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汽车油泥模型的制作过程
摘 要 油泥模型的制作已成为汽车造型设计流程中的重要环节,正确的制作会使整个开发项目顺利的进行。油泥模型的制作一般分为前期的制作、初修、精修和后期的最终制作来完成各项复杂精细的制作过程。下面便是油泥模型的各个制作环节。
关键词 油泥 制作
一、制作工具
油泥模型的制作工具分为双刃直角刮刀、双刃直线刮刀等很多种。主要目的是方便对油泥模型进行修整。
二、油泥特点
常温下油泥有一定的硬度,切削型好,能用专用的油泥工具任意切削制成各种曲面模型。做好的模型能永久不变形地被保存。使用过的油泥通过油泥回收机可以再次使用。好的油泥有着优秀的操作性,其色彩一致,质地细腻,随温度变化伸缩性小,容易填敷,能提供相当好的最终展示。特别是刮削性能好,工作就进展的顺利。
三、前期制作
1、图纸与工具:数据收集整理,构思图的绘制,坐标的定位准备等。
2、模板制作:用胶合板制作侧面、正面和背面的模板,这样有利于更准确的把握形态。
3、制作初胚:用高密度塑料泡沫制作内部结构是为了节省过多的油泥损耗。需要把高密度塑料泡沫切削,粘合制作出模型的基本形体。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过程中塑料泡沫要小于车体外形的3cm,并且尽量减少突出的锐角,便于后期的油泥刮削。
四、填敷及刮削
1、填敷油泥:先将油泥放在恒温60暗暮焱庀呖鞠淅锛尤取7笥湍嗍币莆蘸檬奔洌扔眉尤裙枚涞南”〉挠湍嗤糠笠徊愕啄啵馐焙虻挠湍辔露确浅8撸钥梢杂米鞣系囊锌ā⒌缁翱或则薄木板这涯恩替粗把油泥涂敷在高密度塑料泡P蜕希舐飧龀瞪沓似档牡撞浚蝗缓笤僖徊阋徊愕姆螅么竽粗负褪终票咴邓匙乓桓龇较蛉シ螅×坎灰荨5灰瘢梢远嗵罘蠹复危Vび湍嘀涞奶稀?
2、取型:把模板按照模型的定位线放放到模型上,这样便可以看出哪里敷的泥多,哪里敷的少。确定好这些位置的高度,用专用颜料填上白线或用双面胶作为基准线,根据这✉个基础上尺寸对某些油泥不够的地方进行填补,对多余的✫油泥也 ヅ进行刮削。
3、刮削:用一面有锯齿的双刃油泥刮刀进行粗刮,方法是一只手握刀拉刮,另一只手搭在刀架上控制轻重和保持平稳。用模板刮制可以利用支架,如果是用手持,要注意把握平稳,刮得方法可以使用交叉刮削,这样即省时省力,又能保证刮削面比较平顺。要注意把握平稳模型大体刮削结束℃后,可以用平口的双刃油泥刮刀或刮片来刮净粗加工时形成的毛面,刮削时要注意力道舒缓,动作流畅。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也必须多次测量图纸,用高度标取点,采样点越多,模型就越精确。这一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条定位线,定位线可以用双面胶来代替,由车灯开始到车窗A柱,向车窗顶沿、后沿,至尾灯的这条线。由于它决定了整个车型的侧面大型,而且这样一条空间曲线又不能以用平面的模板来限定,所以对它的多次采样显得尤其重要与复杂。这条定位线只需找到其中一条即可,另一半可以用分规进行复制。
4、侧面定位:侧面定位的关键在于车窗的定位,要确定车窗的位置我们还可以制作模板。然后将做好的车窗垂直方向的模板固定在垂直尺上,沿着侧面的定位线将车窗位置刮出来。车窗确定后,用同样的方法将侧面刮出来。对于前后保险杠等突出的部位我们可以用特殊形状的油泥刮刀来完成。
五、精刮
到这一步可以说已经完成了模型一半的制作了。这时可以用三角刮刀和较薄的刮片等适合的工具进行精细的刮削。对于前后保险杠这样的突出线条的位置也同样是制作模板来进行处理。引擎盖、后备箱盖、前后车窗及车顶这些位置的面积较大,但是曲率变化是很微妙的。这时我们要使用油泥胶带,它是专门贴在油泥模型上的胶带,也是刮油泥时的一把尺子。它能随意地描绘曲线的柔韧胶带,撕下也不会对模型造成伤害。用这种胶带将这几处位置粘出来当做参考线。然后用刮刀或是较适合的工具将这几个面的轮廓刮出来。之后就是对这几个面进行精细的刮削,这时的难度在于面要光滑平整,尺寸要精准。对于유细节部位,如格栅、翼子板、面与面的连接处等,都要用各种刮刀和特殊的模板来配合胶带来制作。最后用薄刮片进行修整。
六、后期制作
1、贴膜:油泥模型薄膜的种类也有很多种,透明薄膜、银灰薄膜、棱镜车灯薄膜、皮纹、桃纹薄膜和一些带颜色的黑、灰、红、白、车窗、镀铬等。在贴膜前再次用薄刮片精修一遍,因为贴膜后哪怕是极小的瑕疵都会很明显。然后将薄膜在水中泡软后将衬纸剥落,用橡胶制的刮刀等边刮气泡边贴于油泥模型上。先贴上面,再贴下面,每个面一张膜。
2、贴胶带:将宽窄适合的胶带贴在车身结构缝隙处,如引擎盖、车门等。这一步的目的是要表现一些更加真实的效果,同时还可以起到遮盖贴膜留下的缝隙。
到这里汽车油泥模型的制作就算完成了,油泥是个体现想象力、美感、空间感、工作技能的技术活。如果我们能够熟练并正确的使用工具,那么在刮油泥时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山里泰里.日汽车油泥模型制作[M].中国汽车工业学会出版社.
[2]张梦欣.汽车模型工(高级)[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兰玉琪.图解产品设计模型制作[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