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教育的国际标准对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启示
"♡
【摘要】 会计教育的国际标准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应当按照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总体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明确培养目标;学校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专业认同品格。
【关键词】 会计教育 国际标准 我国高等会计教育 国际指南
《职业会计师资格要求国际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旨在为各国制定职业会计师资格要求和教学大纲提供了一套国际标准。在我国业已“入世”,会计市场进一步国际化的新环境下,借鉴会计教育的国际标准,对深化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会计教育的国际标准
《指南》包括“对各国职业会计师资格认定制度的建议”和“职业会计师教育的国际教学大纲”两个部分。其中教学大纲范本是由联合国贸发会议联合阿拉伯注册会计师协会、英国特许注册会计师协会、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欧洲委员会、法语国家会计师联合会、苏格兰注册会计师协会、波兰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专家和来自学术界、国际会计公司的代表在各自能力范围内共同制定的。目的是向国际社会指明职业会计师所必须掌握的知识。
1.总体要求。《指南》建议,职业会计师应首先在合格的高等教育机构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各国应将职业会计师的教育设计在普通高等教育的专业之中。在获得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全面知识后,经过适当时间的实践,并成功地通过资格考试,才能具备职业胜任能力。 3.职业教育的标准。《指南》将职业会计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分为以下3类: 第二类:信息技术知识。主要包括:
(1)商务系统中信息技术的概念。
(2)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的内部控制。
(3)企业系统的原理和实务。
(4)信息技术的采用、实施和使用。
(5)评价建立在计算机基础上商务系统。
(6)信息安全的原则和实施信息安全技术的方法。 4.实践经验和继续教育的标准。《指南》建议,对职业会计师相关经验的要求,应作为资格认证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实践时间的长度可以随会计师提供服务的环境不同而变化,一般应不短于3年。《指南》同时对会计继续教育提出了具体的标准,主要有:
(1)掌握并提高会计师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术。
(2)帮助职业团体成员运用职业技术,了解经济发展,评价对客户、员工及自己的影响。
(3)就其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向社会提供合理保证。《指南》同时要求,职业会计师一年至少接受30小时的职业继续教育,或者每3年至少接受30小时的职业继续教育。
5.职业道德教育的标准。《指南》指出,会计师职业道德教育要满足良好的声誉、职业精神、服务质量♀和保守秘密四项基本要ภ求。为了达到这些要求,职业会计师有必要遵守一系列基本原则,包括:公正、♀客观、职业胜任能力、应有的谨慎、保守秘密、行为职业化、其他执行职业服务的相关准则等。
二、会计教育的国际标准对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启示
从总体上说,《指南》及其教学大纲范本是为国际社会制定的,以便促进各国会计教育的相互协调,降低相互承认的成本,扩大会计服务的跨国交流。虽然《指南》不是强制性的规定,但加入“世贸”后,国外会计服务公司已越来越多地进入我国会计市场,我国的会计咨询服务公司也必将逐渐走向世界。《指南》及其教学大纲范本的颁发,无疑对我国高等会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1.应当按照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总体目标构建人才培养模式,做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打好专业基础,加强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实现由“知识型”向“知识、能力、素质型”的转变。应借鉴《指南》及其教学大纲范本中基础教育的标准,加大对非职业知识的教育,特别是信息技术知识和有关企业的知识,处理好专业教学与素质培养的关系,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国际化经营的要求。
2.明确培养目标。目前各高校对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不一,教育主管部门也缺乏基本的指南,各高校分别研究、分头发展,低水平重复,在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应借鉴国际会计教育的标准,明确培养目标,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真正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些人才”等根本性的重大问题,这样才能很好地规范会计教育实践。
3.学校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专业认同品格。会计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应用学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学校教育的目的并非是要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成为专业的会计工作者,而是要使学生具有作为一名合格会计人员所应具备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会计教育水平与国际会计教育标准相协调,为参与国际会计服务市场的竞争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