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决意“新经济”
俄罗斯决意“新经济”
“王者归来”的60岁普京,5月7日将再次登上俄罗斯总统宝座。在俄前经济部长、经济学家亚辛看来,普京执政的12年是“寻找现代化的12年”,但俄罗斯依然遭受“能源的诅咒”,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迫在眉睫。
俄罗斯“新”经济
今年1月底,普京在总统竞选期间发表关于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章,重申俄经济必须摆脱对能源原材料出口的过度依赖,发展高效和低能耗的创新型经济,文章强调“我们需要新经济”,希望未来的俄罗斯新经济多元化——除了现代化的燃料能源综合体,还要有其他“发达的、有竞争力的”行业,其优先方向是制药业、复合材料、化学工业、非金属材料、航空工业、信息技术和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和知识产业,由此改变俄罗斯作为能源供应者的国际分工角色。
时隔两个月后,倍受瞩目的“2020年战略”最终文本出炉,这份历经4年、数易其稿的俄罗斯经济发展“路书”超过850页,包含了21个专家小组近千名学者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建议。
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凌激认为,这份被普京寄予厚望的报告,与现政府的经济理念一脉相承,核心内容是建立新的经济增长模式,在政策执行上同样强调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同时加大投资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未来6年甚至更长时间,这将是普京当政的基本经济方针。
而部分俄经济人士表示,俄罗斯的出口结构在短期内不会有根本性变化,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非一日之功。前俄财政部副部长、ซ前央行第一副行长阿列克萨申科认为,将目前在俄出口中占比达85%的油气、肥料等商品的比重降至50%,需要20至25年。
从财政角度看,普京未来将倾向于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解决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和大型工业项目技术改造资金缺乏的问题;扩大社会性公共支出,以此刺激内需和兑现竞选时提高民众福利的承诺。在投资领域形成一个财政投资、私人投资、外资引进相互补充的多元化投资格局。从货币政策看,目前俄罗斯实行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较强。尽管去年资本外逃较严重,但随着新政府的运作和经济政策的日益明朗,再加上入世后市场进一步开放,投资机遇增多,资本回流、外资加速进入指日可待。
推进市场化变革
进一步推进私有化将是普京在未来任期中的重点选项之一,他期望通过这项改革降低国有经济成分的比例,减少国家对经济的控制,以增强企业和市场活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2020战略”也着重强调了加快国有资产私有化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文件的制定者认为,过高的ฒ国有比例已经影响了经济正常发展,导致竞争萎缩、投资环境恶化,在未来三年必须进行大规模的私有化。从2010年开始启动的这一轮私有化,政策目标有两个:一是补充财政赤字缺口;二是增强企业活力,通过引进新的股东实现股权多元化,使企业更贴近市场,更具有活力。
但俄罗斯高层内部对私有化存在不同意见。主管能源工作的副总理谢钦去年曾以“保护国有战略资产”为由,要求暂缓对大型能源企业的私有化。加入世贸组织,也是俄罗斯经济面临变革的阶段。这意味着俄必须接受国际贸易普遍规则,降低关税和开放市场,改善国内商业和投资环境。事实上,俄罗斯商界、学界对俄罗斯入世是否争取到了利益最大化各执己见,不同行业对风险评估也存在较大差别。业界的不少人士认为,入世带来的压力、冲击和竞争大于机遇。怎样推进市场开放和政策改革,如何保持投资环境的改善力度,都需要普京付诸持之以恒的政治决心。
借力“中国风”
借力“中国风”,帮助俄罗斯经济扬帆起航。这是普京在今年1月署名文章《关于我们的经济任务》中的形象比喻。他认为,中国经济增长绝非是一种웃威胁,而是具有巨大商业合作潜力的机遇,“俄罗斯需要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中ม国需要一个强大和成功的俄罗斯”。
俄中实业家理事会俄方主席、“实业俄罗斯”机构ย主席季托夫说,“中俄关系很大程度上与普京密切相关。普京重新担任总统后,不会对两国关系做出剧烈调整,在对外政策上还是将东方、特别是中国作为外交优先方向。”
“2020战略”的对外经济政策篇这样解释俄罗斯越加重视亚太特别是中国市场的原因:欧洲从传统上依然是俄最为重要的能源销售www.L市场、以及技术和资金供应者,不过欧洲国家自身增长乏力,如今又被债务危机搅得焦头烂额。在这种情况下,要大幅提升俄欧经贸合作并不现实。而俄罗斯与世界最大经济体美国的经济联系向来羸弱,2010年美俄贸易在俄外贸总额中仅占4%,在美国外贸结构中的比重则只有可怜的1%。很大程度上,俄美经济关系的发展受到政治关系的掣肘,在全球战略安全对话中,美国是俄罗斯的首要合作对象;在经贸发展上,俄罗斯则越来越多地面向东方的亚太国家,特别是中国。
俄罗斯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可以搭乘亚太国家经济迅猛发展的顺风车,实现俄罗斯特别是远东和西伯利亚的经济崛起,解决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难题。
当然,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普京可能对双边合作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改善贸易结构、保持贸易平衡、扩大技术和投资合作等。而这些从根本上也契合中方提升两国合作质量、拓展合作广度和深度的需求。