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企业库存管理提升办法分析

时间:2025-01-13 06:42:10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摘要】库存是企业的“后院”,高效、优质的库存管理是零售企业应对市场竞争、提升经济效益、实现有效销售的重要前提。在经济形势风云变幻、行业竞争日趋镜激烈的今天,库存管理已经成为众多零售企业所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现代零售企业在库存管理过程中的典型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零售企业提升库存管理实效的具体办法。

【关键词】零售企业 库存管理 机制建设

一、现代零售企业库存管理中的典型问题

现代零售企业具有商品经营种类多、变价频率快、订单来往频繁、服务全程化趋势明显等特点,给企业的库存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使之很容易产生滞销品积压、畅销品供应不上、库存周转不畅、库存记录不实等情况。这些情况的发生有其管理层面上的原因,具体来说,零售企业在库存管理方面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权责不清,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

权责不清、监管机制不成熟是零售企业库存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对零售企业而言,库存管理是其日常运营中极重要的一环。但在实际➳情况中,库存管理岗位权限不清、责任不明的现象非常常见。权责的混乱使得各相关部门和相关人员无法及时履行职责,继而引发商品发放顺序错误、账不符实等严重问题。同时,由于缺乏成熟、有效的监督考核制度,库存管理工作中“白条”泛滥、相关人员工作热情低迷、库存商品的核算漏洞亦层出不穷。

(二)货品进出管理脱节,存货管理系统不合理

货品进出管理脱节,也就是商品进货与销售的内在关系脱离。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在采购环节上错误地估计了商品的市场现状与前景、没能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造成商品积压或供不应求。货品进出管理的失败、进货与销售的严重脱节直接拉低了企业的存货周转率,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收入。此外,当下的市面上存在着大量不同类型的存货管理软件,软件类型的增多反而增加了零售企业在软件选择上的困难。加之很多企业无视自身的运营特点和现实需要,盲目选择管理软件,变向地增加了库存管理工作的负担。

(三)缺货、压货现象严重,库存周期过长

还有一些零售企业不重视对市场不确定性需求的预估,使得缺货、压货的情况频繁发生。据调查显示,缺货是造成零售企业客户流失的主要因素之一。缺货现象若得不到有效控制,很容易降ฉ低企业的商品销售量。同样,压货对零售企业的负面影响也是巨大的,大量的库存积压会占用企业的流动资金、增加企业的贷款压力和运营风险。此外,大多数零售企业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库存周期过长问题。库存周期过长容易导致部分商品变质、增加商品损坏机率,严重的还会影响新商品的研发和上市,久而久之将会造成企业消费者数量的流失。

二、零售企业库存管理提升办法

(一)适度革新库存管理办法

库存管理办法陈旧是造成零售企业各种库存管理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结合ฒ企业实情适度革新库存管理办法能够有效提升零售企业的库存管理效率。从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来看,较为适用于我国零售企业的库存管理办法主要有VMI和JMI两种。

VMI,也就是供应商管理库存,意思是在共同的目标方向上,由供应商作为库存管理的主力,同时一并处理库存管理的监督及改进事宜。VMI模式下,供应商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零售企业的POS信息,并以此信息为基础对定期零售企业的各个类型、规格的产品进行自动补货并直接送达零售企业。VMI的优势在于其集成化管理,它能够在适应市场需求的前提下大大减轻零售企业的库存负担。

JMI,联合库存管理。这种库存管理办法以协调中心为枢纽,以联合库存管理系统为载体,是一种能够有效提升供应链同步程度的管理方法。JMI强调供应商和零售企业的共同规划与协调,两方均需要参与库存计划的制定和管理工作的实行。在JMI的使用过程中,供应商和零售企业需要特别注意需求的变异和放大等问题,尽量保证相互之间预期供需的同步。

(二)健全存货管理及会计核算制度

首先是健全存货管理制度,主要有两方面工作要做:一是明确在岗人员权责。零售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存货管理特点,明确规定出各部门、各相关工作人员的权限与责任。严厉打击同一员工同时身兼管理与审计、采购与验数职的不良现象。二是严把货物采购关。对一定规模以上的商品采购必须同时得到总经理、部门经理和业务员三方书面认可后才可以进行。货款支付应当实行统一管理、总经理集中审批制,尽可能减地避免多头付款和不必要采购行为的发生。

其次是完善会计核算制度。现代零售企业大多以软件为库存管理工具,软件的优势在于能够减少人为操作引起的不必要误差,且有助于企业快速、精确地得知商品信息,特别是商品的供求关系。从会计核算的角度讲,必须在使用库存管理软件的同时对其数据加以管控、保证其准确性,故库存管理软件的相关数据必须经过及时、准确的层层核查,只有严格核查过的数据才可以被财务部门最终使用。在采购付款环节,建议零售企业使用会计的账期制度,一来有利于企业商业信誉的发展,二来有助于企业更加有效地对资金加以规划。

(三)优化存货的监督考核体系

长期以来,不规范、不科学的监督考核制度因其严谨性问题一直制约着零售企业库存管理实效的发展,优化和完善存货管理的监督考核制度、弥合现行制度的显著漏洞、促进库存管理的科学合理化对不少零售企业而言已迫在眉睫。具体地说,零售企业至少应当从以下两方面着手对问题加以改善:

第一,建立采购风险的责任制与监控制。首先,要设置出商品采购的毛利∞下限,将商品采购造成的后果与采购人的利益联系起来。如因采购不当引发货物积压并造成一定损失的,采购负责人应当承担部分责任。同时,对大规模的商品采购进行严格把关,对进货的流程进行监控和跟踪,将采购的时间、名目、货源、销售情况及库存量及时记录并展开监控,尽可能减少因大规模进货造成的货物积压和其他库存问题。

第二,完善库存商品排队及特定货品预警制度。库存商品排队,也就是定期,最好是每月、每季度分别进行一次不同规模的商品分类调整。将库存的商品按实际情况分成适销、脱销和滞销等几种,展开库存结果摸底。以保证库存合理性为前提对现有库存展开压缩处理和采购补充等针对性措施。同时,针对保质期货品,特别是食品、化妆品等展开数量预警,尽量减少因商品过期而引发的运营损失。具体方法为:尽早出台相关办法文件,严格依照文件规定建立台账,再依据台账及时对接近保质临界期的商品提出预警报告,并采取相关措施及时予以ห退、换货。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