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的实效性如何体现
德育的实效性如何体现
德育实效性问题是大家最为关注的德育问题之一。德育实效性既是学校德育工作追求的目标,也是衡量我们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于德育实效性的理解和认识,即我们怎样理解德育的实效性,在工作中追求什么样的德育实效,也反映了对学校德育的认识程度以及绩效观、政绩观。
所谓“实效性”,是指将事物经过某种活动过程后产生的客观结果与预期的目标相比较,它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或状态。德育的实效性就是指学校按照预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的实际特点,对其 开展德育所达到的真实有效的程度。照此来看,德育实效性应该体现在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的积极变化上,但现实中却往往并非如此。在我们实际工作中普遍遇到以下现象。
一是在德育整体设计、政策制定中,考虑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比较多,而关注学生的需求不够。现实中,我们很多人学上级文件、学上级精神比较多,各种精神要求很清楚,政策了解得也比较透彻,说起来头头是道,这固然是做好工作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他们对教育对象了解得不够、关注得不够,这很容易带来一个后果,就是教育者的教育与被教育者的需求,特别是与被教育者能够接受的、期待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需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而教育必须既关注社会的要求又关注个体的需求。教育者的教育如何与学生的需求更紧密地结合起来仍然是我们需要解决的一对矛盾。简☿而言之,就是我们在德育工作中需要加强研究学生。
二是在德育推进实施、日常管理中,自上而下的经验型管理较多,而让学生发声或者♋参与得不够。我在工作接触中,发现有一些区县和学校层面的干部教师,都是从传统思维定势出发,经验型管理多,研究社会转型期学生成长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解决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新办法不够。他们习惯用长辈对待晚辈的方式、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比较多的还是采用校会、班会、主题活动等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他们对未成年人品德行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思想准备不足,情况把握不准,管理引导滞后。要让德育有效,就必须让学生参与到德育工作中来,更多地阐述意见、表达需求,需要更多运用朋辈教育、同伴教育乃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方式。
三是在德育效果考量、工作评价中,对德育工作本身的评价较多,而关注过程质量监控、学生接纳程度、变化程度的评估与分析不够。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应该以学生的进步为
主要标尺,但现实中较多的是对工作本身的评价,缺少对学生接受程度的评价。因此,常常出现评价学校德育工作的成效多以受到多少次上级部门的表扬,组织了多少节班会、多少次活动,有多少篇论文获奖等呈现或显现德育工作的效果,而对受教育者内化教育的反馈情况底数不够多。当前,应引导学校德育管理既要注ฉ重工作的组织过程,更要注重工作结果的效能,特别是教育对象接受程度的效能,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现在,各个系统都在推动项目绩效管理,既有经费支出、工作推进进度、完成情况的考核,还有服务对象满意度、可持续影响、产生的社会效益等方面的评价,德育工作管理也应该如此。
从以上来看,要真正提高德育实效性,有三项工作需要น教育工作者在今后做得更好更到位:一是重大决策必须倾听学生的意见,政策、规章、制度的出台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民意基础上;二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校教育和管理中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和能动作用;三是转变德育质量和效能观,建立起面向学生道德发展变化的科学测评体系,让德育工作成效更多地体现在学生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