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区域地理复习
高中地理复习中,区域地理是基础也是关键,只有熟练掌握区域地理知识,才能为复习地理打下扎实基础。如何搞好区域地理的复习,以下便是我在复习区域地理过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整合课标,因材施教
高三复习区域地理这一块时,需要把高中“必须3”与初中教材有机结合,结合的这个度需要教师把握。如果侧重于初中教材,就会造成学生的浅层次复习,能力提高不足,如果侧重高中“必修3”就会造成知识体系不全面。区域地理复习的总体设计应着眼于整个高中地理的教学与备考,以及学生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以具体的区域作为载体,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制定区域地理复习目标时,我依据课标要求,以初中学过的区 ﭢ域为载体,整合高中地理原理、规律和方法,依照“双层次教学法”把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相结合,把区域地理复习与高考考试内容相结合。
如针对“美国”这一节我是这样做的:
首先分析课标,以下是和本部分相关的课标要求:
高中课标:①通过对某过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的分析,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的途径。②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③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初中课标:✎①运用图表说出 ϡ某地区气候的特点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②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③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通过初高中内容的对比,我发现共性之处都提到“区域、环境、开发、发展”等三维目标;不同之处在于高中课标提到“农业开发、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等,其更侧重学会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思路与观念。
基于此,我通过整合初、高中课标,形成本节课的复习目标:
(1)通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能够根据各种类型图,分析美国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地形、气候、土壤),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以美国农业为例,把握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以及因地制宜如何布局,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美国东北部早期的资源开发,能理解区域的差异性和开发性特征,并能结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相关分析。
这样精细化定位教学目标提高了区域地理的复习效率,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运用“翻转课堂”注重能力提高
关于翻转课堂不同学者有不同定论,我认为翻转课堂是指在老师组织下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交互式的学习。把课堂还给学会,由老师教变为老师提供学习资料,引导组织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高二区域地理的学习中我主要通过教师讲授学习区域地理部分,在高三复习课中,我大胆采用了翻转课堂,收到了较好效果。下面以日本为例谈谈做法:
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深入把握教材内容,认真分析了我校学生的学习情况,准备了以下学习资源:“日本区域图教学挂图、日本二战后的发展状况微视频、课件”。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按照我校推行的“双层次教学法”设置:基础层次要求学生掌握日本的地形、气候类型及其特点和经济发展的♂优劣势;能力层次要求学生掌握日本气候的分布及成因;日本的工业分布特点及成因;日本社会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我国的借鉴和启示。围绕这些目标,我设置了相关学案,学案分为三部分:《学案――导学单》、《学案――解决单》、《学案――能力提升单》,三单之间注重把握任务的梯度及任务间的关联性。学生课前先做《学案――导学单》,导读单要完成的主要是教学目标中基础层次的问题和检测,学生在充分了解我的意图和任务后自学完成导学单,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我通过了解学生做题情况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课前学习动态。
在上课过程中,我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如:我准备让学生上课重点合作讨论的“日本地形与板块构造”这一部分,发现学生较容易能够解决,但是对“根据日本的降水、温度判读本国的气候类型”较难把握,我及时调整了教学计划,在课件中给学生提供了更翔实、更易掌握的资料,以便在课堂活动中学生更容易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重点解决《学案――解决单》,解决单上的问题主要以小组合作、小组间展示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展开,在小组讨论问题中,我及时对每个讨论小组进行个性化指导,重点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我及时点评和总结。通过这些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把重点知识更加透彻地消化和吸收,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有了较大改观。
课后我通过《学案――能力提升单》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检测并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失,同时学生通过完成检测,反馈自己的学习成果及学习过程,明确自身不足,提高复习效率。
进一步提高区¡域地理复习效率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