色。当今语文课程在选文方面应该有意识地消减过去☪以揭露阶级斗争的弊端和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的的课文,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倾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选文上,选取那些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深厚的文章或文学作品。许多丰富的人文精神蕴含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它将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深刻的影响。
教育是一种以素质培养素质,以灵魂塑造灵魂,以人格影响人格的过程,这就强调了教师素质在素质教育中的具有重大意义和特殊作用。“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可以说,人文教育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良好素质的影响。从教育者和受教育两个方面来讲,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人文教育的主体,从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角度来看,在素质教育时代的新一代教师,尤其需要注重自身人文素质的培养,以达到更好的教育学生的目的。
在语文对话中,教师和学生都应是课程的主体部分,共同构筑起交流的平台。在课堂对话中,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心声,爱护学生,包容学生,以真诚的、宽容的态度面对学生,与学生坦诚地交流,给学生以热心的帮助和有效的指导;同时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也影响和感染着教师,这就完成了师生学习共同体目标,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目的,使教学向着最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方向发展,使师生关系融洽和谐,建ท立平等的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