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生活化下的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4-11-10 09:42:25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网络生活化无疑是不可避免的潮流,在其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网民在网络语言和网络世界特殊环境里呈现出非正常的心理特征,在网络和现实中言行不一致,并逐渐非正常化。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严重缺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现状

(一)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堪忧

据调查,有33%左右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会受到不良网络环境影响但能凭借自我意识抵制,而绝大部分的学生均称自己容易受影响,从而产生不良心理。进一步调查又显示,56%的大学生对自己不太了解的事件,较容易受到网络舆论的影响,能做到自己详细了解事件的经过,持有个人看法的大学生仅占34%。由此观之,大多数大学生容易盲从网络大众观点,这种畸形的网络心理状态正逐步侵蚀着大学生。 再则,45%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会加剧代沟,使大学生跟家人的关系疏远,59%的大学生认为网络会使大学生越来越孤僻。分析认为,通过网络这个虚拟平台,大学生会把现实世界遇到的不美满在网络上释放,他们在网络这个虚拟环境中尽情想象,渴望在那里捏造一个完美的自己,从而得到解脱。久而久之,容易导致他们渐渐模糊虚拟与现实,变得以自我为中心、甚至漠视生命,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引发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调查发现,约80%的大学生上网一般以玩游戏、听音乐、看电影和使用社交软件为主,只有47.6%的大学生用于看新闻、查资料。换言之,大学生群体并没有较好地利用起这一资源丰富的平台。此外,网络生态圈的各类信息与互动给大学生带来的种种心理变化与网络生活方式本身的特点也是分不开的。网络主体身份的随意性使大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见,网络主体可以在不同的网络空间变换不同的身份与他人交流,这种角色的转换便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多重人格,对大学生网民心理造成自我迷失、自我认同的混乱。

(三)心理健康教育存在不足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软件、硬件设施不足,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相对较少,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教学设施尚待完善,高校心理教育水平亟待提高等问题。心理健康问题已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突发事件不断引发的主要成因之一,大学生因为网络引发的心理健康问题亦成为特殊的群体性问题,而与之相应的配套性、应对性措施尚不完善,在当前新形势出现的诸多网络新问题仍在不断研究探讨之中。总之,当前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需引起相关教育部分及高校的充分重视,高校应努力将网络生活化的优点最大化,缺点摒弃,打造一柄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 Ü健康状态的宝剑。

二.探究大学生在网络生活化下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

(一)沉溺网络影响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认知也称之为认识,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也是对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有研究发现,网络成瘾患者的工作记忆、短时记忆显著低于常模,这说明网瘾能导致基本认知能力下降,在记忆方面尤为明显。调查发现,近70%的受访者每天上网时间在三小时以上,其中有28.57%的受访者在五小时以上。而科学研究表明,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以每天上网两小时为宜,长时间的上网会导致精神萎靡不振,思维迟钝,没有足够的精力应对学习生活。大学生正处于青年中期,心理发展趋近成熟但尚未真正成熟。在这一时期正是其认知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如果大学生患上网络成瘾症,就会出现记忆能力下降,学习困难,对学业不感兴趣等情况,导致自身的认知能力下降。更进一步说,认知能力下降影响学习能力下降导致学习成绩差,成绩差又促使学生在虚拟世界寻找寄托,由此极易进入恶性循环。

(二) 网络行为去抑制性导致大学生人格异化

互联网交往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匿名性,它容易导致网络行为的去抑制性。去抑制性是指个体更少受到自我意识的约束,社会规范和内心准则减♚弱或消失。在网络交往中,没有人知道这个ID的主人的身份地位,所以即使做出一些违背道德的行为也不用付出什么成本。这样的交往特点轻易地让人表现出较强的公开自我意识和较弱的私下自我意识,使得大学生在网络中的行为甚至可能与现实中截然相反,表现为两种典型的去抑制行为,第一种是纷争,表现为攻击与谩骂;第二种是过度自我暴露。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完善和定型的关键时期,调查显示,有35%左右的受访者表示会玩网络游戏,众所周知,网络游戏大多有角色扮演成分,大学生如果沉溺于这个角色,无法适应网络虚拟互动和现实社会互动在感知方式和情感要求上存在的差异,就非常容易出现人格异化。另外,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群体,通常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会对自己的人生做些规划,对生活状态进行反思。出于各种原因,可能现实与理想之间有很大的一段距离,现实的不美满可以在虚拟世界得到弥补,他们可以尽情想象,捏造一个完美的自己。久而久之,容易忘记自己的社会角色,忽视自己的社会责任。

(三) 频繁使用互联网引发大学生孤独感

孤独感是一种较容易出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不良情绪体验。有研究发现,网络成瘾与孤独感这一社交情绪紧密相关,孤独感与情绪孤立、社交孤立、情绪孤独与社交孤独存在十分显著的正相关。调查结果显示,频繁使用网络会导致个体与现实的人际交往脱节,这将大大减少现实人际交往的时间,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大学生,互联网对其而言是交友的最舒适场合。有近30%的大学生认为网络生活化下存在亲近网络疏远现实人际关系这一现象,几乎所有受访者认为网络会导致使用者越来越孤僻,同时也导致与家人之间的代沟被拉大。正常的人际关系被人机关系所取代,人际交往被人机交往所取代。逐渐地,大学生对现实的交往表现出淡漠态度,交往技能退化。这样的人际关系与理想中人际关系的差距就引发强烈的孤独感,而孤独感又使大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网络寻找朋友。可以说互联网的频繁使用和孤独感互为因果,相互影响。

三.大学生在网络生活化下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

(一)高校应在软件和硬件方面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1.要加强课堂教育,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资料显示,目前中国高校只是开设课时较少的必修心理课,大多为两周一次课,很少会开设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或讲座。在网络日益生活化的当下,高校应该适时介入,进行网络道德、网络心理教育,帮助大学生在心智上逐步走向成熟。需要注意的是,ส组织该活动时必须注意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关键能让学生们主动参与,引导大学生正确面对上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在活动中接受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处理网络之外的人际关系的心理教育以及个性心理教育。有研究认为,只有针对大学生个体的真实体验所构建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才能够触及学生的心理真实,产生促进学生个体心理成长的积极效果。因此,学校要针对网络特点,不断充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对虚拟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心理、网恋心理进行教育,一是要对大学生网民进行正确恋爱观的教育,二是要对大学生网民进行性教育,帮助大学生打破神秘,抵御网络上的不良色情信息。

2.要完善学校设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硬件设施是实施心理辅导的物质保障,因此硬件设施必须配备齐全,及时更新。配备发泄室、音乐放松室、心理咨询室、沙盘治疗室、心理健康检测系统等,有条件的可以建立心理教育网站,开展互动性的心理指导,开设网上咨询室。目前许多高校已适量配置,但实际使用率低 ッ。此外,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软件方面即师资力量更是需要引起重视,这关乎到是否能合理运用硬件设施给予学生最合适的心理教育。对心理教师的聘用不仅要考核其专业素养,更重要的是考核能力素养。在当今网络生活化ธ的时代,大学生们的心理也在悄然改变,心理教师必须具备与时俱进的心理辅导能力,了解学生网络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掌握应对个人成长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方法,同时学校也应重视教师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二)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自我网络心理调节

1.加强现实人际交流与互动,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网络的普及使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层出不穷,大学生们徜徉在虚拟的社交网络上,将网络世界当成他们的第一栖息地。网络上的能言善道到了现实中却变成哑口无言,与同龄人的关系只是维持在细细的一根网线上。网络的便捷性使宅文化风靡校园,学生对于活动的积极性日益减弱,这一趋势只能使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日益衰退,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受到威胁。其实,学生们并非不愿参与集体活动,只是现在的集体活动形式过于陈旧单一,活动内容不是春游就是烧烤。因此一方面迫在眉睫的是创新具有吸引力、别出心裁的活动吸引大学生群体参加,例如团队协作竞技类活动,既贯穿合作观念又具备竞争力;另一方面还需要心理老师的心理引导,减少学生的心理顾虑,通过内在的自我体验、游戏测试、实践模仿等方式,形成学生心理调节、心理平衡和心理保健的能力技巧。

2.要能够自我控制上网时间,培养绿色文明上网习惯。互联网的娱乐性、便利性、快捷性对大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大学生群体普遍自控能力不强,容易沉迷网络,甚至患上网络成瘾症。对于自控能力弱的学生,设定强制关机时间、使用上网时间控制软件是短期措施,长期有效的方法需要依靠自身的努力。在笔者看来戒除网瘾一方面可使用隔离法等方式,如与网络暂时分离一段时间,在没有网络的这段时间内网络成瘾者会学会自我调整;另一方面使用转移法,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特点,有意识地从事其他休闲娱乐,如打球、爬山、聚会、野炊等,以转移注意力,暂时忘却网络的诱惑,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性。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