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软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码影视技术》课程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多媒体方向的职业核心课。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视频拍摄、视频剪辑、音频处理等技能,并具备基本的作品制作能力。课程讲授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师讲授+学生练习+作品点评,从以往开展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对于此课程学习兴趣足、学生均能较好的完成视频剪辑任务,并熟练使用相关软件,但作品创作上则存☿在的较大提升的空间,缺少作品的味道,如何从教学内容、形式上进行突破,成了课程改革的动力。
1微时代的来临
微博即微型博客,是Web2. 0新兴起的一类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用户可以通过电脑、手机、即时聊天工具等多种途径随时随地向网站发布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同时可以实时跟帖及转发某些用户发布的信息。可以说,微博以其文本碎片化、发布渠道多样化、病毒式信息传播和社会化的人际网络等特点,迅速在世界范围内风靡开来。根据《第3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训一报告》指出,截止2012年底,我国用手机上微博的网民数为2. 02亿,手机微博增长最快,发展势头强劲,微博在手机端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在于手机的随身性,切合了手机微博的及时胜,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了解最新事情、发表个人评论,成为用户获取信息和好友沟通的重要通道;另一方面在于手机微博的轻应用性,简短的文字篇幅、快速的照片、视频分享及便捷的操作方式,较少受手机屏幕限制,使用户可以在碎片化时✘间方便使用。
笔者认为,可以将微博引入到《数码影视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改变目前现有的课程思维,利用新技术来增加课堂教学的魅力,提高课程学习效果。
2改革的实施
2.1微博在《数码影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流程
组建课程微博群《数码影视技术》。此项工作主要由教师完成,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负责微博的注册、及相互关注工作。考虑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及以小组为单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因此在组队完成后,每一组的组长必须加入并关注教师微博,同时,鼓励其它同学相互加关注。从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参与的热情较高,三个教学班中有85%的学生均加入了微博。
教师整合教学内容,并웃利用微博发表教学内容。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教师需要将所需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并将相关的教学内容以微博的形式及时的发送给学生,同时,教师还必须利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相关的微博内容进行讲解。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由于微博有140个文字数量的限制,而且学生不习惯使用长微博,所以必须要求精简相关的知识点。因此,将传统的知识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是本次教学改革中遇到的最大挑战,为了提高知识点的传播效果,除了用基本的文字表述外,还积极使用视频、图片等形式进行传播,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利用微博进行交流沟通,教师在微博中自由提问、表达,包括对感情的抒发、思想的表达、教学的反思、经验的交流、讨论主题的阐述等。学生需将平时组内的制作、学习过程以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也可以提出问题,组内成员都可以发表意见,大家可以及时发表自己看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等,也要求学生必须将作品发布到微博上,接受大家点评。
在将微博引入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前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使用微博的习惯,等学生基本适应这种变化后,微博上的交流也会越来越多。微博的优点也逐步显现,如利用微博学生就不用在众多同学而前发言,就敢想敢说,特别在作品的评价过程中,学生对于自己作品的评价非常认真,并没有出现预想中的乱评,而且作品的作者也非常在意同学们的评价,使作品的评价基本上实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利用微博,在课堂上让手机和计算机充分结合,全班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该课程的学习讨论中,使整个课堂讨论充满生机。同时,在进行作品创作时,学生也能及时的查看所涉及的内容。利用微博,使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扩展,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了最大的提升。
2. 2具体的改革内容
课程思路改革。作品创作为主线,提高主动学习能力。《数码影视技术》课程主要是为学生今后就业提供一种选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需要进行明确的定位。以前的教学过程中以Premiere软件操作为主,摄像技术、作品实训等内容为辅。但从最后的教学结果来看,学生的作品创造能力较差。为此,对课程定位进行了相关的调整,在教学内容中以作品创作为主,软件学习为辅,学生通过一年半的学习,已经具备软件学习快速入门的能力。因此通过作品的创造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按新的要求对该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定位。
对上述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分ม析,笔者拍摄技术和作品创作两部分内容适合微博教学的特点,即可以将拍摄技术中的技术要领进行碎片化处理。而Premiere软件的使用则并不是非常适应微博教学。因此,在Premiere软件使用教学过程中,以传统的方式进行,而摄像技术和作品实训则尝试利用微博进行学习。
教学资源改革。构筑微博学习平台,建设学习资源。在教学资源的建设过程中,主要考虑应用微博的以下几个功能:①将课堂教学的空间进行了扩展,学生可以方便的任何地方接受课程内容;②记录学习过程,学生可以方便的将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视频、照片等形式进行记录并发布,记录成长的过程;③作为作品展示平台,将学生的优秀作品及时的发布并接受大家的点评,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微博推荐观看其它优秀影片;.140字的字数限制,可以要求教师提炼知识点,也可以用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展示,提高知识的传播效率。
课程实施改革。线上线下互动,整合课堂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使用微博的习惯,要充分发挥微博在这个学习过程中的作用,因此,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地组织教学形式,同时教学者应不断地从中摸索经验、分享心得,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实现微博应用的日常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微博的特点,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并努力将优秀的网络资源进行整合,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从而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如在完成作品过程中,教师要求每一小组将过程以照片的形式进行发布,记录学习的过程。要将完成的作品必须及时的发布在微博平台上,接受大家的点评,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动,使整个课堂教学充满了乐趣。
课程评价改革。微博分享作品,点评促进成长。要科学合理地对每位同学进行评价,这是课程教学过程中很难解决的问题。引入微博后,这个问题迎刀而解,如学生通过微博将作品发布上去后,教师必须在第一时间给出相关的优缺点评价,而作为其它同学也可以方便的通过微博进行点评,这些评价信息作品作者也能第一时间看到,根据评价意见,再进行修改,学生能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在与学生的交流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学生对评价的重视,一方面科学合理的评价能使优秀者更加优秀,另一方面,评价也能促使后进者奋起直追,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微博除了为学生搭建了一个作品发布平台外,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过程性的评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作品质量,这是传统课堂无法提供的。
3结论与展望
在开展课程改革之前,笔者对于微博教育功能的实现,查阅了很多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在整个开展过程中也碰到了各种困难。但始终认为微博不是一个万能工具,它既具有鲜明的优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只要合理的利用微博,就一定能够带来变革。当然在整个使用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3. 1培养学生利用微博进行学习的习惯
相对于普通学习者,从某种程度来看,说服教学者来使用一种新技术可能是一件更为艰难的事情,因为其中涉及到技术培训、认知习惯以及效果认可等方面的因素。其中最为关键的在于要将这种新技术无缝地整合到普通课堂教学中去。微博最大的特性在于信息的生成性以及由此构筑的人际网络,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微博,必须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合理地组织教学形式,同时教学者应不断地从中摸索经验、分享心得,从而形成相应的教学模式,实现微博应用的日常化。
3. 2微博碎片化特征与课程知识呈现方式的冲突与融合
微博中包含的知识是碎片化的,学习者基于微博的学习也是碎片化的,这与传统的系统化的课堂学习有很大差异,这就给学习者带来了困难。新建构主义认为,如何将碎片化的知识,根据需要进行加工整理,与原有的知识体系相互整合,形成新的个❦人化知识体系,是当前而临的另一大挑战片。根据新建构主义,在网络时代最好的对知识碎片进行加工整理、实现意义建构的策略,是所谓零存整取式学习策略。根据该策略,可以通过微博来实现积件式写作阶段。即通过转发和收藏微博完成原始素材的积累;积累到一定数量之后,理解和认识上升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使用博客实现个性化改写和创造性重构。因此,要将微博引入到课堂教学上来,教师必须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碎片化处理,以适应微博学习的需要。
现在,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微时代已经来临。从微博的特点看,它的短、灵、快的特点满足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学习者随时随地自由获取知识的需求和愿望。从Web2. 0技术的先例来看,博客和维基都在教育领域找到了成功的应用,微博作为更新的技术具有更好的应用前景,这也为继续研究微博与传统课堂融合提供了必要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