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创新
"
[论文摘要]文章以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为例,讲述了结合IT行业发展趋势,在体现课程基础性、重要性的同时,“立足根本、教法更新、与时俱进、人才创新”对授课内容和方法、授课理念和形式及对学生的学习实践指导进行创新。
[论文关键词]程序设计 教学更新 与时俱进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高等学校对于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责无旁贷。目前各高校倡导的课程创新,如创新的教学理念等,都会给教学注入创新的活力。但是创新需要扎实稳固的基础,基础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专业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笔者通过对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对所教授的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授课的内容和方法、授课的理念和形式以及对学生的学习实践指导进行了深刻的思考、探索与改进,可以概括地总结为:立足根本、教法更新、与时俱进、人才创新。
一、立足根本
立足根本即教学不能脱离根本或基础理论,打好牢固的基础才能有高水平的上层建筑。目前各校都在谈教学改革、工程实践、项目实践等,这时学生往往容易被漂亮的外表所吸引,而忽视了内部根本。让学生接触丰富多彩的案例项目固然重要,但是作为基础课程来说,既要改革,又要坚决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另外,“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课堂基础掌握的好与不好,社会上的业内人士一眼就能看穿,所以要强调程序设计的基础性、重要性,要让学生在基础的知识点上把根扎实。
立足根本绝不意味着不要创新,而是利用创新来凸显根本的重要性。根本也不是死板地讲课本内容,可以沿用原始的教学方法,“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即使这样也可以进行创新教学,只有创新的教学才能使根本更加牢固。在讲解基础知识点时,创新地将基础硬件结构和软件编程的内容联系在一起讲,更能够使知识点便于理解,也才能ห使该知识点在进行创新时不犯原则性的错误。
二、教法更新
教法更新即教学形式จ、方法和手段要不断更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教学方法更新不是做花哨的表面文章,它与立足根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法更新应该是能够从深层次体现教学内容的根本性、基础性和重要性,同时要联系社会生产实际,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表现出来。对于计算机编程语言来讲,要充分使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课堂增加与学生的互动、现场编程调试演示等。
程序设计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实际的社会需求中多以项目的形式出现,所以其知识点的讲解、教学的组织和实践实验等尽量联系实际项目或以项目为载体。
1.运用案例或项目展现知识点的重要性。对于基础知识点的讲授与学习,大部分教师与学生会感到枯燥,其实只要教师掌握了足够的案例与项目是完全可以用案例与项目来展现基础知识点的重要。比如对于字符串的处理,课堂讲解大多是“概念—解释—举例”,此处的例子比较小巧,因为仅用来解释单个知识点,学生不会觉得有多重要。如果此处再结合一个字符界面项目,且是个界面出现乱码的项目,学生立马会意识到其“小处见大”的重要性。许多学生在开发类似项目时都出现过乱码,基础掌握的牢固与否,轻易地就会在上层建筑上体现。进而可以引申的是数组、指针、字符串之间的关系与处理,又把其他的知识点联系在了一起,所以教学方法的创新促进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
2.运用案例将知识点串起来。一般情况下课本中的知识点都是连贯的,并且是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从内部思想上我们能够理解知识点的这种关系。但是我们讲解这些知识点的例子往往是散的,不能够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实例来贯穿这些知识点并体现一定的应用价值。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探索,紧跟时代步伐,密切关注行业应用,进而把当前应用的项目带入课堂,加深我们对各个知识点及知识点间联系及运用的理解。同时要把实例或项目带入课堂,进行现场编码开发,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并可实践。在实际的生产运用中,课本上连贯的知识点真真切切体现在了现实的项目中。所以在组织教学时,要认真研究课本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把这些知识点有机地整合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并使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实践能力。
3.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程序设计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注重创新性试验项目,由于在课堂上使用了完整的项目来讲解知识点,那么随堂的各个试验是完全可以用一个类似的项目分解出来的,这样做既做到设计性试验又可以让学生举一反三,增强了其创新思维的能力。实验之初树立全局观念,要讲解清楚这是个大项目,分解了许多小项目,每个小项目都是一个实验,实验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试验难度逐渐提高,最后有机地归结为一个成型的实践项目,使试验成为有意义的实践之旅。
4.课程设计以实训项目为依托。用项目化方式来管理课程设计的整个过程,把真实的生产实际还原于课堂,将职业行动领域的工作过程融合在项目训练中。一般学生4~5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其中一位组长,由组员选出。成员之间以有利于项目开展的方式分工协作,组长负责组内协调管理和组间取长补短等。项目以申请立项、需求分析、项目实施和验收等几个环节开展,学生们由被动完成项目变成了主动组间竞赛,变成了你追我赶、非常有意义的实践活动。 "
5.毕业设计与生产科研项目、实训项目相结合。毕业论文(设计)是高ฆ等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而当前本科生实践能力差已经成为束缚本科生就业的重要因素,所以毕业设计结合社会生产科研实际是非常必要的,学校教师应该密切与企业合作,使教学、科研、生产相互渗透,构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重点、校内外人才培养基地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体系。毕业设计可以结合教师科研项目,可以结合教师社会实际项目,鼓励学生在校外以参与▼项目实训的方式进行毕业设计,实训项目与将来的就业密切联系。
三、与时俱进
教育工作者自身要与时俱进,此外还要把与时俱进带给学生。这要求教育工作者要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尤其是一线教学的教师,要研究自己的课程在行业内的最新应用,及时把信息传达给学生,及时把新的应用引入课堂。
教师自身的与时俱进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应该主动关注学科的发展,关注学科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要给学生做好“活到老学到老”的表率。另一方面教师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引导者,是培养效果的保证者,是其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执行者,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用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实践精神和创造精神感染学生,所以要重视对教师的培养与激励,应该鼓励教师参与到社会实际的项目中,鼓励教师承揽课题与项目,积极给教师创造各种锻炼培训、项目参与的机会。鼓励教师走出校门、深入企业、学以致用、开阔视野、反馈教学。
有了前面的基础,教师就可以把与时俱进带给学生,也有能力对培养的方法与形式进行创新,把这些落实到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改革教学方法,设立创新实验、设计等,把创新的意识、创新的思想和创新的能力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也使学生不由自主地关注行业发展,紧跟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
四、人才创新
人才创新也有两重含义。一是创新地培养人才,我们前边探讨的立足根本、教法更新和与时俱进,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是在创新地培养人才,而在这其中教师的思想意识等的传达所培养的就是创新ด人才。就本科生的理解领会能力而言,这只是在本学科领域的创新活动,而学生能否将其转变为人生的自我创新、自我剖析、自我升华是人才创新的另一重含义。
学生的自我创新需要科学知识基础,需要对自我能力的评估,需要对所处行业的了解。所以在注重课堂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把当前行业中的案例项目引入课堂,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素质拓展活动与创新实践活动,学校也积极拓展学生的创新实践途径,如参加实训、校企合作等。这些活动一是更好地为创新的教学服务;二是能让学生通过这些创新活动更好地认识自己,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爱好对学习有所倾向,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与自我成长,把因材施教转变为学生自主地“因材而学”。
创新是时代的需求,大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活动可以创新地培养人才,进而通过学校激励机制、教师教学实践和学生积极参与这三者的互动才能完成学生从“师度”到“自度”的转变,让其“因材而学”并受益终生,这才是我们创新人才培养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