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时间:2024-12-26 01:58:58 来源:作文网 作者:管理员
"

论文关键词:就业导向;培养模式;“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途径

论文摘要:建议“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规划、科学设计、精心培育。文章对就业导向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则、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高职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的使命,要完成这一使命就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两个基本问题。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建设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强和社会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顺利实施的前提和基础。

一、高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我国及我省高职师资队伍建设的状况

我国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1.教师数量相对不足

2.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3.“双师型”教师整体素质巫待提高

目前,“双师型”教师存在的问题:一是有双证的教师缺泛实践能力;二是学校认定的“双师”素质教师,企业参与程度低,成果少;三是企业兼职教师教学工作时间短,教学水平较低;四是高职院校三分之二的教师是所谓的“三门”教师,即从家门到大学门再到高职院校门,基本没有接触社会、接触企业,实践能力普遍较低。

4.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巫待提高

现有的高职大多数是中专升格而来,教师虽然都接受了高校教师资格培训,但现有的师资培训课程有着浓厚的普通教育色彩,缺乏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特殊性的培训课程,仅对教师从事传统理论教学有一定指导作用。这些因素导致了高职教师队伍整体职业教学能力较低,特别是缺乏教学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组织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5.“双师型”教师建设的政策不配套

“双师型”教师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福利待遇等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政策和制度,难以体现“双师型”教师的价值,更难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同时,高职院校教师实践能力考评体系尚未建立,对高职教师实践能力考核处于“真空”状态。

6.各类院校及校内不同专业发展不均衡

调研数据表明,学校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重理轻文现象比较普遍。工科院校和办学基础较好的学校以及工科专业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做的比较实,基ฅ本能够满足学生职业技能培训的要求;而文科院校及新建院校做的相对较差,不能满足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二、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则

统筹规划原则

没有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就难以实施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更谈不上提高教学质量和突出办学特色。因此,各高职院校必须从有利于实施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角度出发,把师资队伍建设与学校的整体发展战略有机地结 ☹合起来,在师资的数量、结构上进行科学规划,在专业带头人的引进与培养上下功夫,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花力气,完善各项政策、制度,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

校企合作,共同打造师资队伍原则

高职院校为了培养职业能力强、就业竞争力强的学生,就必须与行业、企业共同建设师资队伍,使教师掌握行业或企业一线实际应用的技术或聘请行业企业人员承担教学任务,实现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学校应通过制度约束校企双方的行为,加大投人力度,逐步形成学校为企业搞产品研发、培训员工,企业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主要专业技能课和在企业生产车间指导学生顶岗实践并接受学校专业教师实践锻炼的良性互动机制。

教师数量优化配比原则

引进、培养与聘用相结合的原则

坚持人才是第一教育资源,向全社会全方位开发职业教育人才资源,根据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适当引进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以在职教师深人行业或企业一线,提升教学能力和实践水平和以聘用承担主要实践技能课的行业或企业能工巧匠、技术骨干为重点,开展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努力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选拔人才、用好人才、聚集人才,产生人才共生效应。

人事制度改革与绩效考核同步推进原则

按照职业教育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建立新的用人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着重解决人员能进能出、岗位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优秀人才能脱颖而出、奖励与贡献相结合、岗位责任问效等问题,实行真正意义的全员聘用制,建立绩效考评体系,严格绩效考核评价,从身份管理逐步过渡到岗位管理。同时要制定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政策。

教学能力、服务能力与师德培育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要求,把做学问与做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师德师风建设纳人各专业教学团队和教师个人的考核指标,着力培养教师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超群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较强的社会服务能力。通过表彰优秀专业教学团队、优秀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活动,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

三、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主要内容

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

专业带头人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人物,是顶层设计者。专业带头人的建设要做好社会影响力、社会服务力、专业建设力、资源整合力、团队带动力的建设,造就一批站在专业前沿、掌握行业企业最新技术动态的领军人物。建设形式主要包括国内外培训、国内外交流、参与企业产品研发、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管理等。

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骨干教师是专业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主要执行者。骨干教师队伍建设要侧重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教育教学能力、突出的工程实践能力、清晰的课程开发思路和优秀的课程建设团队感召力。骨干教师要具体负责课程体系调整、课程开发与课程教学实践活动。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采取外引、内培和聘用的方式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各专业要培养既能上讲台教学又能下车间训练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形式主要通过现有的在职教师可通过定期到企业实践锻炼、国内外进修学习、承担科技项目、参加职业技能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要实施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零适应期”的高职学生,就必须从行业或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和技术骨干做兼职教师。学校要努力构建兼职教师聘用、使用、管理的良睦运行机制,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逐步提高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青年教师的培养

学校要出台文件,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为每个青年教师选派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双重导师,使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同步提升。

四、就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下师资队伍建设的基本途径

制订切合学校专业发展实际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顶层设计,学校必须组织力量充分论证,根据学校专业发展规划要求和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需要,制订满足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和开展社会服务需要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保证师资队伍建设的高起点。同时要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做好分年度的实施方案,并有效推进,才能达到效果。

制订激励性的政策和措施,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省一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要制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宏观政策,特别是要制定“双师型”教师认定、培养、提高、聘用等方面的政策;学校要教师参加社会实践锻炼方面的制度,鼓励教师到行业企业顶岗锻炼,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在“双师型”教师职称晋升、工资与福利待遇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要转变观念,将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纳人学院教师队伍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出台兼职教师聘用、使用管理办法,吸纳企业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

通过引进和培养方式建设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队伍

学校要出台专业带头人引进的优惠政策,制定专业带头人选拔和任用的管理办法,并加以实施,引进有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和对现有优秀骨干教师进行培养使其成为专业带头人,逐步建立起校级专业带头人体系。同时,要建立专兼结合的运行机制,培养专业带头人的行业影响力和社会资源整合能力,满足专业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

加强对现有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要分拆师资队伍现状,实行分类培养,整体推进。一是要抓好现有教师学历提升,使硕士比例逐步提高;二是要抓好现有教师的业务进修,不断丰富理论前沿知识;三是要抓好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尤其是课程开发能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力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能力培养;四是要采取优惠政策,调动现有教师下行业企业锻炼的积极性,将社会实践锻炼转化为自觉行为,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从行业企业引进高素质教师

为了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零距离”接轨的毕业生,学校就需要从企业引进高素质的业务骨干,并为引进的教师创造条件,安排职业教育教学能力培养的导师,不断提高其教育教学能力,并重用他们参与专业开发和课程改革,进而使教学工作更加有利于实现就业导向人才的培养。

从行业企业聘请“能工巧匠型”兼职教师

学校要根据实施以就业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运行的需要,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企业能工巧匠和技术人员来校从事教学工作专业教学。聘任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聘请兼职教师来院担任主要实践课程的教学工作,参与专业或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二是聘请兼职教师在校企合作企业或学院校外实习基地指导学生工学交替实习、顶岗实习,或在校外实训基地指导学生实训;三是聘请兼职教师来院作学术报告、讲座,指导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开展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活动。


热门排行: 教你如何写建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