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写好考场作文

时间:2024-11-13 09:19:1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摘要:笔者曾参加过多次作文阅卷,发现有的阅卷者或怕担责任,打保险分,使有争议的精品遭埋没;或略读头尾,打印象分,使颇具匠心的佳作蒙遗弃;或仅凭个人好恶,打偏私分,使不合口味的文章遭冷落;或脱离实际,打苛刻分,使略带瑕疵的好文章被降格。尽管有关主管部门也不断进行作文阅卷的改革,但仍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因此,为了迎合阅卷者心理的“万能”作文、格式作文、套写作文等“歪门邪道”仍屡见于语文教学实践中,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最终问题的解决还是要靠我们平时扎实有效的作文训练。如何改进作文教学,应该是我们阅卷之后需要慎重思考的一个问题。作文之路,依然是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反思作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病,不可忽视。

(一)重视语基教学,轻视作文教学。

大多教师对作文教学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即使有也缺乏系统性,随意性很大,可操作性很差。教师往往是随心所欲,甚至应付了事。因为语基教学在考试分数中立竿见影,而作文教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作文成绩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何况无论学生写的作文如何,也能得一点分数,甚至同样水平的作文在分数上也会有较大差距,进一步消减了老师作文教学的积极性。

(二)注重“纸上谈兵”,忽视学生实践。

许多教师致力于教学生在审题、立意、选材、谋篇、遣词造句、修改和各种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的运用,不同文体的写法,甚至常常用应试作文取代常规作文的训练。企望走捷径,结果反而欲速则不达,没有调动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注重“纸上谈兵”,却忽视了更为重要的学生感受生活能力的培养。没有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没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效果不言而喻。

(三)注重写作数量,忽视写作质量。

部分教师曾片面地认为,只要不断地增大作文训练量,学生的作文成绩就会提高,因此,不断地鼓励学生多练,一周交一篇作文,天天写日记、读书札记、所见所闻,等等,学生拼命地写、凑字数,甚至抄袭,老师拼命地批改、讲解,师生都不堪重负,造成了事实上的两败俱伤、疲于应付。

(四)注重应试技巧,忽视作文能力。

考场作文,一律有规定的题目和要求,许多学生只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乱凑字数,甚至虚构。因此,许多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将有限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指导应试作文方法上,其实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让学生下大功夫背诵应试范文。直接后果是:言之无物,内容空洞,学生的写作水平停滞不前。

(一)注重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

教师应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作文教学规律的教学计划,并认真执行。根据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年级的目标计划,有目的地循序渐进地训练各种题材的作文。从审题、拟题、开头、结尾、立意、谋篇布局、写作顺序等方面,有侧重地训练,使教学计划具有可操作性,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二)丰富生活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

学校和家长要尽可能地多给学生一些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接触各方面的人和事,教师还要让学生们及时地把自己的活动记录下来,让学生学会整理和交流个人的经验和感受,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捕捉、体验和感悟事物的能力,要他们养成敢写、勤写、会写的好习惯。

教师应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写作活动,坚持写作练习灵活多变,倡导自由式作文和专题作文相结合。在自由式作文中,学校、家庭,社会、自然现象等皆可成文。学生不再是游离于文章之外的苦心经营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主角,是表现生活的高手。

(三)注重作文基本功的训练,积累作文素材。

教师要加强作文基本功的指导和训练:一篇文章如何选题,如何表达中心,如何选材,如何分段,如何前后呼应、开头和结尾相衔接,如何画龙点睛,如何把握时代脉搏、引起读者共鸣,如何详写,如何略写,等等。教师不要企图三五次作文就能使学生样样精通,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以范文为例,认真分析基本的写作套路,改变学生提笔无话可说、无话乱说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如开展读书竞赛活动,按时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摘抄、读书心得,及时表扬或在班内交流等,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

(四)注重作文批改和讲评,形式灵活多样。

教师的作文批改可采取多种形式,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加以重视和改正。作文批改可分为教师批改、学生批改和师生共同批改三种形式;从批改的方式来看,教师批改可以分成精批细改、只批不改和不批只改三种形式;学生批改可以分成自己批改、相互批改和分组批改三种形式。评语应避免呆板、套话空话,要生动、形象、新颖,使学生便于接受。选佳作当范文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评析,比较优劣,鼓励找出差距,寻找提高途径。

(五)扩大课外阅读,注重读写结合。

要解决考场作文内容单调、语言贫乏这一问题,那就是多读书,读好书。如有些作文写的内容充实、语言丰富,有着良好的阅读储备,并且善于吸收文章的精华,阅卷老师肯定是非常欣赏的。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多参与活动,多体验,多看书,多积累,多动笔,而且要养成写日记、周记的好习惯。在有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后,精写、专写与反复写相结合。学生能自己反复琢磨,这对作文能力的提高是大有裨益的。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教师应采取多种形式,使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获得作文的灵感。笔者一直在做如下尝试,收到了良好效果:每天给一位学生课前演讲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每日读一篇文章,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半月写一篇专题作文,训练学生写作能力;鼓励学生自办手抄报、黑板报,提高学生参与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写作的热情;定期带领学生走出学校,体验生活,增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和认识世界的能力。

(六)倡导真情实感受,反对华而不实。

从历次阅卷看,那些思想积极健康,叙写生活实际,表达真情实感的作文웃能够得到阅卷老师的赏识,分数自然也是较高的。虽说有的都是生活的琐事,但感情真挚,读来让人感慨万千。面对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真情实感,阅卷老师想要打低分都很难。不只是优秀的学生可以考出好成绩,即使是成绩一般的学生,只要是抒发真情实感,文通句顺,态度诚恳✯,令人欣慰、高兴,也同样可以得到理想的分数。

“有创意的思想永远高于有创意的表达”,内容决定形式,有的教师过于注重训练学生在作文形式上的“技巧”,刻意在语言上做文章,而忽略了在文章内容上的讲求,真正是买椟还珠、舍本逐末。反而让阅卷老师产生华而不实的感觉。“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也”,其实内容充实,语言朴实,就是好文章。

(一)考场作文。

对于考场作文,因写作时间有限,需要教师和学生调整一些常规思路。

1.选材新颖,不是不可以写身边熟悉的事。

许多学生的作文题材从身边熟悉的生活写起,写家庭生活的,大多是父母为自己过生日,买衣服,送点心,或是雨天的接送℃;写学校生活的,也主要是运动会、主题班会和文艺演出等。这也可以透视出学生家庭和学校的两点一线生活的单调。若让学生脱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去写一些不熟悉的事,这又怎么可能呢?其实,可化腐朽为神奇,只要是述说真情实感,表达独特感受,尽管是老瓶装新酒,但未尝不是一篇佳作。

2.文章的立意不能脱离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认识能力。

我们经常会因为自己主观认定某篇作文的“立意”不高,而轻易地否定了一些作文,其实,文章的立意不能脱离学生自身的认识能力,同时我们也必须做到:

(1)尊重学生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

(2)理解学生的情感、体验、行为的必然性。

3.文章的真实应来自真实的生活。

阅卷老师不要轻易怀疑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因为我们毕竟没有经历过所有的生活实践,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就无端地判定学生作文是抄袭来的,难免有“刀下冤鬼”,一定要拿出真凭实据方可判定准确。以人为本,对于学生作文的真实性应给予充分的更多的肯定,多给予其一片信任的空间。

(二)平时作文。

平时的作文教学固然要扎扎实实,训练有素。其实对于考场作文来说,可在“技巧”上作一些尝试,也许能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技巧一:设计悬念,吸引读者。写好作文开头尤为重要。因为老师阅卷时首先看的便是第一段,所以临考写作时一定要写好开头段,紧紧抓住阅卷老师的目光,引人入胜。

技巧二:突出矛盾,渲染气氛。记叙文的写作要善于制造矛盾,在矛盾中展开故事情节。目的是要迅速抓住读者的心,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在矛盾中展开叙述。有矛盾才会有吸引力,在产生矛盾到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文章的曲折性、可读性会大大加强。

技巧三:巧用修辞,展示文采。修辞是语言运用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行文时巧妙而又贴切地运用修辞手法常能使文章增添许多文采。在考场作文中,考生若能熟练运用修辞手法扮靓语言,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印象,定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技巧四:描写环境,渲染氛围。“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记叙文、散文的写作中,环境描写是不可少的。环境描写可以渲染气氛,可以衬托人物,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文章提供一个特定的背景,又能使文章形成一种特殊的氛围。

技巧五:广泛引用,突出主题。引用的内容是很丰富的,若是议论文则常引用名人名言以增强论证效果,突出主ฃ题;若是记叙文、散文则可以引用歌词、诗句,以引发下文,便于叙事抒情。此外,还可引用古语、俗谚、对联,等等,为文章增色。

广大语文老师应归依新课标精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怀着一颗仁慈的心,用一双智慧的眼睛,突出能力培养,深入实施有效作文教学,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能够让学生写出理想的文章,在考场作文中就一定能稳操胜券。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