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命的重量时,艺术的位置在哪里
5月中下旬,在我们的微信朋友圈最受关注的事件之一便是徐坦、樊林、夏维伦与吴超夫妇发起的艺术介入和筹款活动,以售卖捐赠作品的方式支持被唤醒的植物人美美。活动基地设在广州一处当代艺术研究机构时代美术馆黄边站,徐坦是机构负责人之一,樊林是热心参与的策展人,夏吴夫妇则是事อ件的主角。
要了解事情的经过,还得从头说起。吴超原是一个从事实验动画创作的艺术家,她的动画中总是有着各类形体的循环转换,透视出某种世事轮回的精神观念。渐渐地,她的动画创作不限于视频的部分,还延展出绘画、装置等综合形式;而与动画平行进行的一个重要项目就是《生命观测与猜想》。在这些项目中,她和其丈夫夏维伦形成了最为核心的工作组织,夏曾经得过重病,丧失了ฟ部分身体机能,凭着恰当的医疗和自我的意志力已经恢复得比较好。这也许是他们进行这一项目的缘由之一。
这是一揽子的计划,包括交叉学科的学习、个例采集、随机讨论、实践测试、未来猜想等部分,他们还将研究进程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发布,与大家进行互动。而在作为实践测试的植物人唤醒计划中,他们与医生协商以个性化影像的方式来促进唤醒遭遇车祸而变成植物人的美美。艺术介入医疗,从实用的目的来说或许是具有前景的辅助性医学手段,但是,我觉得这不是他们启动这项计划的根本目的。不能以疗效来判定艺术的成功与否,应该看重的是这种探讨所带来的对生命精神层面的认知和体悟,以及可能触及的各种边界,包括心理的和学科分野上的。然而,我们也不能说,疗效是可以不管不问的,因为这毕竟是面对一个真实的生命体。
所以,当作为医疗同时也是作为艺术对象的植物人美美被唤醒时,大家的欣喜之情是可想而知的。然而接踵而来的是,美美的家庭并不宽裕,无力承担后续的巨额医疗费,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这时的艺术家似乎又卷入到了一场慈善的活动当中,他们所想到的办ฒ法仍然是艺术的方式。夏维伦,这位正在努力学习绘画的“素人艺术家”打算捐出自己的一批作品,那些作品稚拙却显得妙趣横生,赢得专业艺术圈的赞赏。一直以来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并给予艺术计划很多支持的艺术家徐坦、策展人樊林对这项义举给予了学理和精神上的充分肯定,与吴超夫妇一起来张罗这件事。捐助和销售作品的范围通过微信扩到更广的朋友圈,夏维伦的作品作❥为一个引子,激发其他艺术家踊跃捐赠和购买作品,并且有些平时售价不菲的艺术家在这里都选择了比较低廉的价格,从而吸引了更多的人的参与,并最终筹集到了29万多善款。这件事让我想到北京的二楼出版机构曾经为某公共事件的悲剧人物夏俊峰的儿子夏健强出版画册,以补助受害双方家庭的艺术行动。艺术如何介入社会?他们都完成了一次似乎平常却又出乎惯常艺术系统意料之外的探寻。
在吴超、夏维伦的整个艺术实验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不同阶段所遭遇的不同情形,各种对谈和研究,让我们想到田野调查类的艺术;个性化影像唤醒,可以联系到某种新式的艺术医疗;夏维伦的作品,可以纳入到现在方兴未艾的素人画行列;艺术募捐,也可以在平时的慈善活动中见到。然而,如果合起来看,情形也许就会不同,他们其实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行进中的艺术、生活及社会的精神探索的鲜活案例。我们可以不去区分其中的各种成分,而 ϡ将其笼统地看做作品的一部分,然而,我总觉得在面对生命的重量时,这样说似乎太轻松了。我宁愿看做是一个个有着艺术身份的个体在面对各种具体情境时的本心抉择,它与社会、与生命发生了最为真实的关联,从而也打破了所谓艺术系统内部的运行和生效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