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危机意识教育的重要性与可行性策略研究

时间:2025-01-13 05:31:1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当前,校园危机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各界对校园危机管理的重视,教职人员的适当行为是影响校园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而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危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培养全面型、素质型教师的目标需要探索出更多的途径和方法来进行危机教育。

[论文关键词]校园危机管理 教师教育 危机教育

一、校园危机的含义与类别

Gilliland 和James将校园危机定义为:凡是发生在校园内或与校园成员有关的事件或情境,对学校成员造成不安、压力或伤害,而以校园现有的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均可以称之为校园危机。校园危机按起源分为ฒ以下几类:公共卫生类、治安安全类、自然灾害类、学校管理类与学生个体危机。

二、校园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随着教育的全民化与开放化,学校已不再是纯洁的圣土,正在经受着社会的影响与冲击。近年来,校园危机事件时有发生,社会上发生的各种危机事件在校园中都可能得到重演。而作为校园的主体——学生来说,他们大部分是身体或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个体,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极易导致严重的甚至极端的后果。在生理方面,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有些学生可能由于应急反应慢或体力不支而难以逃避危险;在心理方面,一些学生在面对教师的不当言行、情感、家庭、学业或就业问题时,心理承受力弱,常以自杀或其他极端行为作为解脱手段。此外,在学校外部也存在着许多不安定因素,威胁着校园的安全与稳定。2010年,全国连续发生了五起残杀幼儿及学生的校园惨案,残忍程度令人发指。失去孩子的父母从此将背负一生的想念和悲痛,那些亲眼见到疯狂暴行的孩子们会将这惊魂一刻深埋在记忆的深处,而学校教职工也将在悲伤和内疚中继续艰难前行。

校园安全管理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如此受到重视,校园危机管理将会被切实地施行和扩充,因为,只有依靠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才能尽可能地将罪犯挡在校门之外;只有依靠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才能让学校所有的反应机制实现一体化,在面对危机时能迅速发挥最大的功效。

三、影响危机管理制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教职工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危机管理制度的制定、实施和评估都离不开教职员工的参与,教职工是减少或防止校园危机发生的重要因素。校园危机管理体系的主体部分包括预警、应对、恢复与评价,这三个部分构成了一个依次递进的危机管理序列③。在危机来临之前,学校需针对各类校园危机制定相应的预案,建立各级危机管理机构,同时密切关注校园内的各种异常现象,以便在危机来临前或爆发之际迅速地识别危机。在危机发生时,校园危机管理组织应ผ尽量收集各方信息,把握时机进行决策,并调动校内和协调校外相关部门和人员协同处置危机。在危机过后,学校要尽快恢复正常的教学与科研秩序,并对校园危机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评价,发现各阶段的不足,并将结果反馈给危机管理部门,以便不断修复和完善校园危机管理体系。在这三个阶段的运作过程中,信息沟通与传播始终贯穿其中,它与危机管理的各个阶段一直进行着信息的双向流动,从而形成了一个闭环的互动控制系统。

从以上对校园危机管理体系的分析可以看出,校园危机管理的每个环节都不可避免地需要学校教职工的参与,所以教职工适当行为是影响校园危机管理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所谓的教职工适当行为是指教职工在校园危机的敏感度基础上,基于对学生身心状况的把握,对可能发生的危机要有一个大致的预期,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恰当的言行来阻止危害性结果的产生,从而阻止危机发生。例如,河南某小学的一个初一女生,因不堪同学民主决议将她发配回家思过一周而投渠自尽。从客观上来说,其班主任不是凶手,然而这位老师确实做出了一些不当行为,正是这些不当行为引发了那位女生的自杀行为。他的错误不在于授权全班同学民主评议该女生的去留,而在于他没有任何危机意识,完全没有想到青春期是孩子建立自我、视自尊比生命还重要的时期,任何损害自尊的事情都可能引发学生的极端行为。他的失误在于没有体察到青春期孩子敏感的心理,没有关注重创的心灵,没有预测到后果的严重性。颇为巧合的是,近几年来的中小学生自杀案竟然都是教师的一些不当言行所直接导致的,闻之实在令人痛心不已。教师本意为育人,但却因为一些失当行为而害人,这令人不得不引以为戒。因此,校园危机管理首先要杜绝教职工的失当行为,并要求教师在危机管理的各个阶段都实施适当的行为,并不断提升干预能力,这样ฅ才能将校园危机管理的有效性发挥出来。

四、对教职人员进行危机教育是教师教育的重要内容

教师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指成为一名教师所要接受的所有教育,其中既包括师范院校的理论与实践学习,也包括身在教师岗位上的各种进修和培训。目前,国际上对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概念已基本达成了共识。所谓一体化教师教育,就是指为了适应学习化社会的需要,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对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进行全程的规划设计,建立起教师教育各个阶段相互衔接的,既各有侧重,又有内在联系的教师教育体系。教师教育一体化的提出为教师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定下了基调,也为培养全面型、素质型的教师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我国的教师教育在课程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并体现出了新时期的特点,兼顾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性,例如在学分制、选修和必修课程、课程的内容结构体系与课程的实践环节等方面都做了很多改革。然而,无论是新课程还是老课程,无论是教师的职前教育还是职后教育都鲜有危机教育的内容。这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危机教育隐于教师教育的课程之中,是某些课程的一部分内容,例如,发展心理学必然会提到青少年期间的发展危机,中小学心理辅导课程必然会提到心理卫生等相关的心理应激,但并没有专门的课程来进行“危机教育”;二是危机教育的内容太少,特别是在教师岗位上的培训中,危机教育明显被摆在次要地位,几乎都是在危机发生之后进行临时培训。因此,教师教育一体化必须要加入危机教育课程的规划和设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完善新时期教师教育的课程内容,也才能真正将教师教育一体化落到实处,才能真正满足学校发展对教师素质的长远要求。 "

五、教师危机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1.全员教育。危机的发生带有突发性和危害性特点,因此危机的预防和处理不只是某些人员的工作,而应该是全体教职员工的职责,每一位教职员工都应具备随时发现和应对危机的能力。绝不可以说校园危机是保卫处的事情、是心理中心的事情、是危机管理小组的事情,而应明确校园危机是全校人员共同的事情,因此危机教育必须是全员教育。

2.终身教育。危机的形态和危机的类型是无法预测的,不同时期的校园危机也具有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处理方式,所以教师教育必须把危机教育作为终身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以前,校园危机主要表现为政治风波、疾病或食物中毒等公共性危机,如今,学生自杀已不是新闻,并呈现出低龄化和高学历化的趋势。学生自杀危机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教育部曾明确要求中小学及各层次的高校一律要配备专职心理教师和专门的咨询场所,为学生提供心理援助,这在客观上促进了近10年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各种心理压力和应激。然而,大学校园里的各类危机事件足以让为人师者警醒,因此,危机教育必须是终身教育。

3.危机意识教育。危机意识也叫危机感,在心理学上,危机意识是指一种心理素质,它是人们从外在环境中体验到威胁与挑战的一种心理感应,这种感应转化为危机意识,就是对个人所面临的情境产生警觉和敏锐力的一种能力。危机意识与对紧急处境的应变能力密切相关。危机意识可以由经验获得,也可以由学习获得,相对而言,在面临相同情境之下,经历过危机事件的人的危机意识必然高过未经历者。但因为危机事件的突发性和偶然性,再♋加上经历过危机的人毕竟是少数,所以大部分人仍需要主动保持适当的危机意识,于是就有了危机意识教育。危机意识教育是指有意识地运用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刺激环境,展示事物的危机因素,以促使学生危机意识的形成,激发人们心理和意识上的危机感应和危机意识,养成居安思危、处变不惊的良好心理素质,并以自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化解危机而奋进有为⑤。危机意识应当成为教师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或者说是一种观念。

4.储备心理咨询的相关知识。心理学知识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专门的心理咨询和心理危机干预技巧培训却并未纳入师范教育每个专业的课程。然而一定的心理咨询与心理危机干预的知识储备,是教师处理危机事件必需的途径和手段之一。依据各省市近年来颁发的一些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规范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已经相当重视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高校必须有专职心理教师和场地,中小学校除了这两项要求之外,还增加了班主任必须考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C证或B证的要求,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校园危机教育的发展。对于心理咨询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对发生在学生个体层面的心理危机进行预防和干预。

5.加强危机教育的实践操作性,进行适当的实战演习。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等到危机事件发生才仓促上阵肯定不如事先设定情境进行演练有效果。因此,有必要加强危机教育的实践操作性和进行适当的实战演习。平时在校园活动中就可以模拟一些自然灾害、公共危机等情境,发动全校师生参与其中,也可以单独就一些常见的学生心理危机进行干预性模拟。这些模拟和演练虽然与真实场♥景有差距,但毕竟能让师生了解危机发生的过程,以便更加沉着、冷静地面对危机事件。

在目前校园危机事件多发的背景下,学校不得不发展和完善校园危机管理,教师作为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主体也必须参与到校园危机管理中来,因此,在教师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也必须加强危机教育,并贯穿始终、惠及全体。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